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xXP、 Windows2000、 Windows2003
-
安裝
可用于windows2000、windowsXP、windows2003的較新版本iscsi-initiator程式是
Initiator-2.04-build3273
,下載下傳該程式後安裝。
-
用法
安裝成功後産生程式組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 桌面也有相應圖示。基本操作如下: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Discovery—>Add—>輸入target的IP位址和端口号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Refresh, 發現目前可用的Target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選中target—>Logon—>OK, 建立連接配接
點選 控制台—>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磁盤管理,可以看見映射到本機的邏輯磁盤。然後可以與本地磁盤一樣進行分區格式化操作。
點選 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Targets—>選中已經連接配接的target—>Details—>勾選相應的任務項目—>Logoff, 斷開連接配接。
RedHat Enterpris Linux 5
-
編譯安裝軟體
以root身份登入系統,下載下傳initiator軟體包Open-iscsi-2.0.865.tar.gz到/root目錄。
[可以在它官網上下載下傳:
http://www.open-iscsi.org/
]
解壓縮軟體
[root@RedHat5 ~]# tar xvzf Open-iscsi-2.0.865.tar.gz
在/root下生成目錄Open-iscsi-2.0.86,進入該目錄進行編譯和安裝
[root@RedHat5 ~]# cd Open-iscsi-2.0.86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make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make install
[root@RedHat5 Open-iscsi-2.0.86]# cd ~
編譯安裝完成後生成必要的驅動程式子產品、守護程序和管理程式iscsiadm
-
啟動Open-iscsi
[root@RedHat5 ~]# service open-iscsi start
如果希望在啟動機器時自動加載,執行下面指令
[root@RedHat5 ~]# chkconfig --level 3 open-iscsi on
這裡的參數3是運作級别,如果是圖形界面要改為5。
發現target,詢問target名稱
[root@RedHat5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endtargets -p targetIP位址:端口号
該指令将報告出target名稱
建立連接配接
得到了target名稱後,使用下面指令建立連接配接
[root@RedHat5 ~]# iscsiadm -m node -T target名稱 -p targetIP位址:端口号 --login
這時應該看到映射到的邏輯磁盤名号,使用fdisk -l 可以看到有關邏輯磁盤的詳細内容,可以象使用本地硬碟一樣對其進行分區、建立檔案系統、挂載、解除安裝等操作。
斷開連接配接
如果邏輯磁盤已經挂載,斷開連接配接前應先解除安裝,然後使用下面指令
[root@RedHat5 ~]# iscsiadm -m node -T target名稱 -p targetIP位址:端口号 --logout
關機之前應該正确的解除安裝和斷開邏輯磁盤,否則會在target伺服器上留下僵死的程序,造成伺服器資源的浪費。
Fedora core 6 、Fedora 7
-
這兩個作業系統都有适用的rpm包,适用于Fedora core 6的是
iscsi-initiator-utils-6.20.695-0.5.i386.rpm
,适用于Fedora 7的是
iscsi-initiator-utils-6.20.754-0.0.fc7.i386.rpm
,下載下傳對應的檔案後用rpm指令安裝。
[Federa]# rpm -ivh iscsi-initiator-utils-6.20.754-0.0.fc7.i386.rpm
-
這兩個rpm包其實就是上面說的Open-iscsi軟體,其管理程式也是iscsiadm,用法與上面所說完全一樣。但因安裝方法不同産生的啟動腳本檔案有所差異。這裡需要如下的方法啟動:
加載核心子產品
[Federa]# modprobe -q iscsi_tcp
啟動守護程序
[Federa]# iscsid
而後就可以用iscsiadm程式來管理,發現的target資訊會儲存在資料庫中,下次啟動時自動加載子產品和啟動守護程序。如果要從資料庫中删除某個target的資訊,使用下面指令:
查詢資料庫中内容
[Federa]# iscsiadm -m node
删除指定的target
[Federa]# iscsiadm -m node -o delete -T target名稱 -p targetIP位址:端口号
FreeBSD5.4、FreeBSD6.2
-
安裝軟體
以root身份登入系統,下載下傳initiator軟體
iscsi-12.tar.bz2
到/root。
# tar xvzf iscsi-12.tar.bz
将得到兩個目錄sys和iscontrol
分别進入這兩個目錄進行編譯:
# cd sys/modules/iscsi_initiator
# ln -s ../.. @
# make
編譯成功後在該目錄下生成核心子產品檔案iscsi_initiator.ko,把該檔案複制到/boot/kernel目錄下。
# cd iscontrol
編譯成功後在該目錄下生成管理程式 iscontrol, 把該檔案複制到/sbin目錄下。
-
首先裝載核心子產品
# kldload iscsi_initiator.ko
如果不想看到很多的輸出資訊
# sysctl debug.iscsi=0
發現target,詢問target名稱
# iscontrol -d targetaddress=targetIP位址
該指令将報告出target名稱。
連接配接target
# iscontrol targetaddress=target的IP位址 TargetName=target名稱
這裡的target名稱是發現target指令報告出的名稱。
連接配接成功後,将報告出映射到本機的scsi裝置名号,如da0或da1等。
核心子產品裝載指令和連接配接指令應該寫入啟動腳本檔案/etc/rc.local, 這樣機器啟動時可自動建立連接配接。
應用下面指令可以看到連接配接到的裝置
# camcontrol devlist
然後可以象使用本地硬碟一樣對其進行分區、建立檔案系統、挂載、解除安裝等操作。
如要結束連接配接,首先要解除安裝相應的裝置,然後向iscontrol程序發-HUP信号,或用top找到iscontrol的程序号,直接kill掉。
該軟體在target端服務中斷後再恢複時(例如重新啟動機器)不能自動再建立連接配接,必須手動重建立立連接配接。該軟體不支援身份驗證,target端不能設定密碼。
Open Solaris
Open Solaris作業系統内置了iSCSI Initiator, 其管理程式名稱也是iscsiadm, 但與Linux下的iscsiadm不是同一程式,使用文法也不相同。
-
用法:
以root身份登入,啟動一個終端視窗,在視窗中執行指令:
發現target, 詢問target名稱
# iscsiadm add discovery-address targetIP位址:端口号
# iscsiadm modify discovery -t enable
檢視邏輯磁盤名号
# format
然後根據邏輯盤的名号(例如c1t0d0)進行格式化、建立檔案系統、挂載。
# iscsiadm modify discovery -t disable
删除一個target
# iscsiadm remove discovery-address targetIP位址:端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