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省衛健委主任朱宏: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多點觸發預警系統

作者:海外網

來源:羊城晚報

廣東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是本次省人大會議會場内外的讨論焦點,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該如何做到人、物同防?如何運用大資料精準做到甄别疫情風險、提前堵住漏洞?……羊城晚報記者就大衆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專訪了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朱宏。

專訪省衛健委主任朱宏: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多點觸發預警系統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朱宏

面對奧密克戎

廣東疫情防控是否需要“提檔更新”?

截至1月19日10時,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經蔓延到至少175個國家/地區。目前,奧密克戎毒株已經取代德爾塔成為全球優勢毒株,廣東疫情防控是否需要“提檔更新”?

朱宏指出,廣東和奧密克戎交手的經驗表明,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傳播能力強、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但是奧密克戎變異株不影響現有核酸檢測試劑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政策和“動态清零”的總方針,對防範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然有效。

“近期,我們将在防控中從人、物同防,防控的各環節進行強化,提高防控的精準度、精細度。”朱宏指出,“在人防方面,嚴格入境人員從口岸檢疫、轉運、隔離、醫療救治各環節的閉環管理。嚴格落實入境人員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7天居家健康監測要求,防止交叉感染。轉運環節要求全過程規範佩戴口罩,避免在轉運車輛等空間相對密閉場所喝水、進食,盡量不說話。集中隔離場所嚴格實施分級分類管理,入境人員與本土人員區分隔離。居家健康監測,要求資訊推送和人員管理雙閉環,對不符合居家健康監測條件、居住地為老舊小區(居住條件差、通風不良等)的隔離人員應實行集中健康管理”。

朱宏指出,物防方面,近期省疫情防控組緊急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國際郵件快件和貨物疫情防控管理的通知,強化了國際貨物的疫情防控,在口岸、快遞分揀中心各環節全面消毒。

專訪省衛健委主任朱宏: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多點觸發預警系統

新華社資料圖

在應急處置方面,廣東将擴大密切接觸者甄别範圍。“我們将與個案同場所、同空間暴露人員均判定為密切接觸者,及時進行健康管理。”朱宏說。

出現本土病例

是否會影響群衆春節返鄉出行?

春運已啟動,但近來廣東省每天都有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目前珠海、中山、深圳三地的疫情形勢如何?疫情會否影響群衆春節返鄉、出行?

朱宏表示,珠海中山疫情為同一傳播鍊。中山市連續8天無社群病例報告,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珠海市疫情目前局限在南屏鎮,新報告的病例主要為“同僚、同班學生、同住人員”,均在管控人群中,傳播鍊條清晰。深圳市新報告的奧密克戎疫情,疫情發現早,管控及時,無續發個案。疫情發生後,三地均在第一時間啟動響應,省、市、區(鎮)黨政上司組成現場指揮部,按照防控方案堅決果斷處置疫情,目前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已經全部管控,疫情持續向好發展。

對于疫情是否影響春節的出行,朱宏表示,國家和省已發文明确提出“兩限制兩避免一提倡”,嚴格限制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人員出行,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人員非必要不跨省出行,确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核心酸陰性檢測證明;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盡量避免前往省外陸地邊境口岸城市;高風險崗位人員盡量避免跨省出行。提倡跨省流動人員抵粵後及時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并加強自我健康監測。

專訪省衛健委主任朱宏: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多點觸發預警系統

春運流動頻繁

疫情防控是否可以做到提前預警?

春運期間,人員流動頻繁,也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帶來巨大的壓力。目前對于疫情的防控是否可以做到提前預警?這也是大衆十分擔憂的事情。事實上,在2020年廣東省建立的有效早期監測預警機制和緊急響應措施,為全球疫情防控樹立了典範。

據記者了解,2020年8月,省财政投入8862萬元,正式立項建設“廣東省智慧化多點觸發疾病防控預警系統”(以下簡稱“多點觸發預警系統”),成為全國第一個立項并啟動智慧化預警系統建設的省份,目前系統已投入使用。

朱宏向記者介紹,“廣東省已在全國率先建成智慧化多點觸發疾病防控監測預警系統,從三個方面提升了監測預警能力:一是監測預警的‘廣度’明顯提升。彙聚發熱門診、核酸檢測、疫苗接種、購藥登記等多管道以及衛生健康、市場監管、公安、商務、藥監等多部門資料資訊超37億條,建構起多元度的早期監測預警場景模型。二是監測預警的‘智慧化程度’明顯提升。實作患者症候群資訊自動抓取與核酸檢測、購藥等資訊比對分析,針對高危人群和場所發出早期預警信号。三是監測預警的‘實戰應用程度’明顯提升。及時向省指揮辦、各工作組(專班)發出疫情預警與風險提示分析專報,為甄别疫情風險、提醒堵住漏洞、協助落地排查提供了輔助決策支撐。”

朱宏表示,多點觸發預警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在疫情防控實戰中邊建設、邊使用、邊完善。“目前該系統會對監測醫院、發熱門診、冷庫冷鍊、隔離酒店和港口碼頭從業人員等彙聚資料進行智能分析和早期預警,根據風險大小生成紅色(高風險)、橙色(中風險)、黃色(一般風險)、藍色(可疑風險)等信号實行分級分類自動化預警,有了這個智能系統,将有助于我們精準快速打赢本土疫情阻擊戰、殲滅戰。”

新冠肺炎患者

目前廣東救治成效如何?

在“十四五”期間,廣東省提出健全重大疫情救治體系。目前,廣東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的成效如何?如何提升傳染病及重症救治能力?朱宏指出,省衛生健康委采取四集中收治、高水準專家聯合施治、中西醫結合診療等救治機制,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新冠病毒感染者。“據統計,從2020年以來,全省已累計收治3684例新冠肺炎确診病例,3360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累計治療重型以上病例288例、死亡病例8例、重型以上治愈率達到97.22%,2020年3月以後未再報告死亡患者。”朱宏說。

專訪省衛健委主任朱宏: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多點觸發預警系統

為進一步補齊公共衛生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短闆,廣東省于2020年12月啟動實施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着力建構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救治網絡,集中力量加強各級傳染病能力建設,重點提高平戰結合能力。

朱宏說:“目前,全省21個地市的25家城市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醫院已全部完成建設任務,現有傳染病床位8486張,ICU床位2784張;77家縣級公立醫院基本完成可轉換傳染病區建設,縣級傳染病床從1845張增至4295張。醫療救治和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急性傳染病應急隊伍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粵衛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