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文 | 喬伊

韓系車現在在中國市場究竟處在怎樣的地位?這是個有意思的問題。

我依然記得人生中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日用代步車,就是一輛韓系的起亞千裡馬,1.3L的排量,動力不怎麼夠(夏天空調還不給力),空間也不怎麼大,但對于我來說卻是真正人車生活的起步。在那時候,這樣一匹“千裡馬”,似乎就是我自己的“寶馬”。

很多人其實與我一樣,在韓系車很火的那些年,選購自己的第一輛代步車時都會将目光投向韓系車,可能是千裡馬,也可能是伊蘭特,好一些的可能是索納塔。他們價格很具有競争力,各方面又都很均衡,對于那時想要擁有第一輛車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合适的選擇。

不過,随着時代的變化,人們選車時的理念也随之而變,尤其在新造車勢力不斷求新、求變、求高科技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但,這是否意味着韓系車已經完全沒有機會了?顯然得出這樣的結論似乎又有些武斷了。

畢竟,韓系車在中國市場依然有能打的産品,比如北京現代的第七代伊蘭特、最近突然火爆起來的庫斯途等等。

産品依然能打,依舊着眼未來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盡管整個車市面臨着諸如疫情影響、缺芯、市場格局變化、消費者買車理念轉變等一系列重大的挑戰與調整,但北京現代依然依靠着不錯的産品實力,穩住了自己的銷量。如伊蘭特這樣的老牌家用車,如今已換新的第七代伊蘭特,依然創下了全年銷售13萬輛,月均銷量超過1萬輛的成績。

顯然,這是除了幾大豪門車企之外的其他汽車企業們夢寐以求的銷量。要知道,法系車的兩個品牌标緻與雪鐵龍的國産車型們,全年加在一起剛剛超過十萬輛的銷量,而第七代伊蘭特一款車就已經實作并超越了這個目标。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與此同時,北京現代能賣好的産品不止于這一款車,2021年北京現代實作了全年銷售約38.5萬輛的成績。盡管與疫情與缺芯等重大不可控因素發生前相比,這樣的成績有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北京現代積極調整的各項舉措在穩住銷量方面,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按照北京現代常任副總經理杜君保的話來說:2021年北京現代将幾款可能在市場上無法占據優勢的産品停售了,集中精力與資源傾注在如第七代伊蘭特、途勝L、ix35和庫斯途等4款具有品牌競争力的車型之上。這些産品在本身的産品實力不輸同級的基礎上,配合北京現代連續八年蟬聯售後滿意度第一的服務,實作了銷量的穩定,并讓北京現代收獲了不錯的銷售成績。

除此之外,北京現代還在不斷的推出新産品。根據中國市場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家庭成員結構變化,北京現代敏銳地關注到了MPV市場可能出現的需求增長,推出了庫斯途這樣一款MPV車型。該款産品上市僅僅3個月,銷量就已經超過了7千,這個數字在閱聽人面不大的家用MPV市場上,已經非常不錯。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但按照杜保君的話說,庫斯途的銷量依然受限于産能。而當産能一旦放開,一款能夠帶火、盤活北京現代MPV産品線的熱點産品,顯然将呼之欲出。基于這樣的可能性,我們可以期待在已經到來的2022年,庫斯途将有望成為北京現代銷量的一個全新增長點。

當然,這些亮眼銷售成績,依然限縮在傳統汽車範圍内。但,時代已經變了,想要扛起韓系品牌在中國市場複興的大旗,光靠這些傳統的燃油車,顯然是不夠的。那麼北京現代打算怎麼辦?

