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論文突破200萬篇後,arXiv卻漸失人心?

論文突破200萬篇後,arXiv卻漸失人心?

撰文 | 張晴丹

2022年伊始,預印本伺服器arXiv收獲了一份新年大禮,全球科學家通過其釋出的論文突破了200萬篇。

本該是慶賀時刻,但《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卻發了一篇負面報道,分析了arXiv當下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引起科學界熱議。

中國作為世界上論文數量産出最多的國家,arXiv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arXiv上,來自中國的論文數量也已經排名全球第二。

如今,許多中國科學家每天上班都看arXiv,這已經成為了習慣。是以,他們對于arXiv的痛點也頗多吐槽,特别是發到arXiv的論文被長時間稽核,令釋出時間延後。

arXiv帶來的學術争鳴,又有趣又刺激

經過30多年的飛速發展,arXiv已經成為數學、實體、天文、計算機等多學科的重要學術交流平台。

因為在arXiv,科研人員在無須同行評審的情況下就可以自主張貼論文,盡早公布研究結果,搶占科學發現所有權;那些已發表的論文,同樣可以在arXiv上張貼,讓更多的研究同行了解、交流。

通常,在arXiv張貼預印本有三種方式:第一,在論文投稿的同時張貼到arXiv,期待更多的同行看到并且展開學術讨論和交流;第二,在論文即将接收或接收之後張貼到arXiv,考慮到出版平台的閱聽人數量有限或需要購買資料庫才能閱讀,把已經定稿的論文貼到免費公共平台,無疑會增加閱讀量;第三,純粹為了表達自己的學術觀點,這類稿子一般不太可能會被正式期刊接收,但arXiv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平台。

無論是哪種方式,都彌補了科技文獻出版的不足。這也是arXiv火起來的原因。

在傳統期刊,論文的審稿周期和發表周期都特别長,平均在30天以上,有的甚至需要數年時間。如果在此期間,作者選擇不公布論文結果,在此領域的研究進展就顯得“落伍”了。顯然arXiv預印本的方式,讓學術交流更加順暢,某些熱點領域才能迅速發展起來。

中國科學院實體研究所副研究員羅會仟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根據他的研究經曆舉例說道:“2008年鐵基超導材料的研究,中國科學家在公布新超導材料并重新整理臨界溫度紀錄的周期是以天計的,傳統期刊再快的評審和發表速度,也跟不上在arXiv上發預印本的速度。正因如此,在鐵基超導研究的洪流中,中國科學家群體才迅速引領了世界最前沿。”

羅會仟指出,arXiv預印本的快速發表,是搶占credit的重要方式,如今許多重要的發現幾乎都以預印本時間為準,已經成為科研圈的“潛規則”。

但在arXiv提前張貼預印本,也會給作者帶來“煩惱”。

比如大量的質疑和讨論,可能會導緻文章未能走到正式發表就被撤稿;過早公布論文結果,在競争激烈的科技前沿領域,有人可能會利用不同期刊發表的時間差搶占先機,導緻作者喪失成果所有權;預印本中往往存在許多科學錯誤,而經常釋出不成熟預印本的科學家,在同行眼中的信任度下降,不好立足。

羅會仟講了一個更具體的例子。2014年底,德國科學家A. P. Drozdov和M. I. Eremets等人在高壓硫化氫下發現203 K超導電性的論文,最早張貼于arXiv,但科研圈對此質疑聲不斷,甚至在學術大會上,在場幾乎所有人都預設這個結果“可能是錯誤的”。後來,這篇文章結果經反複稽核并補充實驗證據後才在Nature正式發表,曆經半年後,該研究才受到極大關注。

高壓金屬氫化物的超導電性研究領域在近些年飛速發展,不斷重新整理超導臨界溫度的世界紀錄。不少論文都是最先出現在arXiv上,但其中也有一些因為資料品質不過關或者結論過于誇張,而一直未能正式發表。

有趣的是,2020年,美國科學家Ranga P. Dias的研究組在類似的碳—氫—硫體系發現了近室溫的超導電性(Tc=287.7 K),他們選擇了直接向Nature投稿而不事先貼在arXiv,論文在8月31日投稿,9月8日就迅速被接收。

但因Dias等人論文裡的資料“過于漂亮”而廣受非議。其中反對最強烈的是J. E. Hirsch(他本人發明了H指數這個論文引用評價方法),他在arXiv先後張貼十餘篇論文,讨論Dias乃至所有科學家(包括Eremets等)在氫化物超導方面的實驗過程和資料分析問題,其中有的論文在Nature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正式發表。

