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碧桂園創投專場頭腦風暴來襲 機器人到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巨變?

《科創闆日報》(記者 陳美 金博)訊,随着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數字技術不斷創新,以及電機電控配套硬體的成熟,碧桂園創投持續聚焦包括機器人在内的諸多硬科技領域。

近日,第二屆碧桂園創投企業家峰會圓滿收官。《科創闆日報》記者獲悉,峰會聚焦了近百名企業家,并就機器人賽道等熱點話題展開了深度的技術頭腦風暴。

碧桂園創投表示,我們看到多品類無人化智能裝置(機器人)已逐漸滲透終端場景開始加速落地,多個細分領域的市場需求正在爆發前夜。

“在行業拐點中,尋找優秀技術能力的團隊,盡早進入并陪伴和幫助企業快速成長是碧桂園創投在機器人領域投資的核心政策。”

截止目前,碧桂園創投已投出全球技術領先智能家電企業“追覓科技”、順豐旗下配送無人機“豐翼科技”、高速立體智慧倉儲開拓者“慧倉科技”、全場景商用清潔機器人“湯恩科技”等項目。

碧桂園創投表示,未來仍将在機器人賽道持續深化布局。

碧桂園創投專場頭腦風暴來襲 機器人到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巨變?

在峰會的機器人圓桌論壇一開場,碧桂園創投董事總經理李思龍就談到,“這兩年機器人賽道非常活躍。活躍的背後,是人類不斷探索、貼近人體自身智能控制替代的精神,以及創業者帶來更多樣化智能機器人的動能。”

然而,機器人到底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巨變?4位深耕該領域的創業者發表了看法。

追覓科技CEO俞浩:廣義機器人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機會之一

追覓是主要做家用消費級機器人,核心産品是掃地機器人,産品也拓展到家用洗地機、無線吸塵器、空氣淨化機器人、室外掃地/割草機器人等等。公司的核心技術是10萬轉+的高速馬達,這個技術通過五年的發展,已經做到了世界第一。目前可以量産15萬轉的高速馬達,儲備的馬達達到了20萬轉。

“廣義機器人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機會之一。” 追覓科技CEO俞浩說道,機器人最早來自于Robot的翻譯,本質不是外觀像人,而是具有傳感、處理和執行的能力。追覓長期研發機器人的“心髒”和“大腦”。其中,“心髒”以高速馬達為代表,提供動力源。“大腦”是基于視覺的環境感覺、定位、決策和控制。有了心髒和大腦作為底層技術支撐,就能源源不斷拓展很多應用場景。

未來十年,俞浩認為,機器人行業最重要的趨勢是跟場景深入融合,比如機器狗這類産品。因為場景的多樣,機器人種類會百花齊放,有點像“寒武紀”物種大爆發。未來十年不一定屬于機器人公司,但一定會屬于會使用機器人技術的行業公司。

豐翼科技CEO姜明濤:複雜場景中機器人應用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豐翼科技是順豐旗下專注于物流無人機及行業綜合解決方案的一家公司。核心能力和産品是基于無人機建構低空及時保障的網絡,實作物流的智能化、自動化,降低物流運作過程中的成本并提升效率。

豐翼在這一領域已經做了九年,但還需要很長的等待期和發展周期。是以目前公司的定位是初創型,面對未來的智能化、科技化的綜合體。

在姜明濤看來,做機器人最原始的初衷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但目前行業有三個問題亟待解決:

第一,人工智能還不夠智能。目前還有很多産品不能真正滿足場景的需要,投入應用後所帶來的問題仍會影響産生的效益。

第二,要解決規模化應用和使用成本的問題。不同産業對于應用成本的接受度不同,綜合應用成本和場景适用性是規模化應用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第三,要解決不同業務領域差異化場景适用性的問題。工業機器人作為一個新生産工具,比較重要的一個衡量名額是與現有生産方式生産力效率與品質的提升。各行業一旦有比較好的産品出現,它的成長空間和生命周期就會達到5年,甚至10年以上。

姜明濤認為,目前很多機器人企業都在做單品,但未來從單品的研發、到全産業鍊全流程的綜合解決方案建設,或許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行業裡垂直領域的整合一直在發生,但還沒有到爆發的時間,但垂直場景一旦充分做好之後,就會更多的出現行業的橫向整合。

慧倉科技CEO朱俊達:産品是場景與技術的交彙點

機器人是由感覺器、控制器和執行器組成的系統。機器人未必要長得像人,但必須能夠替代簡單重複的人類勞動,創造更高的效率。

慧倉科技CEO朱俊達表示,慧倉作為高速立體智慧倉儲的開拓者,專注于利用機器人技術解決倉儲中時間和空間的效率問題。基于高速立體的中心,有存儲産品和分揀産品兩條基本産品線。

存儲産品能在有限空間存的更密,取的更快。分揀産品則能将物品快速地從一個或少數幾個的入口,導出到密集空間上的大量出口。

在朱俊達看來,倉儲機器人走到今天,主要有兩個助推因素,一是技術、二是場景。

技術層面,在感覺器、控制器和執行器上都得到了長足的進步,技術越來越先進,成本越來越低;場景層面,人口增量減少,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願意去做重複簡單勞動的人越來越少,這将機器替換人的場景充分表現了出來。

從系統的角度來講,倉儲物流領域上遊有供應商,下遊有制造商,這種垂直并購整合,在近年可能很快能看到。

湯恩科技市場副總裁貢趙軍:不做到100分就不能說做成了

湯恩科技的産品是商用清潔機器人。經過這次疫情,大家對清潔的體量和标準有了很大提高,在機場、車站、寫字樓等公共空間都會經常見到商用清潔機器人,是以這一領域的體量和發展勢頭非常好。

在介紹中,湯恩科技市場副總裁貢趙軍表示,湯恩科技是從軟體、硬體兩個方面都有獨特特色的初創公司:2020年12月在上海成立,2021年11月攜手傳統清潔巨頭卡赫在第四屆進博會上釋出了第一款産品。

貢趙軍也坦言,終端落地做好做透需要一定時間。在現實開放場景中,大家還需要在統一認知的過程中建立好标準,探索出真正可行的實際模式。

比如,機器人在解決勞動力問題時,是與現有傳統人工作業進行直接的正面對比。在這種情況下,做59分和99分是差不多的,做不到100分,甚至120分以上,就不能說做成了。

貢趙軍認為,湯恩科技做清潔裝置落地的時候,應該從産品和使用者的角度出發,需要把機器人技術在終端的開放和非标場景裡做穩定、做可靠、做實用,然後再和傳統的工具、方法、流程相結合和優化,這個流程不會很短,工作量也不會小。但一旦做成功了,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碧桂園創投企業家峰會是投後賦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至今已成功舉辦兩屆。碧桂園創投表示,通過持續舉辦産業沙龍、企業家峰會等多類型圈層活動,真正為創業者、行業專家、高校學者、行業投資人等構築深度交流平台及産業合作的橋梁,持續陪伴創業者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