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違反國企合同承諾,以數億投資換取紙質無效協定!内蒙古亮劍"畫蛋糕"投資,責任永不軟

近年來,内蒙古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工程建設等方面,"畫蛋糕"問題突出。企業一旦完成投資或項目建設,當地政府作出的承諾因各種原因被推遲或未履行,甚至部分合同内容被法院認定為重大違法行政行為。對此,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檔案,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今年以來,内蒙古自治區紀委報了多起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它補充說,類似的問題将在未來"一起發現并一起溝通"。

違反國企合同承諾,以數億投資換取紙質無效協定!内蒙古亮劍"畫蛋糕"投資,責任永不軟

趙乃玉繪畫

1、政企合同中存在違法承諾

近年來,内蒙古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民營企業投資,往往在國企合同上做出大承諾:減稅、手續可以友善、資源可以支援......然而,由于一些核心承諾沒有得到履行,合同協定成為吸引投資的"誘餌"。

在内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左旗(New Left Flag)投資的民營企業——億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Yilong Company),就接連發生此類案件,數億元投資換取了一份票據無效協定。

新的左旗位于内蒙古東北部,那裡的冬天非常寒冷。為進一步解決供熱問題,2011年6月22日,新竹與易龍簽訂了《阿木鼓浪鎮中央供熱工程建設協定》(以下簡稱《協定》),規定宜龍公司将負責投資建設供熱公司。

供暖是一個公共事業部門,投資大,回報低,甚至可能導緻損失。為了讓企業相信該項目正在正常有效地運作,地方政府開始"畫蛋糕"。

在協定中約定的補償方案:新任左旗政府負責易龍公司免費配置設定位于阿木谷朗鎮南五一牧場的1億噸煤田,作為乙方供熱投資經營虧損的補償,并承諾辦理相關手續。

同時,還就新項目入網管道建設的内容達成一緻,即宜龍公司負責連接配接線和換熱站支線的建設;

在這些看似良好的參與背後,隐藏着巨大的風險。

益龍董事長趙忠義表示,該項目僅在一期就投資了1.7億元,自2012年10月以來一直在供暖。

施工之初,當地集中供熱面積和品質大大提高,一度赢得了社會各界的一緻好評。新任左旗政府提供的資料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共将向供熱企業支付超過1.9億元的供熱營運貸款、公共取暖費用、取暖補貼等,但并未披露各種費用的具體金額。

對此,趙忠義表示,遲早要還清貸款,取暖費用本來應該還清,至于取暖補貼,"不知道到底要補多少錢。

最關鍵的問題是,核心協定,即煤田配置設定,尚未實作。為此,藝龍公司認為是政府"玩弄"了他們,再加上随後向新左旗委員會政府上司層的更疊,一系列沖突加劇,使雙方"争先恐後"地打網。一龍表示,大量地區未經許可和專業建設,強行接入其供熱網,新左旗政府表示,當地需要新接入社群的網絡,反映出宜龍公司接入網絡的成本高昂,而且它沒有能力投資建設網絡, 考慮到重大民生問題,是以按招标規定選擇建築企業。

争奪的結果導緻冬季某些地區的供暖不合标準。2018年10月下旬,中國最寒冷的冬季地區之一呼倫貝爾開始全面升溫,而新任左旗政府所在地阿木古朗鎮正在與政府和企業"打架",義龍有兩台鍋爐,直到11月下旬。維修後,造成該鎮80萬平方米的住宅采暖不達标,部分小區車庫和走廊采暖管當機開裂,供熱管網低溫運作,很多人經曆過"更糟"的寒意,在家裡不得不穿厚厚的棉質衣服。

最後,藝龍将新一屆左旗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兌現煤田承諾,而新左旗政府則要求退還相關費用,也把藝龍公司告上被告席。

雙方都來找我,忙碌的壞法庭和一群媒體。藝龍公司今年被吸引投資的"金鳳凰",為什麼在新左旗突然成為沒人喜愛的"落毛雞"?為什麼官企合同不能履行,甚至政企沖突不斷更新?《經濟參考》記者聯系了新任左旗政府負責人和相關部門,據他們了解問題的根源,當年簽訂的協定出來了。

新任左旗政府提供的書面答複稱,在協定簽署前,旗旗政府曾多次申請為宜龍公司配置設定煤田,但呼倫貝爾市、國信部等部門明确回複稱,向供熱企業配置設定煤炭資源不符合政策。

2020年4月,當藝龍就該索賠向呼倫貝爾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時,在庭審答辯中,新任左旗政府也以"縣級人民政府無權配置設定涉案煤田資源"等為由,直接提出了配置設定煤田的協定。

法院一審認為,新左旗政府将"免費撥出1億噸煤田給宜龍公司"的協定視為無法履行的協定,是一項重大且明顯違法的行政行為,新左旗政府作出的協定是違法行為,駁回了藝龍公司要求新左旗政府履行上述協定和一系列訴訟請求。

面對現實,花了數年時間投入巨資建立左旗供暖工程的趙忠義哭不住笑:"沒想到,吸引我投資的協定是違規的,無效的。"

最終,新的左翼旗政府和益龍同意由一家國有企業購買供暖項目。目前,回購工作正在進行中。

回憶起新左旗投資這個項目帶來的一系列麻煩,趙忠義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地方吸引投資之後,也就是說,麻煩很多,我不敢相信。"

2.有些地方習慣于"拖動提示"

今年3月下旬,剛剛經曆了大規模的沙塵天氣,内蒙古西部地區又恢複了昔日的藍天白雲。當時,看到天氣越來越暖和,阿拉善左旗賀蘭山煤礦區生态綜合河流修複、剝離坑管理EPC(設計、施工為一體)項目,也為綠色整理項目做準備。