Dias和Eremets等人也在arXiv上給以回應,科研圈在數次學術會議上也有過激烈的争論。無疑,arXiv的存在,為這個氫化物超導“連續劇”提供了非常合适的場地,學術上的廣泛持續争鳴,也保持了這個領域的高關注度。

“這樣的現象在科研圈有很多,真是又有趣,又刺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姬揚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我認為arXiv存在的意義就是促進科學交流,讓科學研究在争鳴中不斷向前。”

但是,姬揚認為,arXiv現在的做法已經忘記了這個初心,也是以造成了很多問題。

“arXiv就不該做學術裁判”

目前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稽核。有一位研究人員抱怨稱,他在2017年向arXiv投了一篇很正常的論文,無論題目還是語言都無問題。而在此之前,他已在arXiv上張貼過100多篇論文,這次卻很奇怪地被稽核兩周,最後在沒有任何修改的情況下通過稽核。

“速度快、效率高”,本是arXiv當初吸粉的籌碼。但近年來,在稽核員頻繁幹預下,論文釋出的時間延後幾天或幾周,有些甚至被拒稿。據統計,arXiv上大約有6%的投稿會被擱置,約2%的投稿會直接被拒。

中國科研人員在arXiv上的論文數量已經排名全球第二,但稽核員隊伍裡并沒有中國人。作為全球頂級科研論文庫,arXiv的稽核員大部分都來自美國的研究機構,稽核員國籍的失衡會給學術公平性帶來很大挑戰。

arXiv給出的稽核規則,在很多研究人員看來也有失偏頗。“稽核員現在成了掌權者,他們能直接決定論文的生死,但因他們所從事領域的局限性,論文在稽核中會因個人偏愛而被誤殺。”姬揚指出。

2021年8月,大陸在量子研究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兩位科學家潘建偉和陸朝陽,也遭遇被arXiv拒稿。這讓科研圈非常震驚,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理論實體學家Roberto Casadio評估了這篇論文,對拒稿原因百思不得其解。

“arXiv本就不該有稽核制度存在,它本身就是一個預印本平台,就不該做學術裁判,他們沒有這個能力。”姬揚強調。

他補充道,預印本伺服器畢竟不是期刊,稽核也不是同行評審。“如果要經曆和期刊一樣的稽核周期,與其在預印本上折騰,還不如直接去核心期刊投稿,哪怕耗費半年一年,也比在arXiv更‘香’。”

但在羅會仟看來,arXiv拒稿和學術期刊拒稿是兩個性質的事情,兩者不能等同而論。就像在知乎等論壇上發文章,平台完全有權力删帖,而無須知會作者,并不是因為文章本身有科學問題。這些年,在海量的投稿裡,arXiv拒絕了大量非常不專業的稿件,這些稿子沒有學術交流的價值,拒稿是為了節省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不可否認,在如今稿件劇增情況下,這種稽核機制也會造成誤殺,但畢竟是個别偶然事件。”羅會仟說。

他個人認為,arXiv的稽核機制運作良好,無須糾偏。但讀者務必要清楚,arXiv上的預印本論文,不等于正式發表,雖然代表作者觀點,卻不能代表學術圈的承認。

你還會給arXiv投稿嗎?

跟風是每個領域都存在的現象,随着arXiv影響力越來越大,也催生出了其他預印本伺服器,比如viXra、bioRxiv和medRxiv等,這些平台以低門檻接受投稿,目的就是為了和arXiv競争。

一個房間裡已站着一頭大象,哪還有更多的空間留給其他人。“那些後來者,為了發展自己是以沒有什麼限制,但是發展空間也不大。而且将來若能做出規模,也有可能和arXiv一樣忘記初心。”姬揚說。

當問及将來是否還會給arXiv投稿時,羅會仟表示“肯定會”,在他看來,在arXiv上貼預印本,也不等于投稿給學術期刊,僅僅相當于“免費學術廣告”。

他同時也提醒大家,由于arXiv平台并不承擔同行評審或正式出版的責任,是以沒有糾正科學性錯誤的義務。這意味着,作者在閱讀arXiv論文時,需要有足夠的甄别能力,對一些存在明顯科學性錯誤的論文應該能夠鑒别。

對于arXiv 科學總監Steinn Sigurdsson提出的“招不到人”“資金缺乏”“稽核工作量巨大”等理由,在姬揚看來,這些純屬借口。“現在庫裡有200多萬篇論文,隻要把資料庫做好,去掉裁判,根本不算事。”

姬揚希望arXiv不要忘了初心,它應該屬于廣大學者,屬于整個科學界,為學術共鳴和科學進步作貢獻。“如果arXiv一意孤行,終會漸失人心,将來肯定會被替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科學網”,編輯:方圓。

特 别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衆号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提供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衆号,回複四位數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