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匯率謎題

作者:張軍說

中國的匯率謎題”,英文原文寫于2005年7月。

中國的匯率謎題

中國的匯率謎題

2005年7月21日

中國突然決定将人民币(元) 升值2.1%,并終止與美元的聯系機制是對幾個月來美方不斷施壓的回應。但這一次價值調整很可能是一次性的,而且人民币(匯率)也可能并不是要實行真正的自由浮動,因為穩定的貨币對中國仍然是非常有利的。

的确,因最優貨币區研究而被認為奠定了歐元理論基礎的經濟學家蒙代爾堅持認為,作為目前經濟發展階段的必要組成部分,中國應該維持固定匯率制。的确,許多觀察家都将1985年廣場協定以前日本奉行的匯率制度作為典範,但是,由于中國的經濟結構不平衡,匯率制度引起的挑戰性問題遠比日本和其他東亞經濟體遇到的要多。

聯系匯率顯然是東亞經濟騰飛不可或缺的要素,這樣的制度符合該地區以出口為導向的發展模式。但是固定匯率的有效性取決于出口的發展對國内工業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的影響。如果貿易的增長推動了國内非貿易部門的增長,則固定匯率不會給對外收支平衡帶來壓力,因為進口需求也在上漲。在這樣的情況下,匯率的調整不會對經濟的發展造成嚴重的沖擊。例如,日本的經濟學家們認為,呼籲非美元貨币對美元“有序升值”的“廣場協定”就是高國民收入的自然結果。這也是日本接受匯率變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中國目前的情況卻大不相同。調整匯率的壓力産生的時期人均國民收入僅有1000美元,而非1萬到1.5萬美元,是以中國還需要經過相當長的快速經濟增長時期,達到日本當年允許調整日元匯率時達到的階段。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和其他經濟起飛初期的東亞經濟體不同,中國過去 10年内出口的增長與國内非貿易部門的發展沒有緊密聯系,出口增長的動力主要來自外商直接投資(FDI)。中國有4.6萬家外資企業,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加工貿易部門,進而提高了出口産品的進口密集性,割斷了對外貿易部門與國内工業的聯系。

因高密度的外商直接投資而受益的地區成了最富裕的地區,這種情況擴大了地區間的差距,特别是東西部之間。僅僅用相對繁榮的東部沿海地區的收入水準來決定人民币的匯率是不現實的。

誠然,中國積累了大量的收支順差,說明人民币的價值被大大地低估了。但是順差僅僅掩蓋了中國國内經濟部門和較貧窮地區的結構問題。如果把外資企業的出口從總貿易量中減去,順差就沒有了,因為商品貿易的總差額和服務業的貿易差額普遍出現逆差。

簡而言之,因外商直接投資的絕對優勢而與中國經濟其他部門脫節的出口部門是造成人民币價值被低估這樣一種錯覺的原因。盡管出口的增長十分巨大,目前已達到中國 GDP的70%,但對其他的經濟部門并沒有産生推動作用,因為出口僅限于外資的加工貿易企業。如果出口的增長不是限于這樣的企業,那麼國内經濟規模十分龐大的中國絕不可能積累起如此巨大的對外順差。

隻要亞洲一直用美元作為外匯存底——這樣的政策将繼續給貿易和經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好處——中國維持人民币價值穩定的願望将繼續給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提供極大的優勢。

中國的匯率謎題

張軍教授,1963年生,經濟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并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現任複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鄭雅文

責任編輯:張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