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孔子,他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他是儒學思想的領頭羊,雖然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在當時并沒有成功,但是他并沒有是以而放棄他的思想,而是轉而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了教育弟子當中,他的學生非常的多,曾達到三千餘人,他自己的畢生所學和各種言行被他的弟子記錄後,寫成了一本書,後人廣為流傳,那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論語》。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孔子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傳奇人物,大家經常聽到關于他講的一些至理名言,他的儒學思想在當時對人們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人還尊稱他為聖人。

雖然孔子是一個名師,但在他那三千多的弟子當中也是有好有壞,其中能讓孔子認可的得意門生也确實屈指可數,孔子也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過“七十二賢人”,其實這就是說的在他看來在他的所有弟子當中較為突出的弟子,雖然這裡的較為突出并不代表孔子對他們的成績全都認可。這怎麼說的呢?
比如說,孔子這七十二個傑出弟子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孔子覺得宰予這個人太過于能說會道,喜歡投機取巧,沒有真正的本事,在孔子面前也是如此,他經常喜歡在孔子的課堂上發出不和諧的聲音,擾亂課堂秩序,其中有一次,孔子講到“父親去世,應當守孝三年”時,宰予就認為孔子說的不對,認為三年太長一年就夠了,讓孔子在弟子面前拉不下面子,而得罪了孔子。并且因為他守孝一年的想法讓孔子認為他不孝順,做人薄情寡義,對他及其失望。
宰予這個非常自我,他總是不喜歡把别人放在眼裡,覺得自己的才是對的,而孔子也是針對他這個缺點而經常教導他,幫助他改正自己的這個不好的思想,但是卻沒有什麼用,宰予依然我行我素不把孔子的教導放在心裡,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孔子非常的惱火,認為宰予已經無可救藥。并且宰予還經常呆在家裡睡覺不去上課,對于這種學生,莫說是孔子,就算是在當今這種教育非常普及的時代我們也沒有辦法,于是孔子罵了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說了這句話之後便不再管他。而這句話流傳到如今已有千年曆史。
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句話,卻被流傳了下來,現如今竟成為很多老師的“口頭禅”!現在我們經常聽到老師用這句話,來形容沒什麼教導必要的學生身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不知道大家對于這句話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