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公司如何打造産品市場體系

摘要:筆者結合自身經驗,首先闡述産品市場體系的"1個流程和3個節點",并結合智駕企業發展曆程分析産品市場體系在内部發展的三個階段,由此提出産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方法,希望能對智駕企業的營銷體系建設有一定參考價值。

一、概述

在此前的《智能駕駛從業三年,對市場、品牌、銷售、售後的了解》一文中,筆者提到市場部門的主要職責是了解戰略、洞察市場、服務銷售,具體到執行層面就是MM市場規劃與執行流程的閉環。

放眼商用車自動駕駛行業,有三股力量在推動着行業前行:(1)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如摯途科技、圖森未來、赢徹科技等;(2)傳統主機廠,如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等;(3)造車新勢力,如DEEPWAY、前晨汽車、智點汽車等。

在場景選擇上,自動駕駛企業各不相同。有人專注于幹線物流,如摯途科技、赢徹科技、宏景智駕等;有人專注于港口,如主線、飛步、斯年等;有人專注于礦區,如踏歌、慧拓、易控等;有人專注于環衛,如于萬、仙途等;有人布局兩條賽道,也有人全場景布局。

有些創業公司,在初創期可能會因沒有進行充分的調研,貿然進入多個賽道同時多線作戰的情況。随着企業規模發展,可能會出現市場研究不透徹、客戶需求管理不明晰、産品與市場斷層的情況。最終導緻企業戰略不聚焦,資源投入分散,産品研發提升慢,客戶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可能發展遇到問題。

要想讓産品研發與客戶需求相比對,必須要有一套流程來限制企業内部市場活動,并確定在執行的過程中不偷工減料、不變形,這就是“MM市場規劃與執行流程”。在成熟型标杆企業,市場MM流程是以客戶為中心的基本流程。它立足于行業現狀,深度研究客戶需求,代表客戶發聲,對産品規劃提要求,挖掘産品/服務的核心競争力,讓客戶滿意。

本文結合自身了解,以自動駕駛科技企業為對象,來講述如何打造一流的産品市場體系。

二、産品市場體系

成熟的産品市場體系包含“1個流程+3個關鍵節點”:

·1個流程指的是“MM市場規劃與執行流程”;

·3個關鍵節點指的是圍繞産品商業成功的“市場研究、需求管理、産品市場”等三大節點。

以産品規劃為斷點,市場MM流程分為前端市場研究和需求管理(支撐産品規劃),後端為産品市場(賦能銷售服務),整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自動駕駛公司如何打造産品市場體系

*圖檔來源于《高維學堂》

(1)市場研究:支撐業務線商業化的千裡眼

把時間放回到三年前,假設一家以智能駕駛技術為切入點的團隊,想要進行創業,那麼擺在前面的場景有幹線物流、港口、環衛、礦區、小巴、公交……到底應該怎麼選擇?在這個階段,就需要對每個場景進行細化的市場研究。

假設計劃進入幹線物流場景,那麼需要對主機廠、物流企業、貨運平台、物流園區等市場主體進行充分調研,了解他們的訴求,包括用什麼車型、痛點在哪、影響決策的關鍵點是什麼。

假設計劃進入礦區場景,那麼要對煤礦、水泥礦、有色金屬礦、數字礦山企業、主機廠、礦區運輸工程隊進行充分的研究。

假設計劃進入環衛場景,那麼要對城市管理部門、運作模式、産業鍊上下遊等進行充分調研。

在充分辨析每個場景的技術難度、營運模式、商業化的可行性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優勢,選擇商業化的路線,設定關鍵性的裡程碑,以指引團隊向前發展。

在業務路線确定後,市場研究要對行業進行持續監測,各主機廠動向、友商商業模式選擇、業主方的需求,結合自身的核心優勢,找到産品對于行業的價值。

(2)需求管理:既滿足客戶産品需求,也滿足客戶商業訴求

客戶需求分為兩類,一類是産品需求,另一類是商業訴求,如合作模式、購買方式等。前者與産品研發規劃相關,後者與商業模式選擇相關。

以幹線物流場景為例,智能駕駛公司的客戶主要有主機廠和物流企業兩類,主機廠對量産方案、工程服務、産品亮點、售後服務等需求較為迫切,物流企業對于營運成本、貨源、資金等需求較為迫切。

在此選取三家典型的智能駕駛公司,分别從兩個次元來進行分析。摯途科技,代表主機廠背景的智駕公司;圖森未來,代表典型全球化智駕公司;赢徹科技,代表科技物流背景的智駕公司。

