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原創首發 侵權必究

等待、煎熬和期盼

□ 江萬有/ 文

人的一生總會有一些突如其來的讓你措手不及的糗事,讓你不知不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你恐懼掙紮,好像都沒有啥意義,甚至你越動越糟糕。一動不如一靜,以靜制動,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比如這次突如其來的安陽疫情,大概就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怎麼偏偏就在元旦過後春節臨近的時候鋪天蓋地的來了,且來勢兇猛,數字飙升。好在已經呈下降趨勢。是以,期盼已久的全家團圓瞬間化為泡影,如何突破克服這個心魔,就需要等,熬,盼。等熬盼,不是逆來順受的活着;等熬盼,不是對命運的妥協;等熬盼,是生活能量的積蓄儲藏;等熬盼,是生命力的集聚和升華。

人生旅途不全是奮蹄揚鞭,旅途中還會有歇息的驿站、泥濘的險途,有些人等着熬着盼着,成功了;有些人等着熬着盼着,就放棄了、消失了。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不要抱怨懷才不遇,伯樂不現,也不要抱怨生不逢時、命比紙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次疫情突襲打亂了很多人的人生規劃和安排,或許還會因為這次疫情錯失幾年難遇的人生轉機,但那又怎樣?唯有坦然接受和面對,調整心态理性處置!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總會到達終點,不用特别在意是不是能奪冠軍,相信自己也會跑到終點足矣。人生有時候就像驢拉磨,不要抱怨寂寞難耐,單調乏味,這是驢的使命所在,一圈又一圈,其實沒有一圈又一圈的循環勞作,說不定早提前到了驢肉館啦。如果驢被蒙上眼轉磨時,就耍驢脾氣,倔脾氣,惹得主人急了,卸磨殺驢可不是沒有的事情。很多時候需要等熬盼。等熬盼,看似很苦逼、很窘迫,甚至很沮喪絕望,可實際上是在充電、是在厚積薄發。據說,竹子熬了3到4年時間,僅僅長了幾厘米。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長,僅用六周時間就長到了15到20米。等是日積月累,蓄勢待發;熬,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盼,是成竹在胸,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竹子如果熬不過那3厘米,哪能6周就長15米的蓬勃之勢?這次疫情突襲,我們完全可以把它了解為是造物主在對我們耐性的考驗和檢閱!等熬盼實際是對一個生命體的耐性的綜合實踐檢驗。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等熬盼,是一段痛苦孤獨而煩躁忍耐的過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多麼美好的愛情狀态。而實際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幾十年,夫妻哪有不争執不吵架的時候,又有哪一個家庭不是一地雞毛?忍耐了,寬容了,愛情之花就美麗綻放了;任性了,記仇了,愛情就悲催夭折了。采訪詢問一對相扶到老80多歲的老夫妻能白頭到老的秘訣時,老婆婆淡定地說,無他,一個字,忍。老頭子搶過話筒大聲說,四個字,忍無可忍!看來,單單小不忍則亂大謀還不夠,有的時候就是在等熬盼三個字的刀山上帶着腳鐐跳舞,等熬盼雖像三座大山,殊不知,山高人為峰,迄今為止,地球上還沒有那座大山沒有被人類踩在腳下。是以,人生更像一次登山,一步一步攀登,最忌諱的是行百裡者半九十,半途而廢,“不怕慢就怕站”才是登山人登山經驗的最好诠釋。疫情期間,居家足不出戶,車不上路,徹底改變了我們社交方式和生活常态,每天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即使是恩愛纏綿的夫妻也會審美疲勞,說不定哪一件雞毛蒜皮的生活瑣事就會燃起一股莫名其狀的怒火,卷起一場雞飛狗跳的家庭大戰。玩轉“等熬盼”三個字,在疫情期間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這需要足夠的耐性,足夠的理性,足夠的悟性。疫情期間既是愛情親情升溫加暖的絕佳時機,也是一小部分家庭彼此看透橫眉冷眼恨不能有個地縫鑽進去的難熬時段,這就需要在“等熬盼”這三個字上好好拿捏一下,把控得住。每次疫情過後,也會有一小波離婚潮,這是我們不得不注意的一個現象。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等熬盼,是對命運的抗争和掌控。譬如有些人,得了絕症,當聽到消息後,有的人,悲觀認命,唯恐生命消逝,在恐懼中一日不如一日,不久即離開人世;有的人,積極樂觀,該吃該喝,積極治療,把自己生命打造成向上的旋律,反而最終絕症奇迹消失,煥發出人生的勃勃生機獲得第二次生命奇迹。能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有時候就看你的人生态度。疫情期間,病患家人尤其焦慮,生怕有個閃失,畢竟疫情期間的治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牽制和羁絆,較非疫情期間要複雜苦難一些,這就更需要家人和病人患難與共的艱辛與努力。以前的幾次疫情期間,有的家庭出現了喪事白事,按照規定一切從簡,草草掩埋,倒是省去了不少費用。誰敢說千百萬家庭裡就沒有幾個敗類的惡兒媳、壞女婿期盼着病床上的老人趕緊蹬腿在疫情期間呢。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這是需要警惕的!疫情防控期間的後期,對社會和家庭的高度預警、科學防控、全面防控就提上了日程。

等熬盼,是生命最好的磨石。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人,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也不肯輕言放棄。或許他們沒有大事業,但在人生路上,已成赢家。等得長了熬得久了盼得就可期了,心性磨練得堅忍不拔了,由忍升華為韌,他們就算在百折千磨中,也能成為可以被打倒,卻絕不會被擊垮的人。

【疫情專刊】江萬有丨等待、煎熬和期盼

疫情期間最好的“等熬盼”是靜下心來讀書和學習,當然能夠上前線志願服務更值得讴歌,但大多數人應該做的還是配合核酸檢查,足不出戶,車不上路。三五日可以,十天半月也行,時間一久,總會有另類奇葩跳出,挑戰抗疫底線。

等熬盼,是生命賜予的最好禮物,其中最為核心的是一個熬字。沒有經曆過“熬”的人,哪能體會到“站着說話不腰疼”的道理。熬,是上天賜予你與自己靈魂對話的機會,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曆練。疫情期間的艱難歲月,熬得住,就會春暖花開、柳暗花明。

熬得住,出彩出衆,熬不過,出醜出局!

疫情期間,衆志成城,共克時艱,更需要我們對“等熬盼”有一個成熟的心理機制,那種不耐煩的情緒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克制,通過合法正确适當的途徑釋放,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觸碰高壓線、紅線等界線。警醒警覺是居家防疫時段絕不能放松的認知和意志!

大寒節氣已過,立春指日可待,所有的一切正是我們寒冷冬天的等熬盼換來的。聽,春天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