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批助産士大學生在南方醫科大學完成4年學習,順利畢業。2017年,經教育部準許,南方醫科大學成為國内首批提供助産學大學專業的四所院校之一,這也是助産學首次以獨立專業的形式出現在教育部大學專業名錄中。第一批助産士大學生的畢業,标志着我國助産士高等教育的突破。
01
畢業生成香
"在助産士和護理方面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能後,我慢慢地改變了一些想法和觀念,增強了我的職業認同感。彭斌是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屆唯一的男性助産士畢業生,已與南方醫科大學醫院簽訂了雇傭合同。
在談到自己上學時為什麼選擇助産士時,彭斌說,他最初看到的是這個職業的名字,并期待未來充滿愛的職業。"人們認為助産士隻幫助圍産期婦女成功完成自然分娩,但它了解到助産士是從産前到産後助産士的服務,這個職業是幫助任何有懷孕需求的婦女。彭斌說,他選擇畢業後直接工作,希望在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助産士的發展。
"男性助産士在某些領域具有一定優勢,而且數量少,是以他們會針對學生的情況,"南方醫科大學護理系助産士Yan Tsing告訴記者。
他也是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年助産士畢業生,即将進入複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她說她已經轉到助産士,但從未想過要換專業。畢業後,我打算成為一名優秀的助産士。"除了在懷孕、分娩和分娩後為婦女提供護理外,助産士還為婦女提供與生殖健康有關的護理和教育。作為一名助産士,我最大的動機是在獨立的臨床層面上引導母親在自然分娩中的成就感。"
她說,除了掌握産前檢查、孕期護理、正常分娩助産士和分娩監測技術等基本技能外,助産士還應掌握産後出血、子痫搶救、先兆子痫破裂等産科突發事件中的急救和協同處理能力。"學校專注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一批助産士大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專注于正常懷孕,分娩管理和助産士技能,以及産科緊急情況的早期識别和團隊急救合作的發展。
截至目前,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7年助産學專業的54名畢業生中,已有43名畢業,7名拟學習,從事助産士工作的在職學生比例為93.02%。"大學助産士畢業生已成為各大醫院搶手的香水。"南方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院長張莉莉說。
02
該職位仍需支援該政策
聯合國人口基金報告說,助産士提供的護理将避免大約三分之二的孕産婦、新生兒和死産。南方醫科大學自2011年開始提供護理(大學生入學),2014年成為助産學試點大學招生機構,2017年成為首批助産士大學生。
"目前,我國助産學存在較大缺口,開設大學助産學專業将有助于解決助産士大學教育的空缺問題。張麗麗說,護理人員在臨床性質上是不夠的,助産士作為專業發展方向的人才更為重要。助産士不僅具備一定的護理技能和能力,而且在婦産科護理方面也比護理人員更具優勢,在就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方面更具吸引力。
張麗麗還表示,雖然助産專業考生人數逐年增加,但目前每年招收60人,很難滿足社會的需求。"一些雇主報告說,學校助産士畢業生供不應求,希望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
當談到助産士的職業道路和前景時,張很擔心。"助産士目前沒有專門的晉升途徑,并且仍在按照護士系列追求職業發展。張麗麗呼籲在政策層面制定專門的助産士頭銜晉升順序。此外,要探索促進助産士處方權的政策,為孕婦提供更專業、更全面、更及時的護理,提升助産士自我發展的空間和專業價值,高校要創造條件,确定助産士相關學科的方向,培養助産士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等進階助産人才。"公衆對助産士的接受度還不夠高,很多非醫學人士認為助産士是護士,是以需要更多的宣傳。
溫:衛生記者 王偉 徐兵南
來源:健康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