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的世界級巨星,熊貓絕對是其中之一。
鼓上滿是胖胖的體形,外表邋遢的狀态,沒有人能抗拒自己的可愛。

作為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國外也很受歡迎,在外交工作中,中國也經常把大熊貓送給一些友好國家,有的國家甚至花上百萬美元租了一隻大熊貓。
毫不誇張地說,厚厚可愛的大熊貓,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都非常受歡迎,享受着超進階的待遇。
許多國家甚至願意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以租一隻大熊貓。一句話
任何有熊貓一面的人,都很容易讓外國人為之瘋狂......
然而,深受全世界人民歡迎的大熊貓,在享受"優待"的同時,卻遭受了很多痛苦。
自近代以來,所謂的動物學家,探險家,旅行者和獵人紛紛湧入中國追捕大熊貓。
其中一位也來中國抓熊貓的女人叫露絲·哈克斯(Ruth Huckles),在美國被稱為"熊貓夫人"。
露絲原本與熊貓沒有任何聯系,但因為一次意外,熊貓與熊貓形成了莫名其妙的關系。
這一切都始于第一個找到熊貓的外國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1.</h1>
1869年,一位名叫阿爾芒·大衛(Armand David)的法國傳教士來到不遠處的中國尋找稀有物種。
在通路四川省寶興縣期間,David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并邀請到同胞們喝茶。也是在這個同胞的房子裡,他看到牆上挂着黑白相間的動物皮。
黑發像油漆,白發像雪,大衛被動物皮膚深深地吸引的贊美。
主人看到大衛如此癡迷,以至于告訴他這是一張"白熊"皮膚,在附近的山上被發現。大衛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活生生的野獸,他認為"白熊可能會成為科學界一個有趣的新物種"!
為了得到這隻有趣的動物,大衛雇傭了20名當地獵人,經過幾天的辛勤工作,他們抓住了一隻小白熊,并殘忍地殺死了它。
大衛看到被殺死的白熊非常痛苦,他要求獵人回來為他捕捉一隻活的白熊。幾天後,獵人帶回了一隻成年雌性白熊,大衛非常高興,給它起名叫"黑白熊"。
"黑白熊"身體翻滾,狀态可以馬虎,滑稽動作,大衛如寶。他非常仔細地處理它,并用科學的方法觀察和記錄各種資料。
過了一會兒,大衛想把黑熊和白熊帶回法國。但在那年沒有飛機,出海是十分艱難的,因為無法忍受長途跋涉和疲勞,還沒有到達成都,"黑白熊"一直在死去,很快就死了。
悲傷的大衛将熊皮制成标本,并将其交給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
大衛沒想到的是,這次展覽在西方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對可愛的"黑白熊"來說,簡直是一場災難。
此後,一批西方探險家和獵手,遠赴中國,隻為獵殺"黑白熊",甚至殺了它們。
他們所說的"黑白熊"就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8">2.</h1>
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兩個兒子,他們來到中國尋找熊貓,并殘忍地射殺了一隻熊貓。
更可恨的是,他們還抓獲了兩隻活熊貓,并把它們帶回美國,在芝加哥舉辦展覽。可悲的是,熊貓在展覽前一天因水和土壤而死亡。
1931年,由美國人莫裡斯·達勒姆(Maurice Durham)上司的探險隊在四川康邊境殺死了三隻大熊貓,現在在費城自然博物館。
1934年,美國人迪恩·塞奇(Dean Sage)在竹林中獵殺了一隻大熊貓,第二天他們舉行了宴會,享用熊貓肉。
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869年至1946年間,就有200多人來到不遠處的中國大熊貓分布區進行調查、收集資訊、捕捉大熊貓、狩獵或購買大熊貓标本。
他們的做法在美國引發了一波熊貓捕獲浪潮,越來越多的人想在中國"探索",包括熊貓夫人的丈夫,一位喜歡冒險的科學家。
