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車東西(公衆号:chedongxi)

作者| James

編輯| 曉寒

華為深度參與研發的智能電動汽車——AITO問界M5開起來到底怎麼樣?

答案是性能強、開着很舒适、很有科技感。

日前,車東西在北京凱擇賽道上搶先試駕了這款帶着華為光環、熱度很高的增程電動車,涉及場地試駕、賽道試乘以及刹車、颠簸路面等多個科目,對這輛車終于有了一個從靜态到動态的全面認知。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AITO問界M5

問界M5在2021年末由華為釋出。因為華為深度參與了這款車型的研發(甚至參與了外形設計),并且該車還搭載了華為鴻蒙座艙全家桶,是以一經釋出就受到了外界的密切關注。

華為方面認為這台車在駕駛感受、智能化體驗上非常優秀,對其寄予了厚望。按照華為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和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的說法,增程版的M5加上2022年還要釋出的純電版M5,以及另外一款中大型SUV,AITO品牌2022年的銷量目标是30萬台,相當于每台車月均銷量要達到近萬台。

再考慮到增程版的M5是第一個傳遞的AITO車型,是以幾乎可以認為華為對其的銷量預期肯定是月銷過萬。

對于一個新品牌的新車來說,這一目标可謂非常激進。

在問界M5釋出後,車東西第一時間體驗其鴻蒙座艙,當時的感覺是車載系統用起來非常流暢,與華為的平闆電腦無異,并且手機與車機之間的無縫流傳也進一步提升了智能化水準。

那麼它的駕駛感受與增程電動車的領軍者理想ONE,還有新能源SUV的頭牌特斯拉Model Y相比到底有何異同?其品質能否撐得起28萬元的預售價格呢?在北京的這次雪地試駕中,車東西找到了答案。

一、性能很強 但調教偏向舒适家用

試駕當天,北京下起了2022年的第一場雪,皚皚白雪覆寫了賽道和測試場地。這無疑對問界M5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濕滑路面的駕駛性能到底如何?

進入賽道之後,問界M5在運動模式下的加速表現比較出色。試駕當天,由于連續下雪路面較為濕滑,但問界M5的加速性能沒有明顯衰減,推背感強烈。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問界M5

在加速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電機的力并非一次性給足,而是逐漸釋放到車輪。是以,即便在急加速狀态下也相對舒适,給駕乘者會帶來實際加速表現“沒那麼快”的一絲錯覺。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AITO問界M5直線加速

問界M5四驅性能版車型的驅動單元共有兩台電機,其中前電機為交流異步電機,最大165kW(224馬力)功率,420N·m扭矩,後橋采用永磁同步電機,擁有最大150kW(204馬力)功率,300N·m扭矩。電驅系統最大功率為315kW(428馬力)功率,最大扭矩為720N·m。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AITO問界M5賽道行駛

相對于同級别的理想ONE和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問界M5的加速表現和Model Y比較接近,但性能釋放的邏輯更像是理想ONE。

在制動表現上,問界M5能夠在濕滑路面上快速刹停,重踩刹車沒有出現意外打滑,更沒有出現方向偏移,能夠穩穩刹停。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問界M5尾部

從公布的參數上看,問界M5的100km/h刹停距離小于36米,這一表現相比理想ONE、特斯拉Model Y都要更好。

轉向手感方面,問界M5的方向控制非常精準,沒有遲滞感。在蛇形繞樁路段,問界M5能夠保持70km/h以上的速度通過,同時車身非常穩定。在專業的麋鹿測試中,問界M5的成績為75km/h,接近保時捷Macan,超越了特斯拉Model Y、寶馬iX3等純電SUV。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AITO問界M5繞樁測試(車頂視角)

