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作者:213/Anitama 封面 來源:瑪麗和馬克思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标題: 瑪麗與馬克思

原名:瑪麗和麥克斯

國家: 澳洲

年份: 2009

導演: 亞當·艾略特

主演: 托尼·科萊特 菲利普·西摩 霍夫曼 埃裡克·巴納 巴裡·漢弗瑞斯 貝塔尼·惠特莫爾

時間: 92 分鐘

http://www.le.com/movie/81322.html

<h5>"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條漫長的走道,有些是平坦的,有些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h5>

本周末的劇情片《瑪麗和麥克斯》無疑是一部毀滅性的催淚電影,這是一部由澳洲獨立動畫師亞當·艾略特(Adam Elliot)執導和編劇的粘土動畫,在90多分鐘内講述了該地區兩個不完美的人的故事,還有數十萬張劇照。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導演亞當·埃利奧特。

八歲的瑪麗住在澳洲墨爾本郊區,她不被酗酒的母親和愛标本的父親所愛,通常也沒有朋友,因為在有機會得到一個名叫馬克斯的美國紐約人之後,瑪麗給他寄了她的第一封信。現年44歲的馬克思是一個中年猶太男子,獨自生活,患有自閉症和肥胖症,住在一個繁華的城市。兩顆孤獨的心在一封信中發現,他們都喜歡同一幅漫畫,都不是朋友。是以,在1976年到1994年的近二十年裡,瑪麗和馬克思都互相支援,互相傷害,最終互相寬容,直到成年後瑪麗終于有能力來到紐約與馬克思見面。

《瑪麗與馬克思》于2009年上映,CG技術在視覺形象上已經變得無處不在,觀衆已經不太能看到像這部電影那樣完全符合傳統木偶加網格屏制作長篇動畫的方式。導演亞當·埃利奧特(Adam Elliott)是一位出生于澳洲的修複師,雖然他說他想成為一名獸醫,但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粘土動畫師,電影制片人或作家。在維多利亞藝術學院電影學院學習的埃利奧特曾計劃将他的第一部短片制作成2D動畫,但他的導師建議他不要嘗試粘土動畫,從那以後他就沒有回頭路。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瑪麗遠至澳洲。

艾略特的所有動畫作品都曾在700多個電影節上展出,并獲得了100多個獎項。在《瑪麗與馬克思》之前,第一部是"自我叙事三部曲"中的三部短片:1996年的《叔叔》,1998年的《表姐》和1999年的《兄弟》,直到哈維·克倫佩特(Harvie Crumpet)獲得了第76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艾略特堅持這種看起來奇怪,明顯有缺陷的角色設定。馬克思幾乎是《赤裸的哈維》英雄哈維的延續,一個是生活在美國的猶太後裔,一個是因為戰争從波蘭到澳洲的移民,兩人都與周邊沒有融入社會的局外人脫節,但相比于對裸體生活的熱愛是比較樂觀的哈維, 馬克思是一個更頹廢的版本,如果不是瑪麗誤打信,也許馬克思的人生隻能像圖畫一樣黑暗。除了藝術上的誇張和重塑,馬克思确實有一個原型,那就是艾略特本人,一個在紐約已經交流了二十多年的筆友,以及一個患有自閉症的猶太人。事實上,瑪麗也有艾略特童年的影子,害羞而孤獨,艾略特說,瑪麗的标志性胎記是童年抑郁的象征。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馬克思,獨自一人住在美國。

為什麼要堅持殘疾的表達?這一切都源于埃利奧特自己的經曆,其中他有一些身體缺陷 - 由于身體原因導緻他的手部不自主顫抖,這使得繪畫和寫作變得困難,通常被視為壓力。艾略特創造的所有角色都是不完美的,他所謂的"殘疾",他有這樣的态度:"每個人都是有缺陷的,但通常這些部分都是隐藏的,我的目标是突出和慶祝人類可以擁有的不完美,沒有人是純潔或完美無瑕的。這些想法最終成為艾略特的審美風格,細長,突出的眼睛,他的粘土木偶從來都不好看。瑪麗和馬克思都是正常人類感覺中的"怪異"類别,這部電影的主題是探索這群人的孤獨和差異,如何講述故事,艾略特的叙事非常有特色,就像千層蛋糕,層層故事密集傳播。他說,他從不癡迷于建築結構,而是從細節開始,當細節準備充分時,故事情節自然會連接配接起來。以這種方式讓自己沉浸在故事的創造性方式中,相當多的敵人自作800的意義,在《瑪麗與馬克思》劇本到結尾的部分,艾略特自己首先流下了一桶眼淚。

