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作者:蔡斯 說

視訊加載...

桃花,梅花,茶花...素有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之稱,廣州距市,一年四季,色彩缤紛。而從花卉在行業内的市場占有率處于領先地位,每年都有50多個名牌、優良、新、高端花卉品種8000多萬株優質花卉苗種銷往全省、全國各地,并遠銷東南亞。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10月23日,首屆廣州國際(流)花卉博覽會(以下簡稱花卉博覽會)在開幕,花展的系列活動采取線下模式相結合,活動将持續到12月5日,共有100多家花卉企業或提供參展企業參加的展覽品種超過3000種, 超過5000個花盆。

□線上線下,随時可以"進入"花展

開幕式上,化工區與廣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吉尼斯生物科技研究開發(上海)有限公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廣州國際(溪流)花卉交易中心啟動儀式, 宣布推廣花卉産業高品質發展措施,并宣布花卉數字藝術和資料平台。此外,花卉博覽會還舉辦了關于廣州花卉産業發展的交流會。

本次花博會,從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組織活動,充分展現形象,帶動花卉經濟,歌唱廣州鄉村振興的好聲音。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從華西和村子是全國著名的旅遊網紅村,以鮮花聞名。活動的主要場地是西村錦繡園藝和九裡花街。主辦方在燦爛園藝展廳設定了多個展區,包括重點特色花卉展示區、花藝展區、産業發展交流區、新奇展示區、擴充工業展區、特色花卉展示區等。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國内外花卉企業都在這裡參展,花卉(紅棕榈、蘭花、肉、山茶花)、花藝(插花、壓花)、花茶、花宴、花糕、花瓶、花化妝品等化妝品從花卉産業發展成果也聚集在花藝博覽會的大舞台上。

在主會場的基礎上,花卉博覽會延伸到周邊地區,在溫泉鎮,涼口鎮等地設立子館,展示各種花卉産品,促進花卉消費,實作産銷結合,産銷互相促進。

走出線下活動,利用優質的生态環境,從采用核無限模式,舉辦大空間、多場景、全時直播活動,讓觀衆可以随時随地"走進"花展。記者了解到,從綠水綠山的背景下,搭建了大舞台,邀請國内知名直播平台主播走進西部和村,以及各大花卉企業、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石門華海、阿壩六茶花谷、貴風村、艾米賴斯香農園、米玉村等地開展現場貨運活動。

□美麗的花朵化身"美麗的經濟"

在花卉博覽會的主要活動内,一排排色彩鮮豔,肉質鮮嫩的植物從正信園藝中脫穎而出。公司是目前國内最大的仙人掌類和多肉植物專業生産廠家,年生産銷售各種仙人掌和多肉植物盆栽植物多達400多萬盆。"這次花卉博覽會的最大受益者是我們的花卉業務。是以,我們一定會把最好,最美麗的産品帶給廣大的遊客。"公司負責人說。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紅色,白色,綠色,紫色...在另一個展區,來自廣州花卉研究中心的各種紅棕榈樹也引人注目。廣州花卉研究中心長期緻力于花卉新品種、新技術創新研究和示範推廣,去年,中心推薦的"小嬌小"紅棕榈榮獲2020年全國盆栽花卉"金花獎"。站在節日展區,中心副主任周曉雲告訴記者:"這次博覽會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活動,我們從花卉企業中非常興奮,花卉産業是一個生态、綠色、低碳的産業,我們希望利用世博會的機會,提高我們花卉的知名度,也創造一個好的花卉産業。"

鄉村振興、産業繁榮是重點。近年來,憑借豐富的花卉資源,從緻力于推動美麗花卉向美麗經濟轉型,首當其沖的飲花業發展"頭湯"是西部和鄉村。

西河村位于北邊距郊區街道華城,位于廣東省農業農村部建設現代化農業示範園、廣州市重點項目"萬園"核心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引進花卉企業,如今,沿途有近50家花卉企業。通過不斷的融合和發展,如今以西部和萬華風情為核心的萬華風情小鎮已形成了以盆栽植物、蘭花、肉質植物和幼苗等為主的花卉種植業,以及建立花卉觀賞、水果采摘、精品民宿、休閑體驗、度假研究等現代服務業和以旅遊農業為主的鄉村旅遊景點。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西河萬華鎮接待遊客約90萬人次,實作旅遊收入約7000萬元。

