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道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報道,對賽車運動的多方面承諾是奧迪戰略的基本組成部分。用奧迪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庫斯·迪斯曼的話來說:“我們希望在汽車界的最高水準上繼續奉行品牌的口号‘科技啟迪未來’,并為我們的城市車開發創新技術。”這一直是奧迪的品牌精神,從不滿足于墨守成規,總是更進一步去探索新的領域。它在比賽中探索了技術的極限,并由此誕生了如今城市車引以為豪的新技術。
奧迪曆史上一直如此,它曾依靠配備四輪驅動的車輛在世界拉力錦标賽和世界各地的賽道上奪魁,将TDI技術帶上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最高領獎台,并首次依靠混合動力汽車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封王。

現在,它再次成為賽車運動的先驅品牌,成為第一家研發使用替代性能源動力系統的汽車概念以參加達喀爾拉力賽角逐的汽車制造商。其子品牌奧迪Sport達喀爾項目負責人安德烈亞斯·羅斯表示:“我們将嘗試此前從未有人做過的事,我們正面臨電動動力系統的最大挑戰。”
Quattro:一個曾經無人相信的絕妙想法
quattro驅動是奧迪的标志。它代表了駕駛安全和運動性、技術經驗和比賽中的優勢。在那以前,沒有人考慮過用四輪驅動汽車比賽。根據固有認識,這種系統會增加汽車的重量,分散動力并降低可靠性。沒有人相信4×4傳動系統能夠承受拉力賽車所承受的惡劣環境。
此外,規則一度禁止在拉力賽中使用這種技術。但在1977年,應奧迪的要求,德國方面向國際汽車聯合會請求授權四輪驅動汽車參加世界拉力錦标賽,1979年國際汽聯在規則中允許其使用。
1981年,奧迪帶着quattro驅動首次參加世界拉力錦标賽,并在後一個賽季中奪冠。1982年,奧迪車隊獲得廠商冠軍。1983年,芬蘭車手漢努·米科拉奪得車手冠軍。1984年,奧迪赢得了雙料冠軍,瑞典車手斯蒂格·布洛姆奎斯特獲得了世界冠軍。1987年,瓦爾特·羅爾駕駛一輛經過特别改裝的奧迪賽車在美國派克峰國際爬山賽中取得勝利。
在從拉力賽中凱旋後,奧迪再次創新,将quattro驅動帶到了賽道上,人們一貫的看法是,在那裡這項技術隻會帶來重量和摩擦力增加的缺點。但曆史再次證明quattro驅動是正确的。1988年,奧迪首次參加泛美房車錦标賽,就憑借奧迪200 quattro赢得了車手和廠商冠軍頭銜。次年,它在IMSA錦标賽GTO組别中大獲成功。
1996年,A4 quattro Supertouring獨霸賽道,它參加了7項國家錦标賽并全部奪冠。
勒芒的柴油車?
奧迪再次打破正常,不辜負其“科技啟迪未來”的口号,為自己設定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用柴油發動機赢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制造商的目标。該項目從白紙一張開始,而從奧迪R10 TDI首次磨合試車到以勝利之姿越過方格旗的那一刻僅相隔200天。
2006年是奧迪在勒芒第6次獲勝(如果算上賓利在2003年那次獲勝,那就是第7次),但也是最困難和最重要的一次。在650馬力的V12 TDI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推動下,奧迪R10 TDI不僅是比賽中最快的賽車(平均時速215.409公裡),也是油耗最低的。
奧迪繼續發展了這項技術,自TDI時代在勒芒開始以來,它成功将其原型車的油耗降低近40%,同時顯著提高比功率達24%。
混合動力車在勒芒的第一次勝利
2012年,全新的R18 e-tron quattro亮相,在勒芒取得了混合動力車型的首次勝利,并于次年和2014年再次奪冠。
TDI發動機補充了前軸上的電動發電機單元(MGU)和一個能夠短暫提供最高170千瓦功率的電池。奧迪R18 e-tron quattro是以才具備了四輪驅動。
帶着替代性能源動力系統開赴達喀爾
奧迪在達喀爾用RS Q e-tron應對新挑戰。并且,再次依靠該品牌最有力的武器:quattro驅動和尖端技術,以實作最高的能源效率。“Quattro驅動改變了世界拉力錦标賽的遊戲規則,而且奧迪是第一個憑借電動車型赢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廠商。現在,我們希望在達喀爾拉力賽開創一個新紀元,同時在極端條件下測試和開發我們的e-tron技術。”奧迪sport公司主管尤利烏斯·澤巴赫說,“我們的RS Q e-tron是在創紀錄的時間内從白紙一張發展而來的,代表了啟迪未來的科技。”
為了設計一款能夠參加達喀爾拉力賽的電動汽車,奧迪不得不開發一項新技術。在沙漠賽段,無法給電池充電,而且達喀爾的長途賽段的高能量需求也不允許用帶電池的電動汽車比賽,因為這個元件太大、太重。在這種情況下,奧迪RS Q e-tron選擇了一個創新概念:由TFSI發動機充當能量轉換器,為給電動發動機供電的高壓電池充電。
奧迪RS Q e-tron的原型車是在大約12個月内開發出來的。”尤利烏斯·澤巴赫說。他總結說:“奧迪RS Q e-tron是奧迪sport為比賽帶來的技術上最先進的車輛。”(編譯/蘇佳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