自動駕駛公司如何打造産品市場體系

*資訊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1)摯途科技緻力于成為AI技術賦能汽車業的先行者和商用車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的領跑者。是以其在注重量産的同時也關注商業化落地,一方面已經與解放實作J7智能重卡前裝量産,另一方面也在細分場景實作商業化落地營運。

(2)圖森未來專注于L4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研發與應用,通過無人駕駛網絡貨運提供按裡程收費的自動駕駛卡車運輸服務。是以其在營運端發力較猛,常态化營運“鳳凰城—圖森市—艾爾帕索—達拉斯”路線。

(3)赢徹科技定位自動駕駛技術和營運公司,聚焦幹線物流場景,自主研發L3以上自動駕駛技術,為物流客戶提供新一代TaaS貨運系統。是以其在商業模式端(貨源、資金)發力較猛,從傳統車的融資租賃起步。

在産品定位上:摯途科技的核心産品是面向主機廠的自動駕駛重卡量産解決方案;圖森未來的核心産品是面向物流企業的自動駕駛營運服務;赢徹科技的核心産品是面向物流企業的“貨源+資金+自動駕駛裝備”解決方案。

在客戶選擇上:對摯途而言,其主機廠客戶非常明确,就是一汽解放,其場景客戶是除主機廠之外的其他生态夥伴;對于圖森未來而言,其客戶是物流企業而非主機廠;對赢徹科技而言,短期内其客戶以物流企業為主,正在向主機廠滲透。

在需求管理上:摯途更多側重智駕系統功能、售後服務的需求管理,圖森未來更多偏向于無人駕駛貨運産品的需求管理,赢徹科技更多偏向于物流客戶對于貨源、資金、結算等需求的管理。

公司定位、客戶選擇、需求管理上的不同,最終會反映到公司的産品規劃和商業模式的選擇上。

(3)産品規劃:比對客戶需求與技術平台規劃

産品規劃不是筆者的強項,在此謹以幹線場景為例,來說明各企業産品類别的不同。

現階段主流自動駕駛産品可分為L3和L4兩類,L3以摯途、赢徹為主導,L4以小馬智卡、圖森未來為主導。L3的客戶是主機廠,做量産前裝;L4的客戶是物流企業,做後裝營運。

自動駕駛公司如何打造産品市場體系

定位做L3的智駕企業,其産品規劃的重點在"智駕系統"産品研發上,即如何實作為穩定可靠的L3量産産品。定位做L4的智駕企業,其産品規劃的重點在"無人駕駛貨運"網絡建構上,即如何營運未來的無人車。

針對三者的具體産品定義、規劃,在此不做詳細闡述。

(4)産品市場:從0-N的産品市場放大器

前文都是闡述如何給産品研發提供輸入,在本節中,我們将闡述有了産品以後如何確定市場成功。産品力雖然重要,但要確定産品商業成功,市場力同樣重要。

現階段很多智駕企業約300人的規模,沒有設定專門的産品市場職能,是以銷售與産品非常割裂;等待發展到500-1000人的規模,産品市場職能明确,産品市場就是存在于産品與銷售之間的夾心餅幹。

雖然産品市場生存條件惡劣,但筆者仍建議智駕企業在人員配置允許的條件下,設定專門的産品市場職能,來負責産品GTM的上市全流程,幫助企業尋找到市場與産品的結合點。

由于市場研究、需求管理、産品規劃、産品市場工作的連貫性,建議在某一産品線/場景設定專門的産品市場,來負責産品線的全流程産品市場相關工作。

(5)産品市場體系小結

本章闡述從市場研究到産品市場的市場MM規劃全流程内容,在此針對産品上市前和産品上市後兩個階段的重點工作做簡單小結。

在産品上市前,産品市場針對特定的産品線,進行行業研究、組織客戶調研,協同産品部門進行需求管理、産品規劃,伴随産品從0到1全過程。并打造樣闆客戶,優化産品達到SOP要求,再結合前期的行業研究、客戶調研、需求管理經驗,将産業鍊上下遊的需求進行區分,進而劃分出戰略夥伴/客戶、利潤客戶、生态夥伴,以指導銷售。

在産品上市階段,基于産品上市前的分析,樣闆客戶的服務積累,賦能銷售與品牌。在指導銷售層面,核心的是打造銷售工具包(含銷售話術、銷售教育訓練、服務流程等),并幫助銷售觸達客戶(客戶是誰,如何觸達、如何轉化)。在賦能品牌産品,核心的是提煉産品賣點、建議傳播管道,為産品品牌提供輸入。

