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上世紀初,冰河時代對大熊貓的探索取得了新的進展,令人驚訝的是,化石不是在中國發現的,而是在鄰國緬甸發現的。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史前大熊貓化石

這是史無前例的大熊貓化石,其形态特征與現代大熊貓非常相似,但更大更粗壯。此後,中國南方許多地方都出土了大熊貓的化石,越來越多的化石表明,史前大熊貓比今天的大熊貓強壯得多,它的成年體長甚至超過兩米,比現代大熊貓大熊貓大1/3,無疑是曆史上最大的大熊貓, 這是大熊貓巴薩物種。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鲈魚鼠尾草大熊貓化石

20世紀60年代,在中國大陸南北氣候的分水嶺秦嶺出現了更多新的證據,在那裡出土了40多種動物化石,與大熊貓鲈魚亞種的化石形成相同,幾乎所有這些化石都是典型的南方動物。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史上最大的大熊貓

在第四個冰河時代的影響下,中國古代物種的擴張和收縮總是與冰河時代的進步和退縮相一緻,160萬年前開始轉向素食大熊貓,逐漸增大,80萬年前冰河時代消退,氣溫升高, 原本數量有限的他們終于迎來了人口中斷的關鍵時刻,他們的孩子一旦成年,就必須離開自己的家庭去尋找自己的領地。那麼此時熊貓會走得很遠,這或許就是大熊貓的祖先進化出較早的生存政策,而隻有這樣,它們才不會粘在地上,等待資源耗盡。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喜馬拉雅山脈

八萬年前,喜馬拉雅山脈已經上升到海拔4公裡以上,而200萬年前開始的第四個冰河時代,通常在10萬年内循環,一遍又一遍地循環,但80萬年前的溫暖時期持續了前所未有的25萬年,許多受到極端寒冷困擾的物種正在争先恐後地擴大其種群。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不像今天生活在高寒山區的大熊貓,巴士亞科更是生活在暖溫帶,甚至是亞熱帶地區,就像曾經的食肉動物一樣,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此時的大熊貓已經具備了吃竹子的所有條件,相比于人類進化的複雜曆史,大熊貓的進化就顯得格外清晰, 從出土的許多化石來看,80萬年前,大熊貓其實已經和今天的大熊貓非常相似,但頭部更大更強壯。特别是它們的牙齒,所有與吃竹子相關的特征都與現代大熊貓非常相似,是以它們應該像當代大熊貓一樣,變得完全依賴竹子作為食物替代品,并且由于冰河時代的反複入侵,秦嶺以北的物種密度相對較低,這恰恰為巴斯亞種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大熊貓的生活環境

80萬年前,25萬年前的漫長溫暖時期給竹子的擴張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美好時光,大熊貓也在追逐自己的腳步,一路從北到南到東不斷傳播,最終成為古中國大陸上最有利的物種之一,黃河流域已經, 珠江流域已經,也跨越了邊境,緬甸、泰國、越南都有,那是大熊貓進化史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時期。

熊貓故事3:瀕臨滅絕的大熊貓也有它們的鼎盛時期,巴氏亞鼠尾草是曆史上最強大的

遷徙的大熊貓

五十萬年前,當冰冷的冰河時代再次來到地球時,漫長的溫暖期終于戛然而止,在白雪皚皚的秦嶺,許多物種在寒冷中進入了生死的考驗,就在那時,大熊貓的巴斯亞種甚至渡過了瓊州海峽, 抵達海南島。但18萬年前,最後一個冰河時代在今天達到頂峰。褪色的大熊貓的巴斯亞種終于被現代大熊貓所取代。(請繼續關注下一集:熊貓故事IV:失去心愛的玩伴并走進人類曆史的熊貓在哪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