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歸化球員與中國足協,讓中國足壇的巨大撕裂展露無疑

歸化球員與中國足協,讓中國足壇的巨大撕裂展露無疑

随着媒體報道洛國富“向全隊道歉”,最近一段時間圍繞着國家隊的風波或許可以算是告一段落了。

我不知道關注我的朋友們怎麼看這次的事件,但覺得這本不應該是一次引起整個國内足壇大讨論的大事:事情的緣起是足協的工作裡沒有預案,面對突發情況也沒有做好溝通,受影響的球員公開抱怨了兩句,随後足協從業人員也及時回應了完整的情況說明,表達了很得體的歉意,最後球員到隊,主教練也做了一番非常完整且滴水不漏的表态。

這其實本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球員的發聲很正常,足協随後的說明和歉意也來得很及時,最後主帥的态度也相當積極。

然而,盡管洛國富的抱怨發生在了國内的深夜,天亮之後媒體人們的讨論還是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事件的走向。

毫無征兆卻又順理成章地,不少媒體人把矛頭對準了洛國富,對準了這個在2個月前還被稱為最拼命歸化的中國人——他跨過大半個地球來與國家隊彙合,他在球場上奮不顧身,他如今甚至都失去了收入來源,但他在異國他鄉的機場滞留24小時似乎就是他應盡的義務,他的任何一句抱怨都沒有合理之處。

更有甚者,某位喉舌記者說洛國富作為歸化的中國國腳,“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足協。恕我識淺,但我真的不知道原來在一些人眼裡,質疑甚至僅僅是評論一家民間運動協會,還需要由誰來頒發資格。

最後的結局也令人迷惑:盡管我非常不相信洛國富會向全隊道歉,但按部分媒體的報道,從沒講過隊友或是教練一句不是,隻是公開抱怨了足協的洛國富,就自己的行為向全隊表示了歉意。

荒謬至極。

在這次的事件裡,媒體的觀點清晰明白地反映了立場,同樣展現了在如今的中國足球媒體圈子裡,對于不少人來說“表态”遠比“表達”更重要。

歸化球員與中國足協,讓中國足壇的巨大撕裂展露無疑

其中的一類,是擁護中國足協的表态。前面提到的那位“資格論”的記者便是個中代表:仿佛中國足協不能接受質疑。在他們的邏輯中,足協與球員的關系似乎是“君為臣綱”一般——尤其是在國家隊中,作為國家隊的一員就應該做好犧牲一切的準備。而歸化球員似乎與本土球員又有一些不同,他們必須要做得更好才能令人滿意。

這一類表态把球員們的犧牲視作了理所當然,把國家隊的利益和中國足協的權威強行綁定在了一起,完全無視了中國足協作為一家民間社團,所有的合法性來源并不是體育總局,而是旗下的每一家會員機關——這樣說的确有些理想化,畢竟足協的書記還是總局的副局長——但脫鈎的意義也正是在于此,足協不是一家權力機構,而是一家服務會員的行業協會。

是以,服務國家隊以及每一位國家隊球員,都是足協的重要工作内容。從足協在新華社的官方口徑回應中也能看出,足協自己并沒有忘記這件事情。然而,當足協的中下層官員們出來“表示了解和抱歉”的同時,他們的喉舌們卻挺身而出大放厥詞,将足協本應做好的工作說成是對球員們的恩賜。

能找到這樣水準的喉舌,或許得算是中國足協宣傳部門工作不力。

另一類的“表态”則更加偏激,他們将完全将歸化球員放在了中國本土球員的對立面,甚至還創造出了什麼“體育主權”之類莫名其妙的名詞——這一類卻是不能細說,但足球媒體們如今也吃起了愛國飯的确令人吃驚。

隻是希望某兩位觀點尤其偏激的解說員知道,大家現在都是中國籍,攻擊對方的出生地與族裔現在應該算是不利于團結的種族歧視行為。

當人們說起費南多因為家人生病中途折返不負責任的時候,不要忘記之前的國足集訓中也有過本土球員因為家人的原因離開,更不要忘記費南多已經飛過了一半的旅途:如果他不願意參加國足,他大可不必飛這一趟橫跨大西洋的航班。

說回媒體和球迷:中國足球的媒體和球迷圈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像如今這樣割裂成兩個觀點邊界明确、互相明顯對立的群體了。

看起來仿佛隻是最近一周的不平靜:前一天關于徐新的轉會傳聞算是開胃菜,到洛國富的抱和足協的“了解與抱歉”達到頂峰,再到最後費南多的中途折返和洛國富的“向全隊道歉”收尾——每一件看起來都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卻在最後堆積到了一起,激起了最強烈的情緒。

但或許,割裂的種子在許久之前就已經和埋下了。

歸化球員與中國足協,讓中國足壇的巨大撕裂展露無疑

哪怕是在不久之前,李鐵的下課就激起過一次巨大的讨論。盡管幾乎所有人都明白,李鐵最後被迫放下教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多次釋出會上和社交平台上不怎麼合适的言論,但一些媒體人依舊把矛頭對準了另一部分媒體人,認為他們帶起的負面輿論是主要原因。

在過去幾年的中國足壇,對立越來越明顯,鴻溝越來越難以彌合。房地産企業的倒掉和疫情的影響還能算是外部因素,但與此同時内部的各類政策與規定的出台也始終飄忽不定。如果各位朋友們還有印象的話,起點或許應該是2017賽季中超外援政策的調整與U23政策的出台:在休賽期都已經過半,不少球隊都按老政策完成了隊伍建設的情況下,如此巨變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在之後的幾年裡,U23政策的調整、投資帽與限薪令的推出、中性名政策的一刀切,這些果斷而極端的政策接踵而至,引起了巨大的讨論。每一次激烈的讨論,都在不斷地導緻觀點的撕裂——而當站在這些政策背後的人,與政策缺口的受益者之間存在着若隐若現的關聯時,立場和表态取代了觀點成為了讨論中的核心。

是以,中國的足球媒體出現了各種以“某媒”為名的群體,代表着一支或幾支球隊的核心利益,在各種各樣的讨論與交鋒中互相攻讦。

歸化球員與中國足協,讓中國足壇的巨大撕裂展露無疑

再然後,當我們遇到李鐵、徐新、洛國富或者費南多這樣的事件時,就自動讓開了中間區域,走向了道路的兩邊,互相指責對方的立場,關心對方的屁股在哪裡,而不是關心究竟發生了什麼。

是以在有些人眼裡,遭受了委屈往肚子裡咽是理所當然,家裡出事趕着回家是不負責任,足協工作不夠到位是必須了解。

有趣的是,像我這樣的表達在如今這樣的讨論環境中會被雙方都當作是對方的一員。以前,C羅和梅西的粉絲各自罵我是對方的粉絲;如今,支援足協與支援歸化的球迷則在我不同的動态下分别對我破口大罵。

這就是表态比表達更重要之後帶來的結果。

比如開頭提到的“洛國富向全隊道歉”是否真的合乎情理,又比如中國足協究竟應該是什麼角色,那些隻關心立場的人都覺得答案理所當然,思考的環節就直接被無情地删去。

當然,我也有立場:我不僅支援洛國富抱怨足協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支援每一個球員、教練或者是俱樂部指點足協的工作。

在各個平台關注我們,獲得持續更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