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作者:大美仁壽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新年伊始,仁壽縣大化鎮龍門村的金國升、陳勇、陳伯川、陳伯華各自領到了自己的土地補償費,一樁鬧騰三年多的45萬元折遷補償糾紛終于圓滿解決。

自2021年4月大化鎮群衆沖突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以來,成功調解群衆沖突糾紛41件,調解成功率100%。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大化鎮群衆沖突糾紛化解中心專職調解員

調解群衆沖突糾紛

大化鎮是仁壽群衆沖突糾紛多元化解的先試先行者,他們探索建立的“信訪+調解+政策咨詢+心理輔導+N”入駐模式,“中心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和沖突糾紛化解“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鍊條解決”閉環管理等成為模版在全縣推廣。目前,縣級群衆沖突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已完成設施建設,将于近期開門運作。

上述帶有基層“煙火氣”的鮮活案例是仁壽縣以人民為中心、全過程踐行人民民主、深化社會治理的探索成果之一。近年來,仁壽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聚焦“12345”發展戰略,以平安仁壽建設為統攬,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抓手,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着力提高平安仁壽建設水準,群衆滿意度大幅提升。

有獎爆料,把問題解決在“家門口”

“爆料還能賺錢,哪有這麼好的事哦!”曾經表示懷疑的計程車司機陳剛強當看到自己的微信錢包有50元進賬時,笑得合不攏嘴。這是一年前的事。

2020年12月17日,妻子打電話告訴陳剛強,縣城聚豐巷一些私家車亂停放,堵住了小區出入口,造成交通擁堵。陳剛強送乘客到達目的地後立馬趕往事發地,拍照驗證,然後打開微信中的有獎爆料公衆号,将照片和說明文字上傳。二十分鐘後,交警趕至,迅速疏通了堵塞的交通。兩天後,陳剛強收到縣有獎爆料平台的35元紅包獎勵。利用開計程車的便利,陳剛強夫妻至今已累計爆料179次,獲利7000多元,成為“職業爆料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建好管好城市為人民嘛。隻有發動老百姓,大家管才能管好。雖然我們為此獲得一定利益,但那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城市越來越好!”陳剛強說道。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有獎爆料平台從業人員收集研判轉辦群衆爆料資訊

有獎爆料是仁壽縣依靠群衆實作基層社會有效治理的一項創新性舉措。爆料平台把廣大網民的爆料和微信紅包結合起來,通過網民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及時核實、及時回報情況等方式,把基層社會治理的端口前移,及時回應群衆關切,解決群衆的各項訴求。爆料内容十分廣泛,大到治安安全隐患、突發事件、違法違規事件,路見不平事件和感人至深事件,小到亂扔垃圾、路燈不亮、标牌歪斜、窨井蓋丢失等。

爆料平台24小時受理、轉交、核實回報。網民的爆料内容由政府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或鄉鎮核查,并迅速組織整改落實。然後平台向爆料人發放微信紅包,最高單條200元。

仁壽推行有獎爆料,讓群衆反映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據統計,2021年,有獎爆料平台接獲爆料22780件,同比增加35%;核實有效并妥善處理的爆料16302件,同比增加35%。

多元化解,把沖突釋在基層

曾以群衆沖突糾紛“三三調解代理制”聞名全國的仁壽縣,近年在“三三調解代理制”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完善,又推出了群衆沖突糾紛多元化解制。“三三調解代理制”解決了群衆“跑腿多”的問題,但群衆沖突糾紛往往複雜多變,涉及面廣,僅靠單一的部門和人員調解,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于是,多部門關聯、多人員協同的“多元化解”機制誕生。

仁壽投入100餘萬元在大化鎮打造鄉鎮級标準化、規範化的沖突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陣地,開展“群衆沖突糾紛化解實戰化”實體化運作,并向省上推選“一站式”沖突糾紛調處示範平台。同時投資380多萬元建設縣級沖突糾紛多元化解協調中心,縣委、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醫療機構、評估中價機構等部門機關進駐,聯合辦公,協同解決鄉鎮解決不了的群衆沖突糾紛。除大化外的鄉鎮(街道)與司法所融合建設,實作場地共用,資源共享,工作關聯,效果聯創。村(社群)調解室依托“一村(社群)警務助理”完善全縣293個村(社群)建設。

調解群衆沖突糾紛,關鍵在調解人。

為此,仁壽打造了多支專兼職隊伍。招聘專職人民調解員64名,将網格員納入基層調解組織使用、教育訓練、獎勵的工作機制,吸納具有群衆工作經驗的退休老幹警、老幹部、老黨員和社會工作者等充實“特邀專家調解員庫”。同時,共成立治安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17個,落實調解員20人,實作公安派出所專兼職人民調解員100%入駐。2021年受理沖突糾紛211件,化解209件,成功率99.05%。

此外,仁壽在鄉鎮打造了四支群衆沖突糾紛調解隊伍,即鎮村(社群)兩級人民調解員、網格員隊伍,由法官、檢察官、民警、司法助理員和法律顧問組成的專職調解隊伍,由群衆威望高、熟悉社情民意的社會賢達人士組成的“鄉賢”調解隊伍,由優秀女同志組成的“巾帼”調解隊伍。截至目前,全縣各級各類調解人員達5993人。

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群衆沖突糾紛化解是仁壽一項開拓性的舉措。仁壽大力推進個人調解室及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建設,到目前已有5個個人調解工作室、1個婚姻家庭糾紛調解室運作,從業人員10多人。

為把群衆沖突糾紛化解在萌芽,仁壽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原則,把群衆沖突糾紛排查的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建立分類分級的沖突糾紛問題台賬,按時報送,按時調處,按時回報,按時回訪。

