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作者/池魚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我發現,兩個人的感情這件事,外人最好還是不要去摻和。

因為站在外人的立場,永遠用的是一種比較理智的心态,去看待兩個人的關系還有此後的發展,而身在其中的人,卻完全是感性的,畢竟獨屬于兩個人的經曆和回憶,是外人無法體會的。

所有的猶豫和選擇,其實也都是出于個人的自願。

是以,你可能總是會看到:有些人的感情,明明自己也在吐槽,一味說着過不下去的言論,但回過頭,繼續将日子過下去的還是他們。

就如同有些人,前一秒說着自己要離婚,結果過了兩天,卻傳出兩個人已經二胎的消息。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我以前聽到這樣的事,總是感覺無比吃驚,不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不懂得及時止損,明明知道前方是火坑,還是義無反顧地跳下去,吃了一次苦還不夠,依舊要繼續吃苦下去。後來漸漸明白,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自然選擇也不一樣,而這些選擇,都會帶來相應的後果,這份後果也隻能自己承擔。

再者就是,人總是容易當局者迷吧,不管是誰,分析起别人的感情來,免不得頭頭是道,但如果事情真的到了自己身上,卻還是有着諸多的無法避開的理由和苦衷。

人的情感,如果真的可以足夠理智的話,那麼想來這個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關于感情的鬧劇。

說個實在話,感情裡的事,有時就是如此,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已。作為外人,不管是什麼關系,很多時候去操心别人的事,可能反而是在給自己添堵。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最近回老家過年,我就聽說了這樣一件事。

我認識的一個阿姨,最近過年,帶着她已經離婚四年的前夫回了娘家過年,阿姨的大哥特别生氣,因為當年為了這個阿姨的事,他和自己的這個妹夫打過架,也說過不少的狠話,如今看到妹妹做出這樣的決定,他妹夫請吃飯壓根不去,直接對妹妹說:你不長記性,是沒被打夠嗎?

當年,這個阿姨離婚,可謂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才下定的決心。

她和自己的老公在一起接近有二十年的時間了吧,生了兩個孩子,這些年的婚姻過得并不順利,主要是這個阿姨的老公大男子主義嚴重,脾氣也不好,經常在家裡喝多了酒,就無緣無故地找借口打人。

以前,他們每每打架的時候,阿姨肯定打不過,就選擇報警,最後警察都認識他們了,直接說,要是過不下去的話,幹脆離了吧,對兩個人都好。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阿姨性子也比較軟弱,以前她一直想着兩個孩子,想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是以沒有做出離婚這個決定。後來,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到了青春期以後,兩個孩子都特别叛逆,說話做事有點像父親的風格,阿姨這才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開始認真反思這段關系。

後來,還是在一次打架以後,那次打得比較嚴重,這個阿姨住了院,阿姨娘家的大哥得知這件事以後,當時帶着娘家這邊的一些人趕過去,看到妹妹的傷情,沒忍住和這個妹夫打了一架。

此後,這個阿姨才最終和老公離了婚,她帶着兩個孩子另外租了房子,沒有給自己的前夫說位址,也拉黑了他所有的聯系方式。

離婚的時候,這個阿姨歲數剛剛40歲出頭,她以前每次過年回娘家,都會有人給她介紹對象,阿姨都拒絕了,說自己負擔大,兩個孩子,不想拖累别人,她自己可以掙錢養活兩個孩子,這輩子就這樣吧,漸漸就沒人給她介紹了。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直到今年,阿姨帶着自己的前夫回娘家過年,意思是他們要複婚。原來,前段時間,阿姨的前夫通過兒子,終于找到了他們住的地方。接下來,就是很多人在别人的故事裡看到的戲碼一樣吧,她的前夫在重新找到她以後,表現特别好,不抽煙不喝酒不發脾氣,每天老老實實去上班,下班了就回家幫忙做飯做家務,特别殷勤,還把自己這些年存的一點錢,都轉給這個阿姨了。

雖然錢并不多,就一萬多塊,但阿姨還是生出了恻隐之心吧。

阿姨看到前夫的表現,相信他是真的改了,想要再次給他一個機會,是以這次回家過年,就把人帶回來了。

但顯然,這個阿姨的大哥包括大嫂都不看好她的這個選擇,說人的本性哪有那麼容易改變,他們一緻認為這個妹夫,不過是在裝而已。因為離婚這些年,他肯定也意識到自己再也找不到比前妻更好的人,沒人再替他操心生活中的很多事,是以才想着回去找前妻。殷勤的目标下,究竟藏着的是怎樣的心思還未可知,因為目前他們還沒複婚,肯定也就無法顯露出來,他是不是真的改了?

離婚四年,妹妹帶着前夫回娘家過年,大哥:不長記性,沒被打夠嗎

阿姨的大哥很生氣吧,反正他并不想和這個妹夫再有所來往,但是既然看到妹妹已經做出這個決定,也不好再去說什麼,隻說以後她的事,他都不想管了。

我發現,不管人到了什麼年紀,很多人在感情裡真的很容易犯一個錯誤:以為自己愛的人,和這世上千千萬萬的教訓不一樣。是以總是忽略别人的建議,等到自己真的經曆以後,才會有所感悟。

但是這些感悟,在沒經曆過的人看來,始終不過是幾句輕飄飄的話而已,是以基本也沒人真的能夠聽進去。

所謂的感同身受,真的很難,個人的道理再是深刻,都不一定能夠在别人那裡引起反思和察覺。

人活在世上,更喜歡遵循着自己的感性而活,不管是對是錯,最終都不過是一個自我認輸的過程。是以,有些人,有些别人的選擇,不管你認為對與不對,你都不用勸,你也勸不動。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選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