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數百萬美國勞工決定辭職或提前退休,這使得企業更難找到合适的職位。
勞動力的短缺促使工資不斷上漲,據華爾街日報,就業網站Indeed首席經濟學家Svenja Gudell表示:“勞動力供需之間極度不比對,這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工資。”
為了應對工資上漲和勞動力短缺,自動化在各種規模的企業中迅速擴張。機器人幫助企業簡化效率低下的任務,并在通脹環境下削減勞動力成本。
彭博社援引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一份新報告稱,去年用于專業服務機器人的支出增長了12%。
01
機器勞動力替代人工
在疫情期間,美國機場和醫院引入了殺滅微生物的消毒機器人,快餐連鎖店采用了烙漢堡包的機器人,餐館開始使用機器人服務員。
随着疫情緩解,自動化趨勢将繼續增強。去年以來,美國汽車、農業、建築、電子、食品加工和倉儲公司的機器人機械訂單大幅增加。
據Zero Hedge,芝加哥南部一家生産鉸鍊、鎖和支架的小公司Polar Manufacturing的經理表示,在生産線上雇傭了一個機器人,成本僅為每小時8美元,而人類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15美元。他說,機器人可以讓勞工在提高産量的同時專注于其他工作。
另一家小公司Georgia Nut是伊利諾斯州斯科奇市的糖果公司,Georgia Nut的首席營運官Steve Chmura告訴Zero Hedge:“任何有助于減少勞動力數量或勞動力需求的舉措,在目前這個特殊時期顯然都是利好。”
一些機器人公司允許中小型企業按小時支付機器人費用,進而降低營運費用并提高産能。對于小公司來說,租用機器人比直接購買機器人更能減少使用成本。
但是在加快自動化浪潮的同時,将有數百萬勞工被取代。
02
美國财富不平等現象或将加劇
美國目前約有1000萬個職位空缺,這是幾十年來勞工首次在勞動力市場上擁有力量。他們正利用自己的“緊缺性”,要求公司提高工資和更多福利,而對雇傭人來說,這将會提高許多成本。
據Zero Hedge,國際碼頭勞工協會主席Harold Daggett在6月的一次會議上說,公司“心中隻有一個目标——讓自己的口袋裡有更多的錢,是以我們可能會采取裁員措施降低成本。
在疫情的推動下,自動化浪潮已經席卷了整個經濟,而現在自動化将使美國财富不均的情況變得更糟。
據Zero Hedge,麻省理工學院教授Daron Acemoglu說:“如果自動化進一步普及下去,勞動力需求将增長緩慢,不平等現象将加劇,許多教育程度低的勞工的前景将不會很好。”
Acemoglu表示,企業可以開發出對勞工更具互補性的技術,而不是思考着如何用自動化替換人工勞動力。機器人技術可以讓機器取代人類,提高生産率,但也會消除貧窮勞工的工作機會,這會使得美國經濟在未來十年進一步惡化。
星标華爾街見聞,好内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别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标、财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