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考試報名量已經超過一半,熱度持續攀升,據悉,自2009年以來,全國考試報名人數已連續超過13年數百萬,沒有意外,今年在申請人數進一步擴大的情況下,申請人數将再創新高。
近年來,公務員考試的熱度仍然很高,進入該系統已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許多年輕人緊緊抓住考核,二戰、三戰司空見慣,四戰五戰比比皆是,一個不考官的公務員誓言不停的勢頭。"福利待遇好,養老保障高,社會地位高,不用擔心找對象",這是相當一部分年輕人熱衷于考官的主要原因,是以很多人開玩笑說"宇宙的盡頭是公考"。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的經濟形勢實在是不容樂觀的,很多大企業都是通過裁員來縮水一線,更何況那些抗災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再加上近期教育教育訓練行業因為禁紙和全線倒閉, 無論是應屆畢業生還是社工都面臨着巨大的就業壓力,那麼,穩定收入的制度就成了大多數人的選擇。
但是,成堆的考核并不是一個好現象,畢竟公務員群體不是财富的創造者,而是社會财富消費的相當一部分。公務員良好的福利待遇,實際上反映了我國收入配置設定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對滞後。
體制内外的關鍵差別在于是否要承擔自己的盈虧:說到公務員,首先想到的是"抗旱防洪",而對體制外的民營企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自籌資金",而公評的普及反映了體制外自籌資金的難度。如果我們都覺得太難承受盈虧,選擇考驗大衆,那麼整個國家最終将難以承受自己的盈虧,最終每個人的生活條件都會惡化,畢竟每個人都想吃皇糧而不是種植糧食,皇糧遲早會吃不飽。
目前,體制内外的差異是由于某些制度的不平等,優惠待遇使一些公務員享受到這種待遇,導緻利益的鞏固,阻礙改革。公平地說,一些職位的公務員确實相當勤奮,薪水豐厚,但仍有不少公務員不值得國家給予的慷慨待遇。改革公務員制度,在養老、醫療、住房、收入配置設定等方面建立全社會統一制度,消除公務員福利隐患。公務員也要根據不同的分工,區分薪酬待遇,改變吃"大鍋飯"的現狀。公務員自己也要樹立服務員意識,在服務中不斷接受人民的考核,建立"能進能出"的制度,打破"鐵飯碗",實作社會公平。當一個社會的年輕人不再執着于考試時,社會就真正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