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評論員唐華
沒有辦法,隻能要求自己。這是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人所學到的,但現在一些西方政客似乎明白了。
随着新冠疫情在西方國家特别是美國的迅速蔓延,一種"政治病毒"也在不斷增長:高層政治人物,肩負着國家抗疫的重擔,但主要集中在打指責博弈上,武漢病毒、中國隐瞞疫情、中國資料欺詐、中國責任一個帽子戲法打中國頭。這背後隐藏着一個邏輯:把責任推給中國,不僅掩蓋了他們玩忽職守、疫情薄弱的事實,更要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關鍵時刻,站出來對抗戰時指揮官,奇迹般地連任。
這種邏輯站不住腳,但它對中國造成了損害,他們認為中國是戰略對手。是以,他們堅持不懈,孜孜不倦地工作,即使他們錯誤地洩漏出來。
鍋變得越來越尴尬。在所有陰謀論中,美國炒作最多的是病毒在中國的起源,來自武漢的實驗室。但随着證據的浮出水面,這種論點變得越來越不可持續。在美國和法國等國家,最早的感染和傳播病例已經提前了一個月甚至幾個月,甚至比中國武漢的病例發生還要早。研究還表明,法國的新冠狀病毒株與中國和意大利不同,是新冠病毒的另一個進化分支,這意味着法國的爆發有其他來源;就連美國情報機構和軍方也表示,他們"同意廣泛的科學共識,即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人為的。
美國政客指責中國失去了大部分實力。在周四接受《紐約郵報》采訪時,特朗普澄清說,他的意思是這種病毒是"從武漢傳播的",而不是确認它"起源于實驗室"。蓬佩奧還承認,美國不确定這種新型冠狀病毒是否起源于武漢的一個實驗室,但認為這與他之前的聲明并不沖突。一位上司人在受到公衆質疑後,在病毒起源問題上的喋喋不休,被任意重述并轉而反對,這種不一緻隻會加深其誤導公衆的不良印象。
指責遊戲已經演變成一場信心危機。特朗普、蓬佩奧和其他人聲稱有大量證據表明,這種病毒來自武漢的一個實驗室,但一直對細節守口如瓶,媒體也被迫含糊其辭地試圖通關,這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廣泛反感。就連BBC也看不了,用貶義詞"吹捧"(用吹牛、吹牛)來傳達諷刺。
美聯社/芝加哥大學民意調查中心的一項新民意調查顯示,隻有23%的美國人認為特朗普是有關新肺炎爆發的"可靠資訊來源",而52%的人隻相信州和地方上司人所說的話。5月6日釋出的最新經濟學人/YouGov跟蹤民意調查顯示,拜登仍領先特朗普4個百分點。特朗普非但沒有在選舉過程中拉開民調,反而讓他的公衆輿論繼續失分。
誰是美國的敵人?與癡迷于傾倒鍋的個别政客不同,西方商界要清醒和務實得多。當中國爆發疫情時,他們慷慨解囊,捐贈醫療用品。當面臨恢複生産的挑戰時,他們也樂于吸收采用中國的有益經驗。
英國咨詢公司化學保險集團(Chemical Insurance Group)駐上海的合夥人肯特·凱德(Kent Cade)表示,從中國學到的經驗教訓很有價值,因為跨國公司面臨着重新開機歐洲和美國業務的挑戰,一些中國高管已被調到總部。星巴克首席執行官凱文·約翰遜(Kevin Johnson)表示,他将引入有益的做法,例如在美國門店重新開業時,在中國門店換班之前進行體溫測量。希爾頓高管表示,該公司遵循中國的做法,要求其每家酒店更徹底地清潔客房内接觸率高的區域。
此前,幾家美國媒體因"贊揚"中國的反疫措施而被特朗普譴責為"共同的敵人"和"人民的公敵"。我想知道美國公司今天是否會享受同樣的待遇,借鑒中國的經驗。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曾表示,抗擊疫情的努力,以及恢複經濟增長和應對其他全球挑戰的合作,也将使我們對更美好未來的前景黯淡。通過這樣做,美國不會做任何事情來指責這場遊戲。
國家之間的差異對于人民的福祉來說太大了。國内外努力控制疫情,恢複經濟社會秩序,以赢得社會公衆的支援。人民的福祉是關于人民的背影,這是全世界都是對的真理。
那些承認公敵并将自己的政治命運置于國家運動和民生之上的人是美國真正的敵人。(負責編輯:楊新華 蔣新宇 李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