三、産品市場體系建設三階段

對于智能駕駛企業而言,由于大多數創始人都是技術背景,并且是第一次創業,在創業初期往往缺乏系統性的産品市場思維 ,在企業高速發展中缺啥就補啥。等到企業到達三五百人的規模,發展瓶頸初現,于是進行系統化的企業變革,最終實作一流産品市場體系。總結起來,智駕企業産品市場建設的過程,大緻可以分為三階段:

(1)成立初期的行業/場景市場研究階段

以礦區智能駕駛為例,踏歌、慧拓等企業并不是從一開始就專注做礦區的自動駕駛。在成立的早期階段,也做過乘用車、環衛車、V2X等,逐漸通過市場項目的驅動,被引導進入到深耕礦區自動駕駛。如果以他們在公司成立之初,對幹線、港口、環衛、礦區等進行深度的市場研究,并且将技術進行實測對比,最終極有可能選擇其他場景。

相比而言,摯途科技在場景選擇上更加謹慎,一方面依托一汽解放商用車研發積累,針對幹線、港口、環衛、礦區、廠區等九大場景進行充分調研,另一方面也結合客戶需求、量産可能性、商業化前景做綜合分析,得出“一高兩低”的戰略路線布局。

前期充分的市場調研讓摯途在戰略選擇上非常堅定,進而在生态建設上有充分的方法論,在合作方式上堅定又靈活。不僅在高速場景實作“進階别自動駕駛系統”量産落地,還在環衛和港口場景商業化落地上取得突破。

(2)針對特定領域進行深度需求管理以求高速發展

在第一階段的市場研究結束後,智駕企業開始針對自身客戶,進行深度的需求管理,以謀求高速的發展。

以港口場景為例,斯年智駕提出要做港口自動駕駛貨運的重資産營運,西井科技逐漸把重心放在港口資訊化建設上以實作技術變現,中科雲杉以港口自動駕駛為樣闆企圖實作PMCW毫米波雷達大規模運用,而摯途科技在港口場景采取開放的合作模式。

(3)針對特定領域積累大資料進行産品/服務/模式創新

現階段的中國,可能在不同的行業,也正在經曆着同樣的産業變革。從G7在物流行業發展曆程來看,無論是裝備還是運輸,都經曆着機械化、資訊化、智能化的産業變革。機械化已經成為行業基礎設施,資訊化在近十年正在逐漸被接受,智能化的浪潮正在逐漸到來。

智能化的産業疊代會誕生新的生産者、服務者、消費者,進而重構産業格局。自動駕駛技術的到來正在加速這種變革,在産業中抓住核心要素的企業必然會勝出。

在此分享兩篇文章,分别從服務智能化和車輛裝備智能化的角度,解讀産品、服務、模式創新路徑。兩篇文章分别是:《一汽解放智能化發展領航之路》和《翟學魂:智能産業——G7的實踐報告》。

四、如何建設産品市場體系

回歸到實操層面,智駕企業要想建設一流的産品市場體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來實施,分别是:從無到有的産品市場落地、标杆産品市場業務線打造、實作一流的産品市場體系。

(1)從無到有的産品市場落地

首先從銷售和産品組建小團隊,着手市場研究、客戶調研、需求管理、産品規劃、産品市場等工作。與此同時,形成初步的産品市場流程和文檔。通過流程和文檔,讓産品市場流程在内部先跑起來,積累原始的産品市場資料。

(2)打造标杆産品的市場業務線

智駕企業如果有多條業務線,那麼建議選取最核心的一業務線,内部進行産品市場試點,在産品市場全流程中缺啥補啥。與此同時,邀請外部咨詢團隊在企業内部進行宣貫,組建專門的産品市場團隊,将産品市場流程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當中。

(3)實作一流的産品市場體系

基于第二階段的實驗成果,組建“産品與市場委員會”,對公司所有産品線的商業成功負責。同時将流程資訊化,着手流程型組織變革,明确各部門責權利,實作“力出一孔利出一孔”。

五、小結

産品市場體系的建設是一個不斷疊代的過程。在産業孕育期,該體系的重點在于支撐企業對各場景進行充分的調研,給産品研發提供輸入,鞏固企業業務線。伴随産業逐漸成熟,企業戰略的不斷聚焦,該體系的重點在于尋找差異化,放大核心競争力,確定産品成功。待到産業衰落,該體系的重點在于尋找第二曲線,支撐企業基業長青。

現階段自動駕駛已經進入到各場景精耕細作的階段,各玩家的賽道選擇基本明确,此階段企業對産品市場體系的要求再次提高。産品市場體系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幫助企業脫穎而出的控制點。

由于時間和精力限制,本文在幹線物流場景案例分析上沒有對友道智途、智加科技、宏景智駕、清智科技等類似企業做充分研究,希望讀者朋友多多批評指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