1934年,露絲嫁給了比爾·哈尼克斯(Bill Hanix),一位富有的探險家,具有很高的冒險精神。比爾夢想着把一隻活着的大熊貓帶回美國,是以在蜜月結束之前,他登上了一艘開往中國的船。
也許是因為缺水和缺土,哈尼克斯來到中國不到2年,就去世了。
露絲傷心欲絕,但在擦去眼淚後,她決定實作丈夫的遺願。于是她放棄了服裝設計工作,到中國尋找大熊貓。
剛到中國的露絲對生活并不熟悉,她在該地區找到了十幾個村民,并邀請美籍華人昆汀·楊(Quentin Yang)作為向導。
山間的道路很難走,再加上茂密的竹林,尋找熊貓的過程沒有那麼順利,連續尋找了很多天,它們絲毫沒有發現。
就在露絲和其他人處于絕望境地時,一個轉折點來了。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露絲疲憊地靠在樹上休息。突然,在她前面不遠處傳來了兩聲清晰的槍聲,露絲興奮地跳了起來,因為這是他們為找到熊貓而做出的黑暗标志。
果然,在一個幹枯的樹洞裡,他們發現了一隻熊貓幼崽,它正在發出哭泣的聲音。露絲以為是一隻雌性熊貓,是以給她起名叫蘇琳,并把它帶到上海喂它。
露絲随後向很多人尋求幫助,将蘇林帶回美國,但海關告訴她,除非她獲得許可,否則不要帶走任何活體動物。
經過幾天的談判,一些政府進階官員抵制了許多中國機構向露絲發放許可證的壓力。熊貓被描述為"形狀奇怪的哈巴狗"。
就這樣,在1936年,露絲帶着她的小熊貓登上了一艘離開中國的客船,帶着這張假證書。
在露絲下船之前,美國已經得知了這個好消息。
當船到達時,有人在港口等着迎接它。
回到紐約,探險家俱樂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晚宴,慶祝露絲的勝利。
露絲在美國備受追捧,并被命名為"熊貓夫人",每個人都為她的行為感到榮幸。
不僅如此,露絲回國一個月後,她每天都成為頭條新聞,甚至連作家海倫凱勒都來摸大熊貓。
起初,露絲在她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喂了"蘇林"。但随着名氣越來越大,幾家動物園開始尋找露絲,希望能買下蘇林。
露絲最終無法抗拒金錢的誘惑,以近8000美元的價格将"蘇琳"賣給了布魯克菲爾德動物園。
動物園也已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景點,擁有源源不斷的遊客和大量的收入。
動物園讓露絲去抓另一隻雄性熊貓,作為蘇琳的伴侶,在興趣的驅使下,露絲同意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39">3.</h1>
不久之後,露絲和她的團隊回到了中國四川,并設法捕獲了一隻熊貓,但不幸的是,這隻熊貓死在籠子裡。
最後,露絲從成都的一位獵人那裡買了一隻雄性熊貓,并給它起名叫梅梅,然後以同樣的方式運回美國。
1938年初,露絲捕獲了一隻成年熊貓和一隻幼崽,并将這隻熊貓命名為"Sussen"。但在一次事故中,導遊昆汀·楊開槍打死了成年熊貓。
露絲傷心欲絕,良心地發現捕捉熊貓對動物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傷害。是以她決定把"Sussen"放生給大自然,在金色的盆裡洗手,不要再抓它們了。
即便如此,露絲對兩隻熊貓的傷害也永遠無法彌補。
1938年,"蘇琳"因為調皮不小心吞了一根棍子而死。
四年後,"美美"因水和土壤不适,以及在美國飼養大熊貓的技術落後而病死。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解剖了兩隻熊貓之後,人們發現它們之前被露絲誤認為是雌性,都是雄性熊貓。
兩隻小熊貓的死讓露絲非常難過,然後她把自己的故事寫成了一本名為《夫人與熊貓》的書,這本書一經發售就受到追捧,露絲通過賺取手稿費來養活自己的生活。
然後,随着世界大戰的爆發,世界各國人民的生活被戰争打亂,沒有人有閑暇去關注大熊貓,露絲也因為揮霍無度,生活變得非常尴尬,最終于1947年死在一家廉價旅館裡。
回顧這段大熊貓被外國人獵殺蹂躏的曆史,令人深感悲痛和憤怒,但歸根結底,正是在那個時候,我國積累了貧困和虛弱,讓那些外國獵人可以利用它。
好在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動物的保護越來越健全,沒有了更多的外國人,敢于無緣無故來到我們的土地,掠奪國寶。溫/小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