但項目負責人王某并不高興,因為他手裡沒有錢。他說,該項目已經基本完成,但項目付款存在較大缺口,"再也無力為收尾項目預支資金"。

記者檢視資料發現,該項目在2019年公開招标。經過一系列程式,陝西建設第九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标。同年8月,阿拉善左旗工業商務和資訊化局與建設公司簽訂合同,約定期限為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合同價格超過4890萬元。

兩個項目均已認證設計、監理、勘察、施工機關,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專家組的驗收,驗收結論均為"合格"。

《經濟參考》記者在今年3月采訪了國旗上司人。他說,該項目已于去年底基本完成,已被接受,但由于冬季無法進行綠化覆寫,該項目計劃于今年春季完成。

該項目欠多少錢?在記者面前,當時的船旗局長打電話給旗務财務司,了解項目的付款情況,當他得知實際工作量已經完成98%,而付款進度隻有62%左右時,他立即按規定和程式要求付款。當時的旗隊長坦言,支付進度确實很慢,給建築企業帶來了困難,必須以身作則,立足變革。

然而,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減速"。項目部負責人王一檢討,這時旗局局長随後向旗下财政局支付項目部500萬元,然後沒有進展;

塔克希市呼倫貝爾縣級市的一家公司也經曆了類似的經曆。

國潤豐與熱力公司負責人表示,其母公司——國潤泰與(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于2014年與市政府簽訂了《嘉安安新鎮供熱工程合同》及相關補充協定,明确同意該項目為市政府Theu Keshi投資項目。

記者檢視這些儀器發現,在《合同》中,市政府承諾"確定2014年新增供熱面積不低于100萬平方米,2015年新增供熱面積不低于150萬平方米",如果新增供熱面積低于上述面積, 然後由上述地區的市政府補交接口費。同時,在補充協定中,塔克什市政府還承諾為企業收取新連網供熱樓的接口費提供财政擔保,并為取暖費的收取提供财政擔保,"如果費用未按合同及時收到,甲方(即: 塔克希市政府)承諾,這筆費用将由甲方财政支付"。

在蓋有塔克什市人民政府公章、塔克什市财政局公章的保證書中,記者看到其中明确表示,"同意為支付2014年和2015年塔克希新城供熱工程應收的接口費和取暖費提供财政擔保, "擔保金額為上述費用之和,但不低于2.945億元。

官員們表示,這些協定是吸引企業投資的核心條款,但自2014年以來,由于塔克什市興安新城的建設進度,供暖面積一直推遲:2014年供暖面積僅為20萬平方米,2015年上升到50萬平方米。到目前為止,該公司的供暖面積僅為197萬平方米。

嚴峻的現實導緻該公司持續虧損。市政府的那些"美麗承諾"沒有兌現。據上述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以來,市政府隻向公司支付了1.4億元,遠低于合同約定的2014年和2015年應付的接口費和取暖費總額。

3.内蒙古亮劍"畫蛋糕"的壞習慣

問責制絕不是軟弱的

北京律所合夥人李偉等專家認為,近年來,"畫蛋糕投資"和"畫蛋糕協定"背後暴露的誠信缺失,是破壞營商環境的最大癌症。特别是對于一些地方的"應急"項目,在沒有項目、沒有方案的情況下,個别地方上司"打頭"搞建設,找承包商,告訴對方"先拿到,先拿到,把交好",誓保。此時,一些生存下來的員工很多,依靠合同建設項目生存的企業往往會貸款預支資金,按照對方的口頭要求"大幹快"。

受訪專家認為,個别地方黨委政府"畫蛋糕"投資,不僅損害企業,而且使當地營商環境陷入泥潭,整個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影響。地方政府誠信指數是衡量當地營商環境品質的重要"晴雨表"。營商環境是發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區域經濟軟實力和綜合競争力的集中展現。

正因為如此,今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區召開了區域性營商環境優化會議,并直播了一部關于營商環境的短片,揭露了一些破壞營商環境、充滿辛辣風味的典型案例。

此前,2020年9月6日至11月30日,内蒙古派出4個巡視組,對區内12個盟市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檢查,共發現327個關鍵問題,交出82個立法改革問題。

目前,内蒙古優化營商環境在全球工作中處于突出地位,作為"十四五"開局年的一件大事,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還印發并執行了一系列檔案。從2021年初至今,内蒙古出台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和檔案,包括《内蒙古自治區公安'放手'改革與營商環境優化》、《26項親民企業辦法》、《内蒙古自治區政法委、黨委全面法治委辦公室》等。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以及《内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關于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法治》等措施。

優化營商環境不僅需要政策支援,還需要壓力傳遞,否則多年來形成的一些幹部市場意識差,服務意識薄弱,法治意識薄弱,誠信意識缺乏思維惰性,無法真正得到糾正。

為此,紀檢監察部門也采取了行動。今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區紀檢委關于行使監督職能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正式向社會釋出,這是自治區紀委2021年第1号檔案。

今年以來,内蒙古自治區紀委不斷向媒體通報了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并指出,這些案件背後的問題實質上是利用職權或地位影響幹擾、破壞正常市場秩序。一些涉案人員因違紀行為被追究責任,甚至被移交司法機關。内蒙古自治區紀委表示,在類似問題上,未來将"一起發現,一起通報"。"

記者:劉菊德、賈立軍、呼和浩特報道

資料來源:《經濟參考》

專欄編輯:秦紅 文字編輯:盧小川 标題 地圖 來源:Instagram 照片編輯:嚴凱

來源: 作者: 經濟參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