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971年10月25日晚,在紐約曼哈頓東河上,這是新中國外交史上的重要時刻。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通過第2758号決議,恢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所有合法權利,并立即将國民黨當局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所有機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1971年,中國在聯合國重新獲得合法席位,重返日内瓦的國際機構後,逐漸參與裁軍、經貿、人權、社會等領域,為中國提供了重大問題解決和重要規則制定的規劃。"
中國不斷努力恢複其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
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把希望寄托在世界人民身上,希望"欲免這一代人兩次可怕戰争的禍害",懷有"以良好方式彼此和睦相處"的理想。中國是第一個簽署《聯合國憲章》的國家,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也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成為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國際公認的原則,應任命中國政府代表參加聯合國大會及其有關機構的工作,并驅逐不再能夠代表中國人民的所謂"中華民國"代表。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于台灣戰敗的國民黨政權的不情願失敗,加上美國政府的一再反對,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被推遲,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台灣國民黨當局占領。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為争取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而不懈奮鬥。中國已經明确表示,在聯合國隻能有一名代表,"聯合國,我們一天可以進去"。
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美國不斷的阻撓和反對。美國憑借其國家實力和影響力,控制着聯合國。1950年,在美國主持下,第五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第396号決議,其中規定,與會員國代表權有關的問題"應由大會審議,如果大會休會,則由委員會審議"。這樣,圍繞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鬥争從安理會轉移到了聯合國大會,局勢變得更加複雜。自1950年以來,美國操縱投票機,以各種理由和借口阻止聯合國大會第五屆至第十五屆會議讨論中國代表權問題。中國重返聯合國變得極其困難。
20世紀60年代,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通過中國的不懈努力,中國的國際地位有了顯著提高,在聯合國亞非成員國中的支援也有所增加,到1960年,美國拒絕讨論中國代表權的提案在投票中赢得了微弱多數。
在這種情況下,1961年,美國試圖為中國制造新的障礙。在1961年的第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上,美國提出的任何改變中國代表權的提議都是一個"重要問題"。根據《聯合國憲章》,"大會關于重要問題的決議應由出席會議并參加表決的會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決定"。通過這種方式,美國将中國對贊成票的需求從簡單多數轉變為三分之二多數。為了重新獲得在聯合國的席位,中國需要赢得更多國家的支援。在1970年聯合國大會第二十五屆會議上,51票贊成驅逐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47票反對。這是聯合國大會第一次投票贊成恢複中國的席位,而不是反對它。雖然它沒有達到"三分之二多數",但結果也預示着美國阻止中國重返其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堅決反對聯合國的"兩個中國"
由于國際形勢的迅速變化,1971年7月9日至7月1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秘密訪華。7月16日,中美雙方同時宣布尼克松将在1972年5月前的适當時間訪華,兩國上司人将會晤,尋求兩國關系正常化,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這一宣布震驚了世界,促使許多國家調整對華關系,為與中國建交做準備。為了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越來越多的國家改變了對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的态度,轉而投票支援中國重返聯合國。
另一方面,盡管中美關系解凍,美國仍不同意将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對此,毛澤東、周恩來的戰鬥意志非常堅定,提出:"隻要江剛代表中國還是隻代表台灣留在聯合國,我們就永遠不會進入。據周恩來的助手熊向軒後來回憶說,周恩來曾對基辛格說過:你想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必須公開反駁。
在1971年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之前,尼克松政府意識到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越來越多,很難将中國排除在聯合國之外,并與日本佐藤政府一起提出了"重要問題"。它認為,任何剝奪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代表權"的提議都是一個重要問題。此外,美國和日本政府還提出了一個所謂的"雙重代表"案,即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參加聯合國,但"不剝奪中華民國的代表權"。
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決不會容忍和堅決反對美國在聯合國搞"兩個中國"的圖謀。1971年8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中、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荒謬論、"台灣地位不确定"的謬論和"台獨"的圖謀。中國政府的這一嚴正立場是不可動搖的。無論誰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推行"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等陰謀,都永遠不會得逞。必須将蔣介石集團驅逐出聯合國及其所有機構,必須充分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所有合法權利。
廣大開發中國家把中國"扛"進了聯合國
1971年舉行的聯合國大會第二十六屆會議是大會關于司法的一屆會議。10月18日以來,聯大就中國席位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10月25日,大會就中國的三個議席提案進行了表決。
大會首先就美國、日本等22個國家提出的所謂"重要問題"提案進行了表決。最後,大會以59票反對、55票贊成和15票棄權否決了該提案。當電子票牌顯示美國提案被拒絕時,大廳立即沸騰,在座無虛席的會議廳裡響起了一陣長長的掌聲。許多亞非國家代表大聲歌唱,歡呼,互相擁抱,互相祝賀,有的甚至離開座位在過道上跳舞。台灣國民黨當局派來的所謂"外長"被迫宣布"中華民國"代表團将不再參加聯合國大會的任何議程,并離開了會議。"聯合國代表挫敗了美國維護台灣在聯合國席位的努力",進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其在聯合國的所有合法權利鋪平了道路。
随後,大會對包括阿爾巴尼亞和阿爾及利亞在内的23個國家提出的聯合提案進行了表決。該建議要求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所有合法權利,并立即将台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及其所有機構。美國代表在表決前走上講台,要求删除"立即将蔣介石的代表從其在本組織及其所有機構中非法占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等字樣。在代表們的反對下,大會主席裁定,這項請求不符合議事規則。
由于第2758号決議的通過,美國和日本等國的"雙重代表制"提案成為無效案件,被自動拒絕。第2758号決議向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被承認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此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所有合法權利都已得到充分恢複。
這是一個光榮的時刻,一個勝利的時刻,值得廣大開發中國家感到自豪和自豪。正如人們常說的,正是廣大開發中國家把中國"推"進了聯合國。這一結果不僅是中國人民和主持司法的各國人民的勝利,而且對國際形勢和聯合國的發展産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正如時任坦尚尼亞常駐聯合國代表的薩利姆所說,"這是向世界宣布,第三世界國家,即中小國家,可以在聯合國論壇上引起人們的注意"。(徐佳||中央黨史文獻研究所中央紀委、監委網站王曉甯整理)
回顧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