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2022年1月24日淩晨,一個鮮活的生命,一顆年輕的心髒,在溫暖的三亞,在一望無際蔚藍的海邊,停止了跳動。

15歲,這是個如花蕾般,等待綻放的年紀。而他的擁有者劉學洲,卻将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這裡。

劉學洲遺書中的最後一句話是:想給自己的一生一個交代,把痛苦傾訴到大海裡。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一個15歲的孩子,給自己一個交代的行動,竟然是服用過量藥物,傾訴的對象竟然是一望無際的海洋!

這份看似平靜的背後,承載了多少痛苦、無奈和悲傷?他的心中,是累積了多麼巨量的痛苦,才讓他覺得隻有海洋能夠容納?

這樣孤獨的承擔,這樣蒼涼的決絕,竟然和一個多月前那個,勇敢上網尋找親生父母的男孩是同一個人?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2021年12月6日,河北邢台男孩劉學洲現身網際網路平台,他釋出視訊的目的,是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

出現在網絡中的劉學洲,很年輕,也很稚嫩。他眼中有光,那光芒是對親情的渴望和期盼。

劉學洲介紹說,他正在石家莊一所專科學校讀大二。他四歲的時候養父母就因為一場意外去世了。

養父母去世後,劉學洲一直跟着外婆外公、舅舅、舅媽一起生活,靠政府的補貼艱難地生活。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家庭的變故、孤兒的身份、生活的艱辛,讓劉學洲養成了敏感而懂事的性格。

如果劉學洲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去尋親。那麼他的生活也許會有遺憾,性格不會很開朗,但也不會遭緻如此的驚天之變。

可是,劉學洲知道了自己被領養的事實。對于一個從小沒有感受過親生父母之愛的孩子,可想而知,對那份久違的親情是怎樣的渴望。

想來在劉學洲的想象中,他是被父母意外失去的寶貝。他的父母也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望眼欲穿地盼望着他的歸來。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支撐劉學洲網絡尋親的動力,除了自身的勇敢和對親情的渴望,還有對想象中親情的笃定。

可惜,不是所有被領養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可惡的人販子,不是所有離開父母的孩子都是意外的分别。

劉學洲是被孫海洋堅持尋找被拐賣兒子的事迹感動,進而決定上網尋親的。說明在他的心裡,他認為自己也有一個孫海洋那樣的父親。

這種預設,是劉學洲心中最期望的幸福,也是造成劉學洲最終極度失望的伏筆。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強大無所不能的網絡,沒讓少年劉學洲失望。他的尋親之旅很快有了結果。

劉學洲釋出網絡尋親視訊僅僅九天後,2021年12月15日,山西臨汾警方通過DNA比對,就找到了劉學洲親生父親所在的家庭。

和劉學洲預想的,父母省吃儉用積攢下每一分錢,像孫卓的父母一樣,不辭勞苦,不放過每一個線索尋找自己不同。

劉學洲的父母早已離婚,而且已經各自重新組建家庭,還有了各自的子女。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這是劉學洲面對的第一個意外。但在少年的心中,這些陰霾阻擋不了他對親情的向往。

2012年1月19日,劉學洲前往内蒙古烏蘭察布,與生活在這裡的親生母親見面。

親生母親年輕漂亮,臉上沒有風塵,眼中沒有焦慮。這和劉學州想象的,如孫海洋夫婦滄桑的面容似乎很不一樣。

這大概是劉學洲尋親後的又一個失望,似乎他的父母,并沒有因為他的離開而倍感焦灼。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但劉學洲依然感覺很幸福。因為他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溫暖——“特别開心,媽媽一整天都拉着我的手。”

而且,母親還邀請劉學洲留在烏蘭察布過年。和母親團聚,感受母親的溫暖,是少年對親情最奢侈的滿足。

但好景不長,事情就發生了改變:劉學洲一廂情願的尋親之路,在現實和真相面前,漸漸露出猙獰的真相。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原來,劉學洲離開親生父母的原因,不是被拐。而是被父親賣掉,因為要償還和母親結婚時欠下的彩禮。

一條幼小生命的遊離,對等一份早該兌現的彩禮。劉學洲對親情極盡幻想的美好想象,原來早在他尚在襁褓中就分道而馳。

知道自己不是被拐而是被賣,這個事實對劉學洲來說,應該是最大的,不能承受的失望。

宇宙間渺小的我們,無法阻止天災,但我們很難原諒人禍。被無情抛棄是對所有生命體最冷酷的打擊。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知道自己離開父母的真正原因,成為劉學洲和父母關系的分水嶺。劉學洲心中曾經的火焰,直接被現實砸成了冰坨。

而父母對當年的行為,也毫無悔意。反而認為那是對劉學洲最好的安排,是想讓他得到自己給不了的幸福。

怪隻怪劉學洲的養父母去世得太早。要是早知道他們這麼短命,應該把劉學洲送給别人。錢還可以多得點。劉學洲的母親如是說。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也許站在劉學洲母親的立場,這是對劉學洲最好的安排;但在劉學洲的心中,一定會認為隻要能感受到母親氣息,就是幸福。