新能源才是未來的方向

如果你認為韓系車在新能源領域依然是一片荒漠,那就太低估他們了。事實上,在全球範圍的新能源車角逐中,韓系車有非常不錯的成績。在不久前公布的歐洲新能源銷量排行榜上,現代汽車以5.42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四,而同屬現代集團起亞則以4.67萬輛的成績排名第六。在全球範圍内,現代汽車在去年總計銷售出了27萬輛電動汽車。而在2021年,他們更是釋出了純電動專屬品牌IONIQ 5,以推進品牌在純電動車領域的不斷前行。

在中國市場,從2019年昂希諾EV以及插電混動版本的推出開始,标志着現代汽車正式進入新能源電動車領域的競争。2020年,北京現代又推出了菲斯塔電動車化的改造,以參與中高端的電動轎車市場的競争。但這些依然不是現代在新能源領域的全部實力。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現代汽車在着眼電動汽車之餘,更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具市場潛力的氫燃料電池領域。如果說在以往提起氫燃料電池汽車,你首先想到的是豐田,那麼其實也應該知道,現代同樣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者。他們的NEXO同樣有望在未來,引領起下一個階段汽車新能源程序的發展方向。

而在中國市場上,源于現代集團的新能源品牌戰略也必将為北京現代帶來全新的變化。但變化同樣不止于新能源車型的不斷引入,更多的智能化的技術也同樣将不斷豐富、壯大北京現代的産品實力。

根據杜保君的介紹,北京現代即将引入現代集團一款内部代号為“OE”的車型。這款介于轎車與SUV之間的産品,将應用現代汽車及北京現代雙方共同研發的最新智能駕駛輔助技術,并導入FOTA遠端線上更新的功能。在網聯技術方面,北京現代整與百度、南陽研究所等方面在積極合作,以實作更為智能化的人機互動體驗。

在車輛的駕駛體驗上,幾年前北京現代引入推出i-GMP平台,以提升車輛底盤的穩定性,進而提供更優秀的駕駛體驗。未來,基于純電動車型未來引進的需求,i-GMP平台還将與純電的E-GMP平台相結合,以使純電動車的制造形成子產品化,體系化。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當這一目的實作,車輛的電池、車體、地闆将形成一個完全結合的子產品,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更将降低研發的周期。這也表示,未來現代汽車乃至北京現代的産品更新疊代,将基于這一子產品而不斷加速,使用者将能夠更高效地購買到技術更先進的北京現代産品。

其實,這一系列的改變,都內建在現代汽車的2025戰略之中。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如何能夠更清晰地了解北京現代呢?顯然在此時,合适的營銷政策是必不可少的。

不斷跨界,讓使用者感覺

如何讓使用者了解品牌的營銷,無非就是兩點,讓潛在消費者看到,以及讓使用者感覺到。在這一點上,北京現代在2021年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讓使用者看到方面,北京現代嘗試了大量的跨界營銷政策。比如,北京現代通過第五代途勝L的宣傳,與著名的視訊旅遊欄目《侶行》共同定制了遠赴俄羅斯的相關旅遊節目;同時,北京現代還與浙江衛視的綜藝節目《追星星的人》攜手合作。通過這兩檔欄目,非常好地展示了車輛在長途駕乘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與适用性。以吸引更多消費者對途勝L系列産品的關注。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與此同時,依托現代汽車在運動汽車運動領域的不斷投入,也為北京現代産品樹立起了更性能、更運動的産品形象。比如,早在2019年,北京現代就奪得了WRC世界拉力錦标賽當年的車隊年度總冠軍;而在2020賽季,他們更是蟬聯了年度總冠軍。通過WRC賽事,市場對于北京現代産品的期待也随之提升,不單單是要聚焦家用,還應為使用者提供更具駕駛樂趣的産品。

基于這樣的市場需求,北京現代如今正着手擺脫以往更靠近家用的整體産品規劃,着眼于更個性、更運動産品的引入。僅就目前而言,北京現代已經着手導入了部分的N Line版本車型(如途勝L N Line車型),以滿足更年輕,追求駕控體驗的消費者的需求。

回望2021丨韓系車的複興得靠誰?

顯然在未來,不論是全新的新能源産品的引入,智能化人機互動的布局,全新平台的推出,甚至跨界營銷的持續推進,都讓我們對北京現代有了報以更好期望的理由。而當這一系列的舉措都開始見到成效之後,也許韓系車的在中國市場上複興的大旗,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北京現代扛起來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