《瑪麗與馬克思》的畫面在色調上是很明顯的差別,絕大多數動畫使用的顔色都是五顔六色的,艾略特說這次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與他之前的作品相比,艾略特開始在《瑪麗與馬克思》中更清楚地使用色彩作為傳遞資訊的特殊手段,棕色瑪麗的世界和灰色馬克思的世界。20世紀70年代的澳洲看起來像尼古丁染色的顔色,而紐約的加強水泥大都市則感覺是灰色的。他們與之互動的信件和禮物穿過兩個凄涼的世界,而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小物體則以深紅色出現。另外,如果瑪麗給了馬克思一些東西,即使把東西送到紐約,瑪麗的世界的棕色世界還是不會變成灰色的,馬克思給瑪麗的東西,會保持原有的顔色。這些小小的色彩規則,是艾略特設計、傲然設計的藝術驚喜,即使整部電影都是黑暗的,也不是沉悶的。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電影中顔色的變化和對比。

觀衆在觀看過程中可能沒有注意到的是,瑪麗和馬克思沒有使用任何計算機生成的動畫。一共212個粘土木偶,133個場景,475個小道具,小到信郵箱垃圾桶,大到紐約天際線,每個角色和道具都是純手工制作的,像馬克思的安德伍德打字機從設計到制作花了九周時間。這部電影使用八個高分辨率數位相機來捕捉靜止圖像,六名動畫師移動每張圖像中的角色,總共拍攝了大約138,480張照片作為素材,并以每秒24幀的播放速度構成了觀衆看到的92分鐘。獨自拍攝花了57周的時間,平均拍攝時間約為兩分半鐘,整整一周,整個制作過程耗時五年。這也是對金錢的考驗,但幸運的是,他們有一個強大而熱情的女性制片人,她獲得了820萬澳元的預算。

制作逐個網格動畫的時間成本是如此之高,但即使有其他機會擺在他面前,埃利奧特也沒有放棄他的粘土人。好萊塢從來都不是一個缺錢的地方,艾略特憑借《赤裸的哈維》獲得奧斯卡獎後,美國人伸出了橄榄枝,但他拒絕了,去美國肯定會付出更多,但會失去動畫的快樂。事實上,在赢得奧斯卡獎後,艾略特每年都會獲得兩張奧斯卡獎的門票,但為了保持距離,他知道自己是一個控制狂,無法接受來自好萊塢的創意和創意作品。Rocket Man Pictures工作室的另一份拍攝3D動畫的提議被Elliott拒絕了,他甚至沒有讀過劇本,他說:"我沒有在計算機上制作動畫的知識,電腦動畫對我來說就像一個外國人。在通路了皮克斯和夢工廠之後,艾略特想,"我們想出了不同的想法,但他們隻是看着它,然後想,'這群人對我們來說很奇怪。多虧了以上所有,才有必要給《瑪麗與馬克思》這樣的經典作品一個誕生的機會。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作為一部獨立動畫,《瑪麗與馬克思》能否在奧斯卡獲獎影片中稱得上菲利普·塞默森·霍夫曼的畫外音也非常困難。當艾略特再次觀看霍夫曼的電影《愛我讓我快樂》時,他決定馬克思的聲音必須與這個人相比對,盡管它負擔不起。花了大約一年的時間才找到機會把劇本交到霍夫曼的手中,但當霍夫曼讀完後,他決定加入。八歲的瑪麗也找了一個真實的八歲女孩來配音,採訪了40個小女孩,並選擇了Bethany Whitmore,她與從澳大利亞到世界的女演員Toni Collette一起長大。還有一些特别小的角色找不到合适的演員,埃利奧特自己接手了這部劇。

毫不奇怪,《瑪麗與馬克思》在各個方面都如此出色,以至于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法國Ansy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最佳動畫長片獎,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水晶熊獎和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的最高獎項都囊中。當然,《瑪麗與馬克思》也打開了通往美國的大門,不僅是第一部登陸聖丹斯電影節的澳洲電影,也是第一部開啟電影的動畫電影。"這是關于試圖讓盡可能多的人看到它,而不是拿獎品,讓那些花15美元買電影票的人覺得值得,"埃利奧特談到他制作動畫的初衷。除了來自業界的認可,各種獎項,在影視網站IMDb的流行評分中,《瑪麗與馬克思》的評分依然排在前250位,也配得上原心。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對于那些習慣了電腦制作的酷炫圖檔的人來說,有機會以動畫這樣感人的方式體驗粘土現在是一種有趣的體驗,更不用說瑪麗和馬克思本身的故事是無可挑剔的。開頭的一句話來自馬克思寫給瑪麗的最後一封信,後面的那封信在最後被引用。畢竟,作為最不完美的人之一,人生中的大多數朋友都會随着時間的流逝,會有"親密的朋友"這樣的事情,太靠運氣了。

<h5>"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适應它們,但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我們選擇了你。</h5>

引用

維基百科 瑪麗和馬克斯

Adam Elliot,《Mary and Max》:Flaws, Limits, and Possible

采訪亞當·艾略特,《瑪麗與麥克斯》的編劇/導演/設計師

瑪麗和麥克斯:重看澳洲經典電影

周末增刊:當兩顆孤獨的心相遇時 - 瑪麗和馬克思的二十七期

本文僅适用于Anitama,不得由任何實體或個人以任何形式部分或全部釋出。

官方網站: 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網誌:@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号: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7872696fa82c7c1d?utm_source=toutia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