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币如何實作防僞印刷?

北京印鈔有限公司陳列館中收藏有一張裝置“145甲型機”模型照片,它是實作人民币上防僞印刷——“多色接線”的秘密武器。你知道什麼是“多色接線”嗎?這件秘密武器又是如何被發明和利用的呢?

大陸第一家采用雕刻鋼版凹印工藝印制紙币的官辦“印鈔廠”是度支部印刷局,它成立于清朝末年,是北京印鈔有限公司的前身。度支部印刷局制作的第一張鈔票“大清銀行兌換券”,未及發行,清政府就滅亡了。這張鈔票俗稱“大清龍鈔”,極為精緻美觀,色彩卻較為單一。

1912年,度支部印刷局改名為“财政部印刷局”。1920年,财政部印刷局的一位技師,看到了西方鈔票的一些圖案由多種不同顔色的線條組成,且不同顔色之間對接完整,希望自己也能印制出多種顔色“接”在一起的彩色鈔票。這位技師就是沈永斌。

西方國家對這種印制技術的專利保護極為嚴格。沈永斌隻能在各種技術封鎖和白眼冷語中獨自潛心研究。終于,他研制出了“複色(接線)印鈔機”。那麼,什麼是“複色接線”呢?

人民币如何實作防僞印刷?

第三套人民币貳圓券上用過的複色印刷

當票面花紋的同一線條上出現兩種顔色,顔色變化的接線處不分離、不重合、不錯位,讓線條上的不同色彩能夠“自然過渡”,這便是“複色接線”了。

這種色彩印制技術,工藝精美,對技術和裝置要求非常高。那時,大陸積貧積弱,又飽受戰亂之苦,這項國際一流水準的技術隻能暫時被束之高閣。而這一擱,就是30年。

20世紀50年代,一位年輕的小夥子李根緒找到已是花甲老人的沈永斌,主動請戰,希望繼續研究複色印鈔機。沈永斌很是高興,将他珍藏了30多年的複色印鈔工藝原理和“複色(接線)印鈔機”方案圖拿了出來,供李根緒繼續跟進,自己也參與到這場中斷了三十年的研發工作中,與大家共同努力,開展試驗。

基于沈永斌正确的設計原理,李根緒與北鈔項目組及上鈔技術精英共同研制,取國外技術之所長,補沈永斌技術之所短,在沒有經驗、沒有資料的情況下,攻克無數技術難關,終于在1960年底,成功研制出大陸第一代國産印鈔機——平凸版一版四色接線印刷機,代号“145甲型機”。

人民币如何實作防僞印刷?

145甲型機

145甲型機很快被用于第三套人民币的生産之中。它突破了沈永斌複色接線中兩種色彩接線的局限,實作了一版四色接線的工藝技術,而且産品品質穩定,墨色均勻鮮豔、幹燥快、周期短,極大提升了印鈔的防僞功能和藝術觀賞性。

時至今日,中國的印鈔技術及裝置已經更新換代多次,145甲型機也早已退出曆史舞台。但以它為基礎研制的八色雙面的145乙、輪轉式一版四色接紋凹印的145丁以及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一等獎的SD凹印對印技術等,在第三、第四、第五套人民币的生産中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始終彰顯着中國印鈔産業勞工自力更生、百折不撓、團結一緻、求新求變的奮鬥精神。

從無到有,從單一色彩到複色接線再到多色接線,從委托印制到獨立研發,這是人民币發展曆程中的斑斓躍進,是幾代“中鈔人”不斷奮進的華彩樂章,更是中華民族追求複興夢想的絢爛縮影!

來源:新華社

撰稿:北京印鈔有限公司陳列館 王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