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廣汽本田皓影銳·混動e+測試視訊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首先,面哥說出一觀點:作為PHEV(插電混動)來說,從EV(純電)去發展成為PHEV是有難度,而HEV(混合動力)本來就很強的企業,增大電容(電池),成為PHEV(僅代表個人看法),那是小兒科般的事情。

但是,各位“面粉”發現沒?能上綠牌PHEV的日系合資品牌少之又少?“保守”的日系大廠,盡管有技術,依然是“步履蹒跚”、左右觀望。面哥也能了解,一個成熟車廠、一個成熟的成年人,對待任何事物都會三思而行,看到大勢而謀動,很合理。

這不?終于來了——廣汽本田正式公布旗下首款PHEV車型:皓影銳·混動e+(以下簡稱:皓影PHEV)。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皓影PHEV訴求:合資+綠牌,一個都不能少

能夠上綠牌的車型不少,動力類型就涵蓋了純電、插混和增程式混動,品牌更是覆寫了自主、合資和進口。但當我們将需求細化,要求合資品牌、沒有裡程焦慮、真正省油,同時還能上綠牌,就會發現可選的車型很少。尤其是合資的身份和真正省油這兩個特點,皓影PHEV的無疑對這部分消費群體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先說說皓影PHEV比混動版的差別:

車重比皓影混動重了350kg,零百慢了1秒多,但體感不明顯;增加的車重都在底盤部位,重心沒有被擡高很多,側傾不會惡化;電池對乘坐空間影響不大,隻是地闆高了一點點。行李箱影響更明顯,地台有明顯凸起。不過本田有小魔法,盡可能把地闆找平了。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能純電行駛的i-MMD

皓影PHEV搭載本田第三代i-MMD PHEV技術,發動機、電動機的參數乃至系統綜合功率(158千瓦,其中驅動電機最大輸出135千瓦/315牛米)均與HEV版本一緻。換句話說,不管有電沒電,皓影PHEV的基礎仍是大名鼎鼎的i-MMD,這是相較其他PHEV最大的優勢。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而锂離子電池組的容量增加至16.3千瓦時,支援85公裡(NEDC工況)的純電續航并增加外部充電功能(慢充),體積更大的電池被置于座椅下方,雖然對乘坐空間沒有明顯影響,但不得不犧牲油箱的空間,意味着綜合續航可能會有影響。

i-MMD一共有3種驅動模式,分别是EV、HEV以及發動機直驅

EV模式:起步以及中低速巡航工況,電池驅動電機,此時發動機熄火,離合器分離,行駛質感和一台電動車無異。

HEV模式:急加速工況,發動機啟動發電,離合器分離,電池與發動機發出的電量共同驅動電機,動力最為強勁。

發動機直驅模式:高速巡航工況,離合器接合,發動機直驅車輪,此時電池、電機均不工作。

因為搭載了大電池,是以日常駕駛過程中發動機很少介入,純電驅能行駛的最高時速已經突破120km/h,NEDC循環工況能跑85km。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少了一點充滿韌性的本田味

本田i-MMD的邏輯是以電驅動為主,是以皓影PHEV的動力輸出特性與純電動車非常相似。雖然車重增加了2-3百公斤,但感覺沒有帶來太多累贅,起步、提速如電動車般輕快平順。皓影PHEV采用一種偏向舒适的調校,調性更接近電動車,懸挂和轉向的設定比較柔和,少了一點充滿韌性的本田味,是以和純汽油版或混動版是不太一樣的。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外表和燃油版差異不大

在設計上,PHEV版本的皓影和燃油版差異不大已經是意料之内的事了,新車有4種顔色,分别是星空藍、威尼斯藍、極速绯紅以及格林蘭白,個人認為威尼斯藍最特别。前臉還是标志性的中央鍍鉻飾條設計,看起來會比CR-V PHEV年輕得多,而車尾也沒大改,隻是尾門處加入了專屬的e+ PHEV徽标。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當然要是仔細看的話,細節處的改動還是有的,例如前霧燈的鍍鉻小飾件,還有這套18寸輪毂的花紋也有所更改。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别為4718/1861/1679mm,軸距2660mm,長、寬和HEV版本相比略有增加。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至于内飾則有黑、灰兩種配色,黑色更耐看耐髒,灰色更年輕。改變的地方幾處在中控屏、儀表兩個地方。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其中儀表可以顯示發動機啟動時間、剩餘電量、油量等資訊。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中控車機則搭載了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主要強化了導航功能、語音以及支援通過支付寶支付停車費等等。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舒适性配置有更新,後排靠背的可調角度更大,更加傾斜,後排坐墊、頭枕也加厚了,大大提升包裹感。靠背中間除了提供扶手和水杯架之外,中間的坐墊還支援翻疊,形成一個小桌闆。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翻疊後是一個手機托架、多功能控制器和一個儲物格,控制器可以控制天窗窗簾、音樂等等。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因為電池/油箱布局的改變,尾廂有5cm左右的凸起,再加上後排放倒後不能全平,形成了兩個台階,這也是空間上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吧,不過尾廂蓋闆升起後可以彌補那5cm的凸起,友善放大件物品。

面哥試車 能純電行駛的i-MMD,皓影銳·混動e+

面哥總結:虛的就不多說了。與一汽豐田榮放PHEV比,榮放動力會更好,皓影PHEV油耗、空間、靜音會更好,這個我負責的說。還有,皓影PHEV這個價位你還能買到比亞迪唐的DM和DM-i,一樣省油,空間更大,動力更強。你是要國産龍頭還是要合資大牌?就要好好去考慮一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