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敬平凡,禮贊生活。1月16日,愛之翼·雪櫻天使讀書會第七期共讀分享路遙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這是一部青春奮鬥的心靈史,也是長讀不衰的經典文學作品。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來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奮鬥。”主講人雪櫻以“孫少平的閱讀與奮鬥”為小切入點,帶領大家重溫經典,感受經典的精神力量。全書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個兄弟的命運為主線,全景式展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演變。将時間定格在1975年,農民子弟孫少平高中畢業回老家當了一名民辦教師,與此同時他對縣革委副主任女兒田曉霞産生好感。但是,孫少平與哥哥孫少安的人生軌迹截然不同,乘着改革的春風,孫少安當了冒尖戶,上司生産隊率先實行改革,推廣生産承包責任制;而少平則懷着對遠方的無限憧憬進城闖蕩,一路摸爬滾打成為優秀的煤礦勞工。後來,田曉霞在抗洪采訪中不幸犧牲,孫少平悲痛萬分,随後在一次事故中為救護工友身受重傷。
時代不同,環境不同,但相同的是對理想主義的堅定追求。是書籍照亮了孫少平的夢想之路,從他第一次接觸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驚喜和癡迷,到進城打工後在沒有燈的樓道裡埋頭苦讀,“孫少平正背對着他們,趴在麥稭軒上的一堆破爛被褥裡,在一粒豆大的燭光下聚精會神地看書。那件肮髒的紅線衣一直卷到肩頭,暴露出了令人觸目驚心的脊背——青紫黑癜,傷痕累累!”與其說書籍為農村子弟打開了一扇窗戶,不如說潛移默化改變了他的命運,“書把少平從沉重生活中拉出來,使他的精神不緻被勞動壓得麻木不仁。通過不斷地讀書,少平認識到,隻有一個人對世界了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那麼,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高意義的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靜地對待歡樂和幸福。”
不難看出,閱讀賦予孫少平以忍辱負重的生命哲學,同時又給予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哪怕最後重新回到礦上工作,從根本上無法改變階層和身份,但是他的腳步铿锵,眼裡有光,永遠對生活和未知充滿信心和勇氣。這一點尤能給予殘障人士群體以精神引領和價值導航,激勵他們自強不息,勇敢追求人生理想,不抛棄不放棄。最後,主講人結合路遙的《早晨從中午開始進行深度解析。
近期,中國殘聯、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工信部等12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扶殘助殘文明實踐活動的實施意見》。這是大陸第一次對扶殘助殘行動進行制度化、常态化安排,《意見》中強調,要“全面部署,廣泛動員”“加強制度建設,建構長效機制”,天橋區愛之翼·雪櫻天使讀書會将會繼續深耕文化助殘,不斷連結優質社會資源,豐富内容和載體,助力殘障人士持續精神賦能,不斷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和自信心。
壹點号雪櫻的百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