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百花之王|家有老屋老院

【青未了】百花之王|家有老屋老院

文/百花之王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俺家有幾十年的老屋老院。聽說,現在這樣的院落是城裡的大款們夢寐以求的地方。

俺家的老屋是三間紅磚瓦房。三七的紅磚牆,典型的厚牆壁,屋頂是起脊的,屋頂脊正中插有一杆小小的旗子,傳說姜子牙封神,封了所有的神位榜,唯獨自己沒有地方去了,是以就把自己封在了屋脊中央。屋脊兩端各有一隻屋脊獸,傳說是屋脊龍,鎮守一院落的平安,很祥瑞。老屋裡是木梁結構,兩道橫梁粗如水桶,很圓很直,是結實的榆木,兩道梁将房子分為三間,中間是客廳,兩邊是卧房,這種格局是老式房屋所共有的特征。橫梁木上房就是粗大的檩條,也很直,而且必須要直,不然,房頂凹陷不美觀。檩條與檩條之間是椽子。現在的年輕人很少知道檩條和椽子是個什麼玩意兒了,因為他們見到的房屋全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俺家的椽木跟大多數傳統老屋的用料是一樣的,那就是柳椽。緊貼柳椽的地方是編制的很大的葦芭,葦芭上面鋪泥鋪藍瓦,一串串的瓦片互相疊壓,壓的是密絲合縫,滴水不漏!從遠觀,房屋是長方四面體,上面形似金字塔狀,但是兩端有山牆。這種房屋的結構最大的好處是冬暖夏涼,在炎夏的雨季,不論下怎樣的瓢潑大雨都會快速地排水,而房頂上永遠是幹幹的。這是老祖宗在建築設計知識領域的智慧。家裡的配房也就是東廂房是現代蓋的平頂房,房頂是平的,是水泥鋼筋組合打成的一塊平面,牆是二四的,薄,這種結構的房子夏天很熱,冬天住在裡面很冷。這麼一比對,我就更愛家中的老屋了。

祖傳的宅園,它的曆史厚重了一些,宅中有園,園中有屋,院中有樹,樹上見天,天中有月。居住在這樣的院落,即使外面的世界再策馬奔騰,我亦可在其中細嗅薔薇,擁有每一刻春夏秋冬,不亦快哉!

我生長在這裡,院子裡的家不繁華,不富裕,隻願自己活得自由自在,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我生活的标記。

俺家院子很小,但是有花就好。異常喜愛花卉草木的我在院子裡種了一些不很名貴的花兒。東廂房的屋檐下就有兩棵月季花,一棵開黃花,一棵開紅花。兩棵月季花之間的空隙裡栽種一棵高大的棕榈樹。這棵棕榈樹苗是我趕仿山廟會帶回來的,屈指算來已有十年光景,如今,它長得高大威猛,大蒲扇似的葉子拖着長長的葉柄,極具觀賞價值。怕高大的棕榈樹寂寞,我又在它的身旁種了一棵枝葉疏朗的丁香樹。丁香樹花開的時候如繡球花,花頭密密匝匝,滿院子飄香。對着正堂屋門留了一道開闊的甬道,西面是梨樹和桃子蘋果,緊挨着牆壁的地方是又高又直的香椿樹。

老屋的後面是一個小小的菜園子。園子裡種着豆角黃瓜茄子,還栽種了幾行章丘大蔥。菜園子的外圍栽種了核桃樹,石榴,花椒樹和香桐。

老院子的一角養了一條黃毛狼犬。性格溫順,倘若有生人進家,它隻是叫了兩聲就鑽回籠子裡睡覺去了。

這樣的院子很簡單,不是漂泊的詩和遠方,不複雜不繁華,一切都很簡單,這确實是個過日子的小院,無論它有多麼貧窮,我始終愛着它,永遠不離不棄。

每每田間勞作歸來,小小的老屋是我抖落一身疲倦與僞裝的地方。在這裡,不必迎合他人,不用假意讨好,猶如堂上燕,自來自去,如水中的白鷗相親相愛,腳踏實地的生活,自由自在。在這樣的老院裡,足以容納我所有的任性和脆弱。在這裡,我可以赤腳走路,可以蓬頭垢面,可以随意地喝茶看書,可以做夢,可以唱歌,盡管我每每都唱的慘不忍聽,實在找不着調兒。但是我不在乎,因為這傳統的老屋老院是我精神的着落之地。

我愛老屋,我愛老院,不過是愛着被這院子裁下來的一塊屬于我的那一塊藍天。

最後,想起陶淵明的詩,自己譜曲,口裡小聲哼哼,詩詞如下: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青未了】百花之王|家有老屋老院
【青未了】百花之王|家有老屋老院

作者簡介:百花之王:原名陳亞麗,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身份是農民,家有薄田幾畝,現供職于菏澤市牡丹區奧麗工藝品有限公司。本人坦率,喜歡文學,喜歡看書但不求甚解,喜歡寫東西,但隻會點兒皮毛,目的是自娛自樂,修身養性。

壹點号 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