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棕榈獎關于移民流亡的故事情節熟悉嗎?

作者:歐洲時報
金棕榈獎關于移民流亡的故事情節熟悉嗎?

"The Wandering Dipan"(照片:Le Monde網站)

5月24日晚,第68屆戛納電影節拉開帷幕,曆經連續10天放映,共上映19部主要競賽單元影片。在同一天的頒獎典禮上,法國電影《流浪的迪潘》獲得了金棕榈獎最佳影片獎。

《流浪的迪潘》講述了"憤怒與恐懼"的故事

法國《世界報》報道稱,在看完雅克·奧迪亞爾的《流浪的迪潘》後,人們總是不自覺地想起孟德斯鸠的《波斯書信》,不難看出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主角來自遠方,生活在法國的土地上。但孟德斯鸠的作品展示了伊斯法罕的哲學諷刺和幽默,而在奧迪亞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主角迪潘、亞利尼和埃拉亞的憤怒和恐懼。

這部電影講述了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Liberation Tigers of Tamil Eelam)的戰士迪潘(Dipan)的故事,他在戰争中無法忍受,與年輕女子雅蓮妮(Yariani)和9歲的孤兒艾莉亞(Arya)一起作為戰争難民逃往法國。為了逃離世界難民組織和法國移民局,他們改變了身份,假裝成一家人,希望在法國找到平靜的生活。他們被安置在巴黎郊區一個名為"草地"的社群,在那裡,三個以前的陌生人将開始作為"三口之家"的新生活,迪潘在那裡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小女孩Elaja去了一所法國學校學習法語,阿麗亞娜成為了一名保姆。但"草地"根本不是移民的理想之地,因為它是一個幫派出沒、毒品泛濫的社會黑區。本是一個拼湊而成的"家庭",在這個"暴力"的街區開始了艱難而不确定的新生活。

雖然在主人公迪潘身上不難找到幽默和諷刺的影子,但在奧迪亞的作品中,憤怒和恐懼是平常的"素材"。"憤怒"和"恐懼"很好地說明了主人公的複仇欲望,增加了整部電影的恐怖感,正如奧迪亞之前的電影"Surmes lèvres"(2001年)和"預言"(Un prophète,2009年)所示。

戛納電影節評委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說:"我從未見過一部電影使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如此敏感的問題,"傑克·吉倫哈爾(Jake Gyllenhaal)說。

另一位法官羅茜·德·帕爾馬(Rosie De Palma)說:"《流浪的迪潘》中有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發現:三個陌生人被迫流亡,在很短的時間内,他們組成了一個家庭,學會了彼此相愛。在非常困難的環境中,這種戲劇性和發展是非常感人的。"

金棕榈獎關于移民流亡的故事情節熟悉嗎?

導演雅克·奧迪(Jacques O'Dea)發表了獲獎感言。(圖檔來源:路透社)

《移民》獲得法國電影金棕榈獎

導演奧迪亞沒有在《流浪的迪潘》中使用伊曼紐爾·德沃斯(Emmanuel Devos)或羅曼·杜裡斯(Romain Duris)等知名演員,而是采用了三位非專業演員,打破了驚悚片的慣例,大膽挑戰了一個被"毆打"了數千次的道德難題的高度争議的主題:移民,他們出于各種原因逃回家園和他們到達的土地。平靜的生活更像是一種奢侈。面對不合情理的政府和道德怪癖,他們不得不表現出抵抗。

事實上,這并不是O'Dea第一次關注移民問題:《我心中的節奏遺忘》由亞洲人(背景為中國人)主演,《先知》講述了一個阿拉伯人在法國監獄中成長為幫派頭目的故事,以及《流浪的迪潘》(The Wander dipan),其中奧迪的視角轉向泰米爾人。

與同樣專注于移民的Abdae Koscielny不同,Jacques O'Dea沒有明顯的移民背景,這使他的作品客觀冷靜,具有流暢而樸素的視角,但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出身,每件作品都以歡樂告終。

有趣的是,法國電影在過去十年中三次獲得金棕榈獎,從《牆與牆之間》到《阿黛爾的一生》再到《流浪的迪潘》,這些都是移民背景的故事,這顯然是法國政治的反映。

移民一直是法國電影的重要主題,近兩年來,法國在左翼政治氣候下對移民的關注越來越多,往往是從對移民的同情的角度出發。法國曾經是一個殖民大國,在北非和西非許多國家,法語是官方語言,來自北非和西非的移民占據了法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法國許多社會問題的根源。

據《鳳凰》雜志報道,美國《名利場》雜志《一個破詞機》、《流浪的迪潘》都有一個使命,那就是探索歐洲當下關于移民危機背後的頭條新聞,并描繪那些有血有肉的人。影片中幾乎沒有種族沖突,而是描繪了底層窮人的困境。

雅克·奧迪(Jacques O'Dea)本人在獲獎感言中提到,《流浪的迪潘》(The Wandering Dipan)的想法和創作始于四五年前。"我更關心的是'其他人的眼睛',人們如何看待我們周圍的移民,比如餐館服務員和玫瑰賣家。當然,如果它能引起反思,那就更好了。"

相關連結: 導演雅克·奧迪

根據公開記錄,法國著名編劇米歇爾·奧迪亞(Michel Odia)的兒子雅克·奧迪亞(Jacques Odia)今年63歲。

這是雅克·奧迪阿第四次入圍戛納電影節,1996年憑借電影《自制英雄》和2009年電影《先知》入圍第49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獲得評審團獎的第6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近一次入圍2012年第6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鏽與骨》,雖然沒有獲獎,但該片卻獲得了顯著的聲譽。

(編輯:Noi-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