在緊急避讓路段,考驗的是車身穩定系統的能力,問界M5同樣能夠以超過70km/h的速度通過,并且方向十分可控。

經過場地的這兩個科目測試之後,可以明顯感覺到問界M5的轉向手感偏向舒适,與理想ONE的手感接近,比特斯拉Model Y更為輕巧。但是有一個小遺憾,那就是方向盤轉向力度無法調整。特别在激烈的賽道駕駛中,會感到轉向手感偏輕,少了一些運動的氛圍。

這也就意味着,問界M5這款車更偏向家用定位。

賽道激烈駕駛過程中,如果後輪發生打滑,車輛的穩定系統會及時介入,讓打滑的時間控制在半秒以内,并且期間駕駛員的操控仍然非常穩定。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車東西還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激烈駕駛時前排乘坐感受會明顯好于後排。

分析其原因,車東西認為可能是問界M5前排配備的運動座椅。運動座椅能夠把駕乘人員包裹在座椅内,在轉彎時仍然保持較正的坐姿。但是後排整體座椅比較平坦,是以在轉彎側傾時,人會順勢滑動。與此同時,如果在激烈駕駛時,後排的側傾感受也會超過前排。綜合以上兩點原因,可能導緻問界M5的前排舒适度明顯更好一些。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AITO問界M5賽道行駛(車輪視角)

隔音品質方面,問界M5前後排車窗都是雙層夾膠玻璃,并且還選配了倍耐力P ZERO高性能靜音輪胎。在急加速過程中前排能聽到微弱的電機聲,後排基本無感;高速行駛時,噪聲基本來自路噪,風噪聲被抑制得很出色。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進入颠簸路段的測試,車東西測試了50km/h以及65km/h兩個速度下的表現,問界M5無論是上坎還是下坎,都有不錯的表現,車内餘震非常少。同時,這一路段測試時,也能明顯感覺到前排的乘坐感受要好于後排。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問界M5颠簸路段測試

當天駕駛過程中,問界M5的電量都相對充足,增程器全程沒有開啟,是以對這台四缸增程器暫時沒有更具體的感受。

問界M5配備一台1.5T四缸發動機(增程器)。這台增程器擁有41%的熱效率,發電效率達到95%,最大發電功率能夠達到75kW。

值得注意的是,問界M5是首批搭載甯德時代CTP無模組電池的車型,擁有200Wh/kg的能量密度,容量有40kWh。但是這樣一塊相對較大的電池,其純電WLTC續航僅有150km,綜合能耗相對較高。

但好在問界M5還有增程器能随時發電補能,滿油滿電WLTC續航能夠超過1100km。

大半天測試下來,問界M5是一款擁有高性能的家用車型。其相對較軟的懸架、輕盈的轉向手感都更偏向家用。與此同時,問界M5雙電機擁有非常強的性能表現,甚至能夠和特斯拉Model Y匹敵,可以說兼具性能與家用屬性。

二、融合華為生态 配備博世L2系統

問界M5的另一大精髓,從上車之時就能感受到:那就是華為生态。

在支援NFC功能的手機上,可以綁定一張數字車鑰匙,隻需要将手機貼近左後視鏡,車輛就能解鎖。這個過程不需要解鎖手機,用華為P50 Pocket這樣的折疊屏手機解鎖不用展開手機螢幕,并且手機斷電之後的一段時間内也能使用。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折疊屏手機解鎖車輛不用展開螢幕

進入車内,15.6英寸的中控螢幕非常吸睛,其分辨率為1920*1080,駕駛員面前還有一塊10.25英寸全液晶儀表。中控螢幕内置了HarmonyOS 2作業系統,這是鴻蒙座艙首次上車。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問界M5内飾

從此前的試用可以發現,鴻蒙智能座艙給使用者最直覺的感受就是快,用起來和華為平闆的感受基本相同。

與現有車機不同的是,鴻蒙座艙的首頁并不是其他車機系統常用的地圖,而是一張桌面桌面+智能Dock,類似于電腦的桌面。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問界M5車機首頁