站在外人的觀點,會不可避免地認為,劉學洲父母當年的安排未免冷血。沒有一對父母可以保證,能夠給孩子絕對完美的生活環境。

難道因為錢不夠多,環境不夠好,父母就有理由将孩子送給别人養?然後美名其曰,是對孩子負責?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劉學州父母十幾年前,對劉學洲的抛棄行為,無論粉飾得多麼華美,都掩蓋不了令人切齒、鄙夷的真相。

網友的指責,不出意外地鋪天蓋地。面對網友的指責,劉學洲的父母不是反思自己的曾經,努力彌合親情。

而是又一次選擇了甩鍋,而且選擇的依然是劉學洲。2022年1月16日,劉學洲稱父母受不了網友的譴責,已經将自己的微信拉黑。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雖然劉學洲的罹難很讓人傷感,但筆者依然禁不住無奈地笑了——劉學洲的父母,究竟是怎樣的邏輯思維?

網友譴責他們,他們不是應該對網友的質疑予以解釋;如果網友言論極端,他們也可以選擇報警,讓警方界定、限制網友的行為嗎?

可他們選擇的是,拉黑劉學洲的微信。那個滿懷熱情尋找他們、剛剛感受到親情的親生兒子,這是什麼路子呢?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再三思量,隻能退而求其次,勉強說服自己:也是,襁褓中的兒子等于彩禮,這個腦回路,還真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據劉學洲的父母說,原本說隻想找回父母的劉學洲變了,變得貪婪。他逼着父母給他買房,原因是弟弟妹妹都有房。

劉學洲對此回應說,他不是一定要買房。隻是他一直借住在同學家裡,他想有個家。

劉學洲希望父母或者買,或者給他租一個一室一廳的房子,讓他有個容身之所。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這個要求,過不過分?從劉學洲的角度看,不過分。一個15歲,尚未成年的孩子,他權利要求父母給予他必要的生活資本;

從劉學洲的父母角度看,或許難以接受,首先他們對于劉學洲這個兒子,從來沒有想過再次擁入懷中。

劉學洲的出現,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對他們的心理、家庭都是巨大的沖擊。這是客觀事實。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客觀事實就是:劉學州隻是一個15歲孩子,他還沒有成年;而他的父母,是成年人。

劉學州的思維和處事方式,或者有偏激的地方。但作為一個生下來不久,就被狠心賣掉,成為父母親彩禮的孩子,他心裡不應該有結嗎?

如果劉學洲的父母,能将十五年前對劉學洲的虧欠,換成十五年後的包容,和劉學洲多溝通,達成互相了解,那麼今天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劉學洲從勇敢現身網絡尋親,幸運地成功認親,與父母失和,再度變成孤兒,全都在廣大網友的見證下,公開透明。

劉學洲的事,成也網絡,敗也網絡。俗話說得好,“人嘴兩層皮,咋說咋有理。”、“衆口铄金、積毀銷骨”。

對于劉學洲尋親後的經曆,和後來父母發生的恩怨,網友的意見很難一緻,這是現實,也是人性。

尤其是劉學洲希望父母解決住所一事,劉學洲的父母也先後在網絡發聲,引導輿論,言辭對劉學洲極為不利。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而網友對于此事,也或溫和或激烈,或贊成或反對地發表了不同的看法。這些言論是網暴嗎?一定程度是的。

但網友的言論,是壓倒劉學洲,導緻他選擇輕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嗎?筆者不這麼認為。

回溯劉學洲的經曆,我們會發現,在劉學洲不長的生命曆程中,充盈着很多的磨難。

因為年紀被記錯兩歲,是以劉學洲上學比同齡人早。也因而是班裡身材最矮小的一個。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再加上從小失去父母,缺少來自長輩的庇佑呵護。劉學洲在學校裡經曆過很多次校園欺淩。

可是這些,都沒有在少年劉學洲臉上留下烙印。劉學洲給人最深的印象,是他那獨屬于少年的滿眼陽光,燦爛的笑容。

由此可見,劉學洲是個堅強勇敢的少年。壓倒劉學洲最重要的因素,是被賣換 成彩禮的殘酷真相,對親生父母的失望,再一次成為棄兒。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劉學洲走了,帶着深深的失望、迷茫和痛苦。當劉學洲躊躇滿志地決定網上尋親的時候,他一定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少年劉學洲最大的悲哀,不是尋找親生父母,而是對親情寄予了太多期望,因而也就埋下了巨大失望的種子。

劉學洲太年輕了,他不知道,這世界不是所有的離散都是被迫,不是所有離散的背後,都是望眼欲穿的等待團圓。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劉學洲更不知道,這世界上的很多路,終究是要自己走過去的。人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痛苦,要自己咽下。

如果劉學洲的年齡能再大一些,閱曆能再豐富一些,對人生的感悟能再充盈一些,也許就能從容面對人生的變故。

勇敢的少年劉學洲,為何不再多給自己一些時間,讓自己長大,長大到足以看到生活真正的本質?

尋親少年劉學洲三亞之殇:不是所有的血緣,都代表溫暖的彼岸

到那時候,劉學洲就會發現,這個世界雖然不像他想象的那麼完美;但,也并不缺少溫暖。而且很多溫暖,與血緣無關。

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願這個季節最溫暖的三亞,能讓這個孤寒的生命從此擁抱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