同時,還建立了聯席會議、“四預”防範、關聯調處和“四定五包”等機制,確定多元化解正常開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沖突糾紛化解在基層”。

信流暢通,讓資料奔于網絡

有人正在打電話核實資料、有人正在電腦上比對資料、有人正在記錄最新資料……隆冬時節,正值新冠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每晚深夜,仁壽縣大資料中心辦公室都燈火通明,18名從業人員堅守崗位,從海量資料中精準追蹤全縣疫情防控态勢、尋找薄弱環節,适時準确地提供防疫決策依據。

仁壽縣是一個超百萬人口的大縣,防疫壓力大。但自疫情發生以來,仁壽均圓滿完成了防控任務。“而大資料排查能大量減輕基層排查工作量,為上司科學決策提供精準資料支撐。”仁壽縣防疫指揮部大資料排查小組負責人介紹,為了用好大資料,以縣大資料中心為班底,從全縣各部門抽調了近20名IT專業人員組建資料排查小組,進行資料接收、分發、彙總、上報、分析應用等工作。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大資料中心從業人員收集分析研判

社會治理相關大資料資訊

負責資料稽核的6名從業人員,平均每人每天要稽核5000條左右的資料,并在大量的資料中提取到有用的資訊,再交給下一個環節的同僚。負責資料進度催辦工作的王思思說,每天“煲電話”成常态,最多一天打200多個電話,最晚到淩晨4點還在打電話。

近日,記者在文林街道文林社居委會看到,網格員們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便是往電腦裡錄入轄區居民的生物識别資訊。文林社群地處舊城區,轄區多為開放式老舊小區,因沒有門禁系統,出入小區的人員和車輛複雜,群衆反映沒有安全感。于是,仁壽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将所有小區安裝人臉識别門禁系統,小區、院落、重點道路、人流彙集場所等實作視訊探頭全覆寫,資料接入縣大資料中心。文林社群20個小區都安裝人臉門禁識别系統,背景由社群或小區自治委管理,居民通過“掃二維碼、人臉識别、智能門禁卡”等多種認證方式便捷進出小區,居民安全感顯著提升。

仁壽投資5億元建成的大資料中心被稱為仁壽“最強大腦”,主要用于社會治理、教育、衛生等行業。2019年,仁壽啟動“智慧仁壽”建設,開展了資料共享交換平台、政務一體化平台、标準便民中心、智慧城市等多個智慧項目建設。到2022年,仁壽将建成“共享、智能、融合、高效”的大資料綜合管理應用平台,資料資訊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得到互動式應用,形成“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社會治理高效有序、資料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的管理新模式,讓大資料更好服務于全縣社會經濟發展。

“通過大資料,我們可以對全縣發生的情況了如指掌。”仁壽縣大資料中心負責人介紹說,哪裡有公共突發事件,哪裡有重大安全隐患,“最強大腦”就會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報,并依托監測産生的資料和案例,建構分析模型,掌握發展規律,推動防控體系由事中事後處置向事前預測預警轉變。

網格遍布,讓網格員融入民間

2021年12月31日,仁壽縣戰“疫”正酣。梁慧莉提前趕到辦公室打了卡便匆匆趕往百樂彙小區。這裡有一位從外地返鄉居民正居家隔離,梁慧莉每天都進行詢問和檢查,确認居民的隔離情況。

回到辦公室,打開電腦,錄入“智慧小區”住戶資訊。忙碌一陣,梁慧莉接到老東街水管破裂、水漫門市的電話,又匆匆趕往事發地。下水管道破裂,修複需相關住戶出資,梁慧莉一戶戶登門協調,找來維修師傅與居民面對面談妥。

忙完這事,已近中午,梁慧莉回到辦公室拿上一件包裝好的羽絨服就往外走。元旦将至,一困難戶正盼着她。住在老電影院附近的這一家四口,因戶主患癌症,喪失勞動能力,經濟困難,小孩連一件新衣服都沒有。

下午,梁慧莉整理完資料,便到文林路二段一幢臨街樓召集居民商議電梯安裝。這事牽涉的人多,利益不同,鑼齊鼓不齊。扯了一大陣,沒有結果,下次還得來。

同時,梁慧莉還針對居民進行防詐宣傳。這是老百姓感興趣,她講完防詐知識,又教大家下載下傳防詐軟體。人們生怕漏掉,把她圍了一水洩不通,大冬天的被擠出一身汗。

下班回到家,她的手機也幾乎沒有停歇過。有隔離幾天就憋不住給她訴苦的,有返鄉人員找她報備的,還有兩口子鬥嘴吵架的……半夜三更也被吵醒幾次。

這就是一名普通網格員的一天。

在仁壽縣,像梁慧莉這樣的網格員有812名,他們生活工作在老百姓中間,管盡群衆大小事。

網格員是社會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仁壽将全縣劃分800多個網格,每個網格都有一名專兼職的網格員。仁壽有一套《網格員管理辦法》,明确其職責,堅持日常管理考核,定期不定期教育訓練其業務技能,讓網格員們規範工作、高效工作。以資訊化為支撐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已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有效形式。

2021年,仁壽全縣共辦理網格事件23.65萬件,辦結率達95.53%,完成市定目标129.92%,其中宣傳教育上報31699條,治安隐患事件4676件,沖突糾紛4390件,不穩定因素1036件,突發事件1357起,公共服務19.06萬次。

-END-

深化社會治理,仁壽“很有一套”!

仁壽,真香!

“簽”到了!仁壽人專屬植物簽,速來領!

春節前“上線”,解鎖仁壽又一個新公園,打卡走起~

出品:仁壽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徐燃

編輯:徐茜 王楠(實習編輯)

來源:眉山日報

點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