車東西同華為工程師了解到,人們日常出行可能并不頻繁使用地圖,隻有走陌生路段才會使用,是以保持桌面簡潔更加重要,這樣不會讓駕駛者分心。

在問界M5的這套車機系統中,還融入了大量的華為服務生态。

整套系統可以和華為賬号綁定,可以在車内同步賬号内的資訊,左側A柱上的3D攝像頭可以識别人臉進行安全驗證,保護駕駛員隐私。

在服務中心内,有15個服務小元件,包括天氣、新聞、加油充電等實用功能。這些服務小元件直接點選就能使用,不需要下載下傳安裝。

在應用中心内,華為音樂、華為視訊等也擁有了車機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使用者在手機上購買了音視訊會員權益,那麼在車内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重複購買。并且,華為視訊專為汽車設立了一個5.1專區,這個專區内可以播放4K、HDR幻彩視界、5.1聲道的視訊。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5.1專區内有大量高品質視訊内容

同時,在華為音樂中,也有更高品質的音樂資源,最高支援7.1聲道。

這是高品質音視訊資源首次搭載上車。

不僅如此,通過問界M5中的HUAWEI Sound音響以及15.6英寸螢幕,能夠将這些内容更好地呈現在車内乘員面前。

車主還能将導航等資訊在手機和車機上流轉,在手機上的定位資訊可以直接分享至汽車,并開始導航;下車後,如果有未結束的導航,駕駛員手機上會重新啟用導航。

華為“造車”的逆襲之作?賽道首試問界M5

▲HarmonyOS車機的無縫流轉

華為讓自己的生态上車,就是在汽車領域綁定更多的使用者。這一步,此前已經在手機行業被驗證過可行性,并且頭部公司做得非常成功。通過HarmonyOS以及華為的生态,問界M5已經成為華為生态中的重要一員。

作為一款2022年的智能汽車,自動駕駛一定是其主要的智能化技術之一。但是這方面,華為和賽力斯明顯都比較保守,沒有采用華為自研的ADS自動駕駛系統,而是采用了博世提供的一套L2級自動駕駛系統。

華為ADS是一套擁有更豐富功能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能夠在城市道路、高速路等多場景實作點對點L2級自動駕駛。而普通L2級自動駕駛系統則大多面向高速路設計,城市道路并不能使用,這也是目前華為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看家本領。

然而,在問界M5當中搭載的這套L2級自動駕駛系統則相對基礎,能夠實作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單車道L2級自動駕駛,擁有內建式巡航輔助系統ICA和交通擁堵輔助TJA等功能。

傳感器方面,問界M5搭載的這套L2自動駕駛系統擁有單目前視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12個超音波雷達。

其中單目前視攝像頭用于L2級自動駕駛,其采用博世第三代輔助駕駛攝像頭,最大探測角度能夠達到100度,擁有260萬像素。毫米波雷達系統為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達,其最遠感覺距離為210米,最大探測角度為120度。

環視攝像頭和超音波雷達用于泊車和環視系統,不會參與L2級自動駕駛。

由于本次試駕并未走上公開道路,是以并沒有測試其L2級自動駕駛表現。但是從硬體參數上看,這套系統放在2022年已經算不上領先,或許将成為問界M5妥協最多的一個智能化配置。

結語:華為正在搶占高端電動車市場

相比賽力斯華為智選SF5,AITO問界M5的定位明顯更為高端,并且頂配版車型已經打入了30萬元的豪華車型市場。與此同時,問界M5打入的這一市場競争相對非常激烈,既有國内新勢力企業的車型,也有傳統合資豪華品牌的多種車型,問界M5的競争壓力非常巨大。

與此同時,AITO這個品牌也趁着合資品牌電動化布局落後的這一空檔期橫空出世,也能通過自身優秀的産品力以及相對純電動車更優秀的續航能力,搶占傳統豪華品牌30萬元級别車型的市場。

華為與AITO品牌,也正瞄準月銷3萬的目标,用更優秀的産品力和更精準的定位,赢得更多國内使用者的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