胡震 譯 分布式實驗室

自從Kubernetes 1.0版本在7月份釋出之後,很多公司都在使用它建構分布式系統來管理他們的容器叢集。對于幫助Kubernetes日益改進的社群的快速增長,我們也感到責任重大。我們看到出現了諸如CoreOS的Tectonic、RedHat的Atomic Host等商業産品來提供部署和支援Kubernetes,并且不斷發展的生态系統也增加了對于Kubernetes的支援,其中包括了Sysdig和Project Calico等工具供應商。
在數以百計的代碼貢獻者的幫助下,我們自豪地宣布Kubernetes 1.1版本已經可用了,這一版本提供了重要的性能更新、改進後的工具以及一些更加易于建構和部署應用程式的新特性。
我們想強調的一些工作包括:
- 實質性的性能改進:我們從一開始就按照處理Google規模的工作負荷來設計Kubernetes架構,然後我們的客戶也按照他們的步伐來使用。在1.1版本中,我們已經做了進一步的投入來確定使用者可以在極其大規模的環境中運作,本周晚些時候,我們将會分享運作數千節點的叢集的樣例,以及在單個叢集上運作超百萬級的QPS。
- 顯著提高網絡的吞吐量:運作Google規模的工作負荷也會要求有Google規模的網絡。在Kubernetes 1.1中,我們已經包含了一個選項來使用本機IP位址表将tail延遲減少80%,幾乎完全消除了CPU開銷,并且改進了可靠性和系統架構,確定Kubernetes可以在未來處理大規模的網絡吞吐量。
- Pod橫向自動伸縮(Beta版本):鑒于很多工作負荷會長時期占用系統資源,造成了不均勻的使用者體驗。Kubernetes現在支援Pod橫向自動伸縮,意味着Pod可以基于CPI使用率擴充或者收縮,可以閱讀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horizontal-pod-autoscaler.html獲得更多資訊。
- HTTP負載均衡(Beta版本):Kubernetes現在有内置的基于資料包自省機制的HTTP流量路由的能力。這意味着您可以通過“http://foo.com/bar”獲得一個服務,通過“http://foo.com/meep”獲得另外一個完全獨立的服務,可以閱讀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ingress.html獲得更多Ingress Object資訊。
- 作業對象(Beta版本):我們也經常要求內建的批處理作業,如處理一批圖像來建立縮略圖或者将一個特别大的資料檔案分解成很多塊。作業對象引入了一個新的API來運作工作負荷,如果失敗就重新開機它,并繼續嘗試直到成功完成,可以閱讀http://kubernetes.io/v1.1/docs/user-guide/jobs.html獲得更多資訊。
- 縮短開發人員測試周期的新特性:我們繼續努力使基于Kubernetes的應用程式的開發快速和容易。兩個新特性加快了開發工作流,包括互動式地運作容器的能力,以及改進模式驗證,讓使用者在部署配置檔案之前就知道哪裡有問題。
- 滾動式更新的改進:DevOps的核心是釋出新的更新不會對正在運作的服務有任何影響,滾動式更新現在可以確定更新的Pod在繼續更新前是健康的。
- 還有更多的好消息,完整的更新清單請參見GitHub上的Kubernetes 1.1版本更新說明。
今天,我們也自豪地宣布Kubernetes會議——KubeCon開幕了,約400名社群成員以及數十家供應商參加支援Kubernetes項目。
我們想列出幾個讓Kubernetes更好的合作夥伴:
“我們押注我們的主要産品Tectonic——允許任何公司在任何地方部署、管理和保護其容器——因為我們确信資料中心的未來是基于Kubernetes的。1.1版本的的釋出是另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其會帶來分布式系統和容器更廣泛的應用,我們将繼續前行并将會帶來全新一代的産品和服務,這是必然的。”——CoreOS的CEO Alex Polvi。
“Univa的客戶都在尋找可伸縮的企業級解決方案來簡化容器以及企業中非容器工作負荷的管理,我們選擇Kubernetes作為我們的新Navops套件的基礎元件,該套件可以幫助IT和DevOps快速內建容器化工作負荷到他們的産品系統中,并将這些工作負荷擴充到雲服務上”——Univa的CEO Gary Tyreman。
“我們看到的規模運作容器與Kubernetes的巨大的客戶需求是一個驅動Redapt專業服務業務成長的關鍵元素,作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顧問,很高興我們有一個像Kubernetes這樣的工具來幫助我們的客戶實作他們的目标。”——Redapt雲解決方案的進階副總裁Paul Welch。
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我們會喜歡你們的幫助:
- 在GitHub上參與Kubernetes項目
- 在Slack上聯系社群
-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Kubernetesio,獲得最新的更新
- 在Stackoverflow釋出問題(或回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