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冷風給北京帶來了一場大雪,有人歡喜有人憂。市民們在享受雪花帶來的樂趣,而電動車車主則在苦惱掉電速度飛快。

作為電動車車主,買了車也就約等于買了焦慮。某新能源品牌車主吐槽起“戶外靜置一天掉電10公裡”,新能源網約車司機則是身體力行,在車内穿上厚厚的棉襖,為了省下開空調的電量。

電動車主盛夏時有多驕傲,寒冬時就有多慌張。

在早些年,電動車車主們普遍不敢開車上高速,因為300km左右的續航裡程,面對高速路況會格外捉襟見肘,這也就造成了電動車最早的焦慮——續航焦慮。

而當車企紛紛開啟續航裡程的“軍備競賽”,電動車續航裡程不斷突破600、700甚至1000公裡後,終于放心大膽上高速的車主們,卻要面臨更難解決的“充電焦慮”。

充電焦慮,無時無刻不伴随着新能源用車生活。一方面,是車主難以在需要的時候,找到數量充足的公用充電樁;另一方面,車主如果想在家裡安裝私人充電樁,難度也不小。尤其是老舊小區,更是“難如登天”。

當充電焦慮變成普遍現象,行業内正在如何破解充電焦慮?

#01

當公樁終于破百萬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大陸充電樁總量繼續維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公共充電樁增長情況

從整體上來看,2021年大陸充電基礎設施增量達93.6萬台。其中,公共充電樁增量34萬台,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2.83萬台,同比上漲了89.9%;随車配件的充電樁增量達59.7萬台,同比上升323.9%。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資訊部主任仝宗旗表示,在增長了93.6萬台後,大陸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到261.7萬台,同比增長70.1%。2021年充電總電量達111.5億kWh,同比增加58.0%。這表明,大陸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正在持續快速增長。

從公共充電樁的資料上看,2021年公共充電樁整體突破了100萬台,達到114.7萬台。從營運商的營運情況來看,前4家公共充電樁的營運商,占據了公共充電樁數量的絕大部分,頭部四甲已經形成了“四強”的趨勢。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營運商形成頭部四強

其中,第4名雲快充相比于第5名南方電網,在充電樁數量上是其三倍之多。在資料上,星星充電充電樁數量已超過25.7萬,數量排在了第一。而前些年堅持布局充電樁的特來電,則排到了第2名。

兩者尚未拉開明顯差距,市場格局2022年将會繼續變化。

在公共領域充電樁建設的發展如火如荼之時,私樁共享也逐漸成為充電市場的一大熱點。從2014年開始,已有多家樁企開始了私樁共享的部署,随着近年來私人電樁建設數量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車主在加入這一共享計劃。

仝宗旗表示,截至2021年底,已統計共享私樁數量72395台,其中星星充電70992台,占比98.1%。他透露,從私樁的随車配件情況來看,充電樁大概的配件率約在60%-70%之間。

資料顯示,新能源汽車在2021年的資料銷量為352.1萬輛。仝宗旗說,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相比,充電基礎設施和新能源汽車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勢頭。樁和車的增量比為1:3.7,基本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從企業來到地方,充電基礎設施聯盟資料顯示,廣東、上海、江蘇、北京、浙江、山東、湖北、安徽、河南、福建這TOP10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1.7%。

其中,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山西、陝西、河北、河南、浙江、福建、北京等省市,電量流向以公共汽車和乘用車為主,環衛物流車、計程車等其他類型車輛占比較小。

充電樁的建設仍在大力推進,但來到消費者層面,有很多車主仍然感覺不到充電樁數量的增加。充電樁的安裝與使用難題,仍是橫亘在電動車車主面前的一座大山,而這其中的原因紛繁複雜。

#02

四套方案,總有一種搞定焦慮

截至2021年底,充電基礎設施聯盟采樣了38.1萬條“未随車配建充電設施”的原因資料,其中,“使用者自行建樁”、“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居住地物業不配合”這三個因素,是未随車配建充電設施的主要原因。

這三大因素中,“居住地物業不配合”這個原因戳中了很多使用者的痛處。在一些原有的小區,安裝私人充電樁需要和物業在内的各個部門打交道,審批流程複雜。

2021年5月20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在下發的《關于充換電基礎設施的實施意見》中,把居民區充電的問題作為第一章節來探讨,這表明,相關政府部門接下來将會重點關注解決居民區充電的問題。

