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深圳地鐵:無人駕駛地下鐵最早可以在年底體驗

深圳地鐵:無人駕駛地下鐵最早可以在年底體驗

深圳地鐵20号線一期工程圖。

深圳晚報(記者董玉音)深圳首條無人駕駛地鐵即将到來!4月14日,深圳地鐵集團獲悉,深圳首條全自動營運的地鐵20号線1号線已經實作了東通"三通"目标,首列火車已完成裝置組裝,車載裝置調試完畢,将于本月底抵達地鐵20号線、機場一期北側車輛段, 計劃于今年年底開業。市民可乘搭港鐵直達國際會展中心。

地鐵20号線将配備多項"黑科技"智能應用。其中,列車可以自動冬眠,自動喚醒,還可以自己做醫生,進行自我測試。

地鐵20号線遠期預訂延長至東莞條件

據深圳地鐵集團介紹,深圳地鐵20号線一期工程由中鐵南方公司承擔建設任務。該路線從T4航站樓(規劃)開始,到會議中心站結束,全長約8.43公裡,機場北有5個車站,重慶路,南面,會展南站,會展館北站,機場北段有公共汽車段。全線有3個換乘站,機場北站可換乘地鐵11号線和昭和深城際鐵路,展覽南站可換乘地鐵12号線,會議中心站可換乘地鐵12号線和規劃地鐵30号線。

地鐵20号線設計時速120公裡/小時,長期預訂延伸至東莞。

站點和間隔的無線帶寬速率增加了五倍以上

據深圳地鐵官員介紹,該線路在中國首次應用全自動運作的智能列車控制(車車通訊)系統。同時,還配備了多項"黑科技"智慧應用,為線隊的智能外觀帶來了驚喜。

據了解,地鐵20号線一期可無人值守列車自動運作。不僅如此,列車可以自動冬眠,自動醒來,還可以作為自己的"醫生"進行自我檢查。此外,列車還具有十多項功能,如列車停車控制、門站台門到門隔離,堪稱地鐵列車行業的"十項全能選手"。

該生産線的另一個亮點是全國首個基于車輛通信的全自動操作控制系統的應用。該系統可以優化車輛的控制過程,提高資訊的實時傳輸,并通過車載系統的自主計算獲得車輛的許可證,大大縮短了運作間隔。與傳統地鐵列車控制系統相比,該系統在全自動現場段運作、接口管理和列車自主要制運作中的智能性、可靠性、安全性和便利性被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此外,在智能運維、創新應用方面,地鐵20号線一期的諸多"黑科技"應用。在通信中引入WIFI6無線網絡,使車站和區域的無線帶寬速率提高了五倍以上,使列車上的乘客可以獲得更好的資訊采集體驗。在車站内,新增LED大螢幕和OLED表面屏,豐富的資訊終端,為乘客帶來更準确流暢的資訊服務。

在出行體驗的便利性方面,其票務系統可以滿足人臉識别、自然語音互動、AI虛拟客服等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建構未來全新的智能票務和客戶服務系統。

設定2個智能站,可一鍵切換站

地鐵20号線一期将有兩個智能站。與普通地鐵站不同,智能站具有一鍵操作準備和一鍵式開關站的強大功能,配備智能運維服務,智能站數字化營運平台。智能車站可以實作車站客流資訊、運作方式、環境名額、能源管理等的可視化處理和分區塊顯示,進而實作對車站裝置、環境、人群流量和現場狀況的集中監控。

據深圳地鐵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時CCTV在智能車站中可以對第一時間在車站跨過護欄、人群方向異常等突發情況進行預警處理,大大提高了地鐵站的安全保障能力,為地鐵站提供了多重的公共安全保障。"

來源: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