以花為媒介,甚至點成一條線,線成一塊。未來,在保持花卉研發、種植推廣、批發零售優勢的基礎上,大力推進品牌驅動戰略的實施,大力拓展花卉産業流通環節,全方位挖掘花卉價值,延伸,将花卉産業打造成為本土"朝陽産業"。

□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花卉産業是富農産業的聯合農業帶。從化學上将花卉作為媒介,造就五高地。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全力打造現代花卉産業研發成果産業化高地

在花卉博覽會上,來自華南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健力士之星公司、廣建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架構協定,并出台了從化工區出發,推動花卉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措施,激發創新。

下一步,從化工化将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生産、研發資源優勢,打造全國農業現代化科技第一縣為抓手,依托科技創新促進花卉繁育、良種快育、花卉後處理等産業化技術的研究和示範應用, 注重栽培、研發本土特色花卉品種優勢,積極建構現代花卉養殖體系,力争成為國家現代花卉科技成果産業轉化基地、新産品創新型企業。

全力打造現代花卉産業生态價值創新高地

把握建立國花現代農業産業園,以及廣州市花園和花卉集團總部今天正式落戶該地區的機遇,加速完善從花卉産業發展鍊條,推動花卉生産基地标準化、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疊代更新。

我們将大力發展花卉集約化加工,聚焦聯合利華華南生産基地和研發中心等平台,完善花卉園藝産品加工體系,研發食品保健品、美容化妝品、醫藥用品等多用途衍生品,不斷提升花卉産業附加值。

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積極開發旅遊體驗場景,豐富花卉創作、寄宿、旅遊、科研等産業,打造全省乃至全國花卉研究旅遊基地,以及深加工支撐生态價值創新高地。

廣州從|以花為媒介,創造五高地

全力打造現代花業品牌營運與供需服務對接高地

抓住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的機遇,把握花卉行業在"危險"和"機器"條件下的正常疫情防控,以新的市場模式和市場需求為導向,高标準建設廣州國際(溪流)花卉交易中心,打造現代化智能化"一站式"花卉采購平台, 打造完善的物流配送、倉儲儲存、加工包裝等基本配套體系,推動新花卉、花藝走進社會,走進家庭,建構穩定的線上營銷管道。為社群花店和消費群體提供全方位的花卉産品網上交易服務,不斷拓寬銷售管道,提高花卉産銷效率。

全力打造現代花卉産業标準化和資訊化高地

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搭建花卉數字藝術資料平台,定期釋出國内外花卉産業發展的行業标準、行業資訊和發展,為花卉産業提供技術服務和應用示範,打造全國花卉産業資料權威釋出中心。

充分發揮廣州花卉研究中心三大國家創新平台(基地)——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産業科技創新研究基地、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國家天南之星分行種子資源庫平台優勢,繼續開展花卉種子源"卡頸"技術,打造國家盆栽植物标準制定示範中心。

全力打造現代花卉産業聯合農業帶農業高地

以建設全省鄉村振興示範區為目标,繼續深化"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利益關聯模式,通過農民合作社、花卉企業、花卉行業協會和社群花店,組織開展花卉産品和花藝的個性化生産,開展一系列活動,推動花卉園藝"走進社群, 走進公園,走進家庭,走進校園,走進建築",為更多的農民,特别是農村勞動力提供花卉和園藝服務。讓農民更多地分享産業鍊的增值效益。

溫/廣州日報 新華城 記者:何鑽石瑩

照片/廣州日報 新華城記者:蘇雲軒

視訊/廣州日報新華城記者:蘇雲軒、何鑽石瑩

廣州日報、新華城 編輯:蘇榮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