“根據充電聯盟的分析,目前解決居民區充電共有四種方式。”仝宗旗說。

首先,在最新的《實施意見》中,住建部要求建立小區“百分之百預留充電接口”,并需要建設一定比例的充電樁。而這部分充電樁,需要由房地産企業或者物業,在房屋建設時統一建設、統一管理。

“私樁共享,也是當下越來越流行的做法。”仝宗旗表示,現在新釋出的很多新能源汽車“随車配件樁”也是智能樁,可以登入充電聯盟平台進行監控。有意願的車主,可以把自己的私樁共享,為本小區内其它沒有安裝充電樁的車主,來提供充電的服務。

“新能源汽車續航裡程以500公裡為主,目前80%以上車主還是以市内交通為主,對于我們的車主來講,一周充一次電就夠了,其它時間完全可以釋放出來放給其它車主進行充電。”仝宗旗如此解釋,這将有效盤活私樁空閑時間,提高使用效率,一舉多得。

第三種方式則是“公共充電”。仝宗旗說,當下有些營運商,會在幾個小區的中間建設統一充電站,來解決數個小區的充電問題。這種營運思路更類似于加油站。

第四種方式是關于“儲充一體樁”。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充電樁自帶電池,可以充電,也可以進行儲能。“充電樁裡面有兩到四塊電池包,每塊40度電左右,會共計輸出近200度電。”仝宗旗介紹。

居民用電隻是平日用車場景的一部分,在節假日時,許多車主會駕駛電動車出門旅行。這時,高速路上的公共充電樁,就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充電資源。

2021年10月1日,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高速公路耒陽服務區給車充電時,花費了5個多小時的時間,其中單排隊就排了4個小時。在排隊期間,車主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原本8個多小時的路程,最終花了16個小時。

“高速公路上解決節假日的充電問題,不是去建更多充電樁,而是要想辦法在高速公路上提高充電服務能力。”仝宗旗講述了他對這一問題的了解。

#03

下一站,換電站

當下,充電樁是電動車補能的重要手段。而與此同時,換電方案也在迅速普及。相比充電樁充電而言,換電充電快、成本低。在換電模式的普及中,車企與換電營運商是主要推動力量。

根據聯盟資料,2021年大陸換電站的保有量為1298座。其中,北京市擁有最多的換電站,達到了255座。位居第二的省份是廣東省,共有178座換電站。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換電省份TOP10

随着國家對換電模式的大力推進,以及主機廠、電池廠商對換電的認可,換電站數量在2022年将有望迎來進一步爆發,這或許是解決充電焦慮的下一個方向。

2022年1月21日,随着杭州宜家蔚來換電站上線投入營運,蔚來全國換電站總數達800座,以遙遙領先的數量位居第一。而專營換電的營運商奧動新能源,則有402座換電站。

1月18日,甯德時代釋出換電品牌“EVOGO”,其将采用組合換電的方式,可以适配全球80%已經上市以及未來3年要上市的換電平台開發的車型。

在此之前,甯德時代參與投資武漢蔚能電池資産有限公司、去年底與貴州省政府簽署合作建設換電網絡協定,這些動作都表明了這位電池巨頭對換電模式有着持續思考。除了電池巨頭之外,吉利也宣布會以重慶為支點,依托旗下的出行平台,進行換電領域的探索。

仝宗旗表示,換電模式的持續推動,将會衍生出更多應用場景的需求。“車主可以利用充換電的時間,找到地方辦公或娛樂,這将改變一部分人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放眼2022年,充電聯盟也作出了展望。預計2022年将新增190萬台随車配建充電樁,随車配建充電樁保有量達到337萬台。

你的充電焦慮,馬上有救了

2022充電基礎設施預測

在公共充電樁部分,聯盟預計2022年新增54.3萬台,其中公共交流充電樁24.4萬台,公共直流充電樁29.9萬台;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将達到169萬台,其中公共交流充電樁92.2萬台,公共直流充電樁76.8萬台。此外,聯盟還預計2022年新增公共充電場站2.5萬座,公共充電場站保有量達10.0萬座。

放眼更遠的未來,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已經作出了規劃。

在2022年1月10日釋出的《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中,有關部門提出,到“十四五”末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能夠滿足超過2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随着一系列舉措的推進,“充電焦慮”或許會和“續航焦慮”一起,被不斷普及的充電基礎設施和越來越先進的充電技術,一起掃進曆史的垃圾堆。産業變革之前或許還會經曆陣痛,但新能源車主想要實作“充電自由”,曙光已經初顯。

End

加好友請備注公司及職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