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微網報道 沉寂六年之後,iPhone 13再次帶領蘋果重返中國區銷量第一的寶座。
資料顯示,2021年10月及11月,iPhone 13已連續六周在中國保持着銷量和收入第一名的位置。自同年9月中旬釋出以來,13系列不僅在上市當月便帶動蘋果銷量同比增長43.6%,10月更迎來首次爆發,以267萬台登頂10月國内單機銷量冠軍;11月其持續放量,以約272萬台的銷量再次蟬聯第一,并以26.5%的市場佔有率,高出第二名vivo 10%的市場佔有率。
從已披露的12月京東自營手機銷量排行榜來看,銷量前五的機型中,蘋果就占據了四個席位,其中第一名依舊是iPhone 13,也就是說,iPhone 13有較大可能連續三個月都蟬聯中國地區銷量第一的位置。
時間來到2022年1月3日,蘋果市值一度突破3萬億美元,成為全球首家市值達到該水準的上市公司。以上種種突破和成就,都有賴于iPhone 13系列的貢獻。
iPhone連續6周銷量第一,Mini系列前景未蔔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資料顯示,在iPhone 13釋出後,蘋果在中國連續六周保持着智能手機銷售量和收入第一的地位。其中11月份,蘋果基礎機型銷量占比最高,達到51%;其次是iPhone 13 Pro Max和iPhone 13 Pro,分别占據23%和21%的銷量比重;而iPhone 13 Mini的表現正如市場預計般欠佳,整體銷量僅占5%,幾乎可忽略不計。
同時,相較CINNO Research釋出的銷售資料,11月國内廠商OPPO、vivo和榮耀較上月均出現小幅下滑,不過小米卻一洗先前末位的窘境,11月同比大增并躍升至第二位,主要得益于新機的上市以及雙十一購物節的推動。
對于銷量連續六周蟬聯榜首的蘋果而言,除了“降價政策”之外,全新影像技術以及5G功能也都對銷量起到提振作用,更何況,其高端市場最大的競争對手華為已被“制裁”,後續生産面臨問題,國内空出的高端市場紅利看來仍是被蘋果悉數蠶食。
财報顯示,2021财年,蘋果實作營收3658.17億美元,其中iPhone就斬獲了1919.73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39%,較上一财年增長542億美元,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更是高達683.66億美元,同比暴增70%。
也就是說,單單iPhone便為蘋果貢獻了超過半數的營收,而iPhone 13系列機型更是當中的“主力軍”。此外,蘋果來自中國的收入達到近兩成,并呈大幅增長趨勢。
以上資料也表明,在iPhone 13系列中,基礎機型iPhone 13的銷量表現最佳,Mini版本的銷量相對最差。對比此前iPhone 12 Mini初上市時,盡管市場話題度頗高,但銷量卻也略顯慘淡,遠不及同期的iPhone 12及iPhone 12 Pro,售價也是一步步下滑。不過,縱使iPhone 12 Mini遭遇了“滑鐵盧”,但蘋果仍堅持推出了第二代mini機型。而在銷量仍顯乏力的情景下,未來是否要繼續推出mini款機型,也就成為了業内廣泛熱議的焦點。
國産品牌高端化道阻且長
放眼行業,無論是外觀、功能還是配置等方面,智能手機的同質化現象都十分嚴重。随着技術的成熟,手機廠商已不再局限于瘋狂“堆料”或是打價格戰,如何通過硬體創新的差異化競争成為了手機廠商發力的重中之重。
不斷向上遊靠近的國内手機廠商,也能反映出目前智能手機供應鍊嚴重的同質化現象。
不久前,OPPO官宣了首款自研NPU晶片馬裡亞納MariSilicon X,vivo也在早前釋出了首款專業影像晶片vivo V1。另外,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小米自研的澎湃晶片,都傾注了手機廠商希望通過自研晶片,進一步構築技術競争力,進而搶占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領域份額的決心。
盡管蘋果銷量大放異彩,但國内手機品牌仍在市場佔有率中占據一席之地。Counterpoint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vivo手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3%,排名第一;OPPO以20%的份額排名第二。榮耀獨立後首次進入中國前三,份額達到15%,超過小米14%的份額。蘋果份額為13%,排名第五。
與此同時,在蘋果持續放量,銷量連續六周蟬聯榜首的同時,國内各家手機廠商的市場佔有率也在波動中不斷競争,但資料可見,在2021年11月中下旬,OPPO、vivo與蘋果的銷量差距越來越大,而前兩者的差距則在日益縮小,且呈下滑趨勢。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國産手機廠商在沖擊高端化市場的程序中仍道阻且長。
不可否認,在銷售價格方面,國内手機廠商的産品定位多遵循着高端化路線,産品價格不斷走高,部分價格已接近蘋果。另一方面,是在消費者對硬體配置要求不斷提高,廠商生産成本自然相應攀升。不過,即使價格和硬體達到“高端化”水準,但在高端化市場呈現出的銷售資料表現來看,國内品牌廠商與蘋果還存在一段距離,這也造成了蘋果“一家獨大”的現狀。
産業鍊消息指出,明年新一代iPhone将不再依賴高通的5G晶片,而會采用其自研晶片。目前,蘋果自研的新一代A16應用處理器已完成設計,将采用台積電4nm制程投片,預計2022年下半年開始在台積電Fab 18廠進入量産。消息更指,為確定産能,蘋果已接受台積電代工漲價,并包攬了12到15萬片的4nm産能。
結合此前消息,台積電将于2022年第一季起開始調漲晶圓代工報價,各制程平均價格較2021年上漲8%-10%左右。是以,蘋果晶片代工漲價緻使産品成本上漲的壓力,或許會轉移至消費者端,故業界傳聞将搭載A16的iPhone 14價格,預計将隻漲不跌,一改iPhone 13的低價政策。那麼,對于技術性能拉滿,但價格優勢縮小的蘋果新機,其後續中國市場表現能否維持遙遙領先的地位?國内廠商的銷量又何時才能追上蘋果?(校對/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