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雍正王朝》,複習曆史知識點(2)。年羹堯在劇中的仕途是從一個三品杭州參将起步,一步步做到從一品大員四川提督、再到一品大員四川總督、陝甘總督、撫遠大将軍,晉一等公,加封太子太保。後來一路又貶到杭州将軍,最後成了看城門的。

但實際正史上年羹堯讀書出身,從庶吉士到翰林檢讨,也是入閣學士。但是陰差陽錯到了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後因戰功走向人生巅峰。
但《雍正王朝》裡年羹堯出道時是“杭州參将”這個三品官呢?
這就不得不說《雍正王朝》的确是部良心劇。細節決定成敗。“杭州參将”是個什麼職務呢?參将本身是個明朝僅次于總兵的武職。到了清朝在八旗中,是沒有參将這個官職的。但是在綠營、糧道、河道有自己分标和營,以及京城巡捕五營裡都有這個職務,在三品到四品銜。
“杭州參将”與“杭州将軍”雖說隻有一字之差,卻半毛錢關系都沒有。
“杭州将軍”是八旗駐防将軍,銜一品,非滿洲貴族不能擔任;而“杭州參将”就是個負責漕運的武裝保安部隊負責人。這下子明白為什麼胤禛江南籌赈,由年羹堯負責将赈災物資能夠安全運到災區了吧?
八爺胤禩保舉年羹堯到四川做四川提督,本質上就是一方面覺得年羹堯是個人才,籠絡年羹堯;另一方面就是想把年羹堯弄得離胤禛遠遠的。但這對年羹堯來說,絕對大恩了,畢竟由三品升任從一品的四川提督,這是質的飛躍了。
但“四川提督”這個官說白了就是四川境内綠營軍的頭頭。隻是單純的武職,不涉四川的民政。是以搞錢是年羹堯挖空心思想做的事情。在遠離胤禛的監督之下,年羹堯變得欲壑難填。
四川總督和陝甘總督本質上是一回事。因為在康熙晚年既沒有四川總督(之前有,年羹堯也的确擔任過),也沒有陝甘總督。因為對西北用兵的需要,都給合并了,叫“川陝總督”。
”四川總督”在清朝是一個特殊存在,因為西北用兵之前,四川總督的地盤隻有四川一個省,後來因為統籌西北戰事,四川總督的權限就大了,挾制陝甘以及雲南部分。因為戰事的緣故,四川總督和陝西總督(挾甘肅)時合時分。
是以非康熙心腹不能擔此任,非内閣學士不能擔此任。
而在劇中,年羹堯是因為江夏鎮事件,引起康熙的重視,提拔為四川總督的。本來直接提拔一個武将為四川總督是不合理的,但是從四川提督一個從一品的位置上提到一品,至少邏輯合理了。
而年羹堯全是熏天的時候,是他擔任撫遠大将軍兼任陝甘總督的時候。權限之大,令人發指。
整個西部的軍政、民政;全國能打的野戰部隊;全國支援的邊饷支配,都年羹堯一人說了算,殺個三品官,都不需要向雍正請示。整個清朝也就吳三桂和後來的曾國藩有過這麼大的權力,但還有耿精忠、李鴻章等人制約着。年羹堯的下場,實際上隻要多想想吳三桂就應該知道自己犯了什麼忌諱。
後來年羹堯被貶為杭州将軍的時候,也展現出了《雍正王朝》的良心。
年羹堯仕途之初因為是漢軍旗賤籍。是以雖然當到了四川提督這樣的從一品大員,仍然也隻能管綠營部隊,八旗部隊插不上手。而此後胤禛給他擡過籍了,已經是标準上三旗貴族了,是以第一次降級,那也是一品大員,全國14個八旗駐防将軍之一的“杭州将軍”。
雖然管的人少了,但是意義絕對不一樣了,管的是正宗八旗駐防部隊。不過年羹堯最後慘了點,守城門當然小兵,沒品沒級。
當然之是以雍正将其一撸到底,其實就是想保他一命。隻可惜,士可殺不可辱,年羹堯穿着黃馬褂給你守城門,隻要讓雍正看看,我年羹堯是有多委屈啊。
原創首發,歡迎關注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