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頻繁搬家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專家稱,這是一個重大的壓力事件,伴随着嚴重的疾病,失業和離婚

作者: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

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張偉,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生活時報》記者 高陽

近日,"中國人一生中平均搬家10次以上"的話題被熱搜身。傳統上,中國人往往過着穩定的生活,但随着社會的進步、經濟發展、交通的改善,以及職業規劃等因素,中國人的流動性越來越大,搬家的數量也逐漸增加。

頻繁搬家對孩子的影響最大!專家稱,這是一個重大的壓力事件,伴随着嚴重的疾病,失業和離婚

它與社會進步密切相關

根據近日公布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流動人口達到3.7億,年均增長率為6.97%。移民人數的增加意味着搬家是目前人們生活中的一個注腳。

"改革開放後,特别是近年來,人們搬家的次數比以前多了。"幾十年前,很多人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現在很少,"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偉說。有些人搬家是為了改善生活環境,比如上班族為了工作友善,在租房附近,年輕人因為家庭需要一個家庭,滿足新生活等需要買房,工作晉升或經濟條件變好後大房子住;

"搬家與社會進步息息相關。張解釋說,從社會發展的宏觀角度看,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解決飲食和生活問題,當食物和住所的需求得到滿足時,随着交通和通訊的快速發展,進入第二階段,即流動的願望, 當工業生産和物質資源能夠滿足社會發展時,出現更細緻的社會分工,将進入第三階段,當地理距離不再是問題時,人們就會為了滿足各種需求和流動。我國幅員遼闊,區域發展仍然不平衡,人們為了改善生活條件而遷徙,比如年輕人在小城市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打仗,就是從就業機會少的地區到機會多的地方。人"北""南",進一步打破了城市之間的格局,基本實作了人口的自然遷移。

對舊的影響最大

在人口流動浪潮的背後,是每一個正在經曆遷徙的活人。搬家的理由雖然有很多,但要面對新的家和人際環境。張說,無論心情如何,離開熟悉的地方總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活得越久,往往就越有羁絆。看着這麼多年的生活家突然空虛,心裡似乎也少了一塊,那些用過的東西,連一把梳子、一支筆,都不願意扔掉;是以,在決定搬家之前,每個人都需要解決幾種關系,即與自己,與他人,與事物,與環境。

"有些人正在搬回去,有些人對自己的處境很安全。張說,搬家有兩面性,一般來說,大多是好事,是時代給人自由的展現,也是個人對外界的适應能力。但不可否認,搬家對心理的影響特别大。從心理上講,搬家被認為是與重大疾病,失業和離婚一起的重大壓力事件。經常搬家的人是否會在心理上不安全和歸屬感,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搬家是童年經曆中常見且經常被忽視的場景。許多人在年輕時會因為父母的工作調動或為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校而經曆搬家。國外的調查顯示,大約60%的家庭從出生到九歲至少經曆過一次搬家,80%的家庭在18歲之前至少經曆過一次搬家。張指出,搬家的次數太多,社交網絡遭到破壞和重建,對孩子的心理影響特别大。兒童往往比成年人對環境變化更敏感,經常搬家的兒童有更多的行為和學業問題。根據澳洲的一項研究,在兩歲之前移動兩次或更多次的兒童更有可能在九歲時經曆與孤獨相關的行為,如焦慮和抑郁。此外,搬家有時是家庭關系變化的結果,例如經濟狀況的變化,父母的分居或離婚,這本身就會對孩子産生重大影響。

此外,老年人普遍有家鄉的困難情況,新環境适應性較差,不适合頻繁和長途搬家。對于許多在不同地方掙紮的年輕人來說,搬家是很常見的,但每次搬家,都會感到筋疲力盡。即使在一個已經掙紮多年的城市,這種動蕩也可能是一種不穩定感或缺乏歸屬感。

張認為,搬家對群體文化的心理影響是微妙的。一代又一代人搬離了原來的生活環境,甚至離開了家,讓"家"這個詞成為過去,讓很多人覺得自己"無根"。如何保持家鄉的感覺,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讨的問題。在心理學中,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是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缺乏就會變成無木,心态就會變得浮躁。

為您的心靈打造一個家

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一些宜居城市或新産業集中的城市越來越受歡迎,城市之間的人員流動推動了多區域城市化的程序,也刺激了當地經濟發展的潛力,搬家是人類遷徙的現代縮影,将變得更加普遍。張認為,要注意以下重點群體,完善配套社會福利制度。

社會應盡量減少留守兒童的數量,父母應考慮到兒童的養育和陪伴,盡可能與兒童同住。城市發展應為移徙者提供工作和教育子女的機會,特别是通過改進相關的入學援助措施。即使您因為搬家而與孩子分開,您也應該使用視訊和電話與他們聯系。年輕人或年輕父母也應該準備好積極融入新的城市和社會關系,考慮如何減少搬遷過程中的變數,并制定長期計劃。

老年人更适應原有的環境,尤其是老年人,應該盡量減少搬家,孩子應該尊重和維護老年人固有的人際關系網絡。即使您搬家,也要確定老人院被超市,銀行,醫院等包圍。老人要尊重内心的想法,不要照顧孫子孫女,也不要離家出走,否則不利于身心健康。

遠離家鄉的人,不能忘記家,可以抽出時間回去看看他們曾經住過的地方,和熟悉的親戚朋友在一起。由于租房等原因,在同一城市經常搬家,以年輕人和中年人為主,要花時間去見老朋友、老鄰居,搬家時可以給新鄰居送一些小禮物,同時更加注重新社群的活動,結交新朋友,積極融入新環境。需要注意的是,世界正在加速發展,人類的自我調節能力也非常強,不要太執着"未定""浮動平"等字眼,要相信社會和個人發展的大方向必須向前發展。無論搬家與否,"這種安心就是我的家鄉。

本文摘自《生活時報》,僅代表作者的觀點。國家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傳播和傳播服務。

使用者名:jrt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