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個人作業1

感想:讀完這篇文章,我認為學習這個專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年多以來我對于輔修的課程都淺嘗辄止,停留于表面,導緻目前基礎很差,但是又無從下手,過于浮躁http://www.cnblogs.com/Tpf386/p/4798437.html

回答問題: 第一部分:1.之是以選擇軟體工程作為輔修專業,首先是本專業的就業形勢很不好,其次是相比會計英語等專業,對軟工更感興趣。但是我的條件恐怕不是很好,大一的時候學習C語言也是吊車尾的水準。和這些部落客比那真是相去甚遠了。 2.計算機應該是我比較喜歡的領域,國小時候在哥哥家接觸的計算機,當然當時都是玩遊戲。後來對計算機硬體也比較感興趣,前陣子第一次自己嘗試了裝機。但總本質上來說,我對于計算機也隻是知道點皮毛。 3.相比于我的本專業,我還是比較熱愛軟工的,軟工不用學習各種力學,沒有複雜的求導積分公式等等。但目前基本還是停留在口頭水準吧。

第二部分:1.迄今為止,代碼量可以說少的可憐,隻有大一和大二學習C語言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人任務。最複雜的作業是大二學習進階程式語言設計時候做的一個猜拳遊戲。 2.學習線性代數和機率論的時候,我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這是基礎課, 反正也不算難,學一學,拿到學分就好了,沒有想過和計算機有什麼關系。

第三部分:1.未來在it行業,我的夢想就是進一個本地的中型企業,從事程式員工作。 2.對于實作夢想,我認為在大三這一年多學習,夯實基礎,盡可能的彌補過去兩年劃得水,并且想嘗試一下考研。

第四部分:對于這門課,我的期望是能夠在加強java、c等語言的基礎上,學到更多和未來就業有關的使用的東西。目前本專業的課也不算很少,周一至周五準備至少拿出四五個小時的用在這門課上,熬夜,那可以,我是修仙黨,半夜睡不着還爬起來看蘋果釋出會呢。

1.P336/迷思之三:好的想法不一定赢,但是好的想法的标準是什麼呢?是理論資料上使用起來更輕松地鍵盤,還是更容易被大衆所接受的鍵盤?

2.P345/4:成功的公司重視使用者,我覺得不一定。店大欺客的例子比比皆是,intel這幾年沒有競争壓力不停的擠牙膏,ryzen推出後才相繼推出x系和8代u。

3.成長和代碼量無疑有莫大的關系,但是起點低的話,應該從什麼樣的程式開始訓練呢?

4.全國計算機技術和軟體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對于将來就業的作用大嗎?

5.如果結對程式設計中的二人水準相差懸殊,比如我和東東,會不會不僅影響進度,同時兩人又得不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