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時報評論員給今天的英國起了一個非常幽默的綽号:"小不列颠"

來源:環球時報新媒體

香港著名評論員羅文霆(Alex Lo)周二在《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上撰文稱,過去曾成為"夕陽"的英國,不應沉溺于重振大英帝國的全球野心。在其中,他還借用了一個節目的名字,給《今日英國》起了一個非常幽默的綽号:"小不列颠"。

香港時報評論員給今天的英國起了一個非常幽默的綽号:"小不列颠"

照片提供:香港《南華早報》

文章開頭,陸剛介紹了戰後著名文學《拉吉四重奏》作為本文的引言。這個系列反映了大英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即将結束的時候英國殖民者的最後一個生活故事,印度名字"Raj"在這裡指的是英國的統治。

保羅·斯科特(Paul Scott)是這套作品的作者,曾在英國情報部門任職,并生活在東南亞和南亞等前英國殖民地,他寫了一群"優雅,冷靜"的英國紳士,他們非常清楚帝國主義不可避免的失敗,并試圖在這段曆史浪潮中以更有尊嚴和更有尊嚴的方式為自己找到新的出路。陸剛出生于香港和英國,他希望今天的英國能夠從這部文學作品的形象中學習。

為了響應美國"重返亞太地區"的号召,也為所謂"英全球化"揮舞旗幟的目标,一路頻繁失敗,英國海軍"伊麗莎白女王"号航母編隊,在近期磕磕絆絆地到達南海地區。但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英國軍隊的到來并不那麼熱心,他委婉地說,英國應該在英國本土附近部署有限的軍事力量,而不是在亞洲,這可能對英國更有用。

香港時報評論員給今天的英國起了一個非常幽默的綽号:"小不列颠"

這張照片來自英國《金融時報》Chinese.com

盧先生對英國的評估是基于美國國防部長對英國的聲明。在信中,他俏皮地模仿英格蘭,說:"啊!在美國,這太傷人了。然後,他評估了英國海軍艦艇等裝備,指出英國艦隊的現狀根本無法支援其"全球野心"的戰略目标。"這支艦隊早已失去了原來的軍事存在,迫使清朝向鴉片問題投降,"盧在文章中說。

至于英國目前的全球戰略,盧先生将其描述為"既令人困惑又尴尬,并将自己置于危險之中",例如無視國家實力和現實,并主動挑起與中國和俄羅斯的沖突而負擔不起。原文雖然是英文寫的,但翻譯過來頗為"韓非子死征"這句名言:小而不卑微,少權力而不怕強,粗魯侮辱大鄰居,貪得笨拙,還能死。

盧先生認為,早已離開"超級大國"行列的英國應該尋求"上司全球化",并争取幹預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盧先生似乎并沒有詳細讨論英國應該發展什麼樣的"軟實力",在文章結尾,他建議已經"小不列颠"的英國應該努力發展同名喜劇《小不列颠》所代表的軟實力。

至于陸剛的言論是否真的鼓勵了英國人專注于影視作品的發展,或者暗中戲弄英國"帝國夢"是否是一出搞笑戲,則取決于讀者如何了解。

香港時報評論員給今天的英國起了一個非常幽默的綽号:"小不列颠"

照片來自英國情景喜劇《小不列颠》,來源: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