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蔣介石與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由“一兵交涉,一兵抵抗”轉變為“積極抵抗,預備交涉”,要求在上海駐防的19路軍堅決抵抗,并派兵增援淞滬地區。日軍方面狂稱四小時占領上海,三個月占領支那。作為前線吳淞要塞的(揚子江口的第一道門戶)指揮官鄧振铨臨陣脫逃,在這危難時刻吳淞要塞司令部參謀長滕久壽臨危受命,率領全艇官兵奮勇抵抗。在滕久壽的指揮下,吳淞要塞與日寇激戰進行了整整七天,打破了日軍的狂言,捍衛了大陸的尊嚴。

生平簡介
滕久壽1899年出生于貴州省都江縣,其父滕子清于清朝末期在都江廳任職。藤久壽出生豪門,少年時便長得十分的強壯、雄武,因受嶽飛等民族英雄的故事影響,經常以“精忠報國”來激勵自己。成年後,藤久壽考入了貴州陸軍講武堂炮兵科。
1919年從貴州陸軍講武堂畢業後滕久壽便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在黔期間,滕久壽曆任黔軍排、連、營、團長之職務。對于當時軍閥割據、各自為戰的現象,極為憤恨。第一次國共合作後 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建立黃埔軍校,意圖培養出一支精銳的部隊興軍北伐。為了響應孫中山反帝反軍閥的“北上宣言”号召,1926年騰久壽毅然離黔投奔國民革命軍,先後任中國軍事政治學校潮州分校教官、潮梅警備司令部參謀處長。1927年後調任17軍2師、10軍29師參謀長,1929年任訓練總監部監員,同年冬調19路軍吳淞要塞參謀長。
一.二八淞滬事變
滕久壽調入19軍不到兩年,在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就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沈陽在一夜之間淪入敵手。由于國民政府采取不抵抗的政策,更加助長了日本的氣焰,他們将目光移向了中國的經濟中心上海。
1932年1月28日夜,在上海駐防的19路軍司令部裡燈火通明,根據各方情報,日本準備在上海登陸,戰争有一觸即發之勢。晚上11時20分市警察局轉來日本第一遣外艦隊司令鹽澤幸一緻蔡延锴将軍的急件,略稱:“帝國海軍鑒于多數邦人居閘北,為維持治安計,将日軍駐該地,希貴軍今夜立即退出閘北。”
蔡将軍與司令部其他人員商量過後,立即給國民政府、全國人民發出特急電,表示:“……寸尺地寸草不能放棄,為救國而抵抗,雖犧牲至一人一彈,絕不退縮……。”
11時30分,日本海軍陸戰隊向我閘北陣地發起全線攻擊。日軍狂稱:四小時占領上海,三個月占領支那。不料我軍士氣旺盛,抵抗極為猛烈,敵人用飛機、大炮轟炸我閘北陣地,但19路軍的戰士們毫不膽怯。在斷壁頹垣中與敵人肉搏,殺得敵人損失慘重,閘北陣地久攻不下。
臨危受命,英勇犧牲
吳淞要塞是大陸揚子江口的第一個門戶,在政治、軍事上擁有重要地位,是以敵人集中火力進攻吳淞。但當時擔任吳淞要塞司令的鄧振铨卻去在上海過着花天酒地的奢靡生活,警備司令部一在督促加強戰備,他毫不在意。直到1月28日下達了緊急指令,他才當晚跑來警備司令部,并立刻提出了希望解雇他作為前線陣地司令員的請求,當時的軍政部長何應欽是他的同鄉,于是他的這個荒唐請求居然被準許了。
在這危急時刻,面對司令員的臨陣脫逃,身為參謀長的滕久壽臨危受命,登上炮台率領全體炮兵奮勇,擊屢次擊退了日軍的兇猛進攻 。但在吳淞要塞,日軍無論是海空力量、兵力還是裝備都占據着牢牢的優勢,可滕久壽毫無懼色,面對一次次的進攻,他都沉着冷靜的指揮反擊。在多次擊退日軍進攻後的第七天,雖然傷亡慘重,但吳淞要塞卻依然牢牢地掌握在中國軍隊手中。
面對吳淞要塞的久攻不下,日軍選擇利用海空優勢将武松要塞摧毀。開戰後的第七天,也就是2月4日上午,日軍派出13艘艦艇、24架飛機對吳淞要塞炮台輪番轟擊,并投下無數的重磅炸彈。我方戰士也展開回擊,雙方激戰約兩小時後,我方炮台幾乎陷入癱瘓,炮台上先後被炸毀六門大炮,戰之激烈開戰以來從未有之。吳淞全鎮幾乎被炸成了火海,炮台内外到處都是一兩丈深的炮彈坑。情況已經非常危險,滕久壽蔚然堅守陣地,鎮定自若地不斷指揮炮兵展開回擊。血戰中,一片彈片擊中了他的左臂,鮮血立刻染紅了他的衣服,随身護兵連忙請他暫時退避一下。但滕久壽卻堅決地說:“我輩軍人,負有保國為民之者責,速還炮殺敵,後退者槍斃。”話未說完,左腋在被炮彈擊中,并被炸去了右手。日軍的轟炸越來越猛,但滕久壽依然堅守在前線,指揮作戰。緊接着,彈片又穿透了他的胸腹,全身被鮮血染紅,而他卻一直堅持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最終倒在血泊中壯烈犧牲,年僅33歲。
人雖犧牲,精神勇在
滕久賀将軍奮勇抗日、為國捐軀大大激發了上海人民和19路軍官兵的抗戰熱情,鬥志更加昂揚。從一月底到三月初,日本侵略軍增兵10萬,死傷萬餘人,先後更換了四個司令,但還是沒有實作“四小時占領上海,三個月占領中國”的狂言。
滕久壽是中國14年抗日戰争中第一位捐軀殉國的将領。他殉國後,宋慶齡親自發表抗日愛國演說,高度贊揚了19路軍和滕久壽将軍奮勇抗敵的愛國精神。19路軍司令蔡延锴組成治喪委員,會并親自濡墨揮毫,寫下“血灑淞滬”四個大字。
滕久壽将軍戎馬一生,常用精忠報國自勵。他犧牲在了戰場上,但是他的精神、他的事迹一直鼓舞着我們,向愛國将領滕久壽将軍緻敬!
閱讀更多内容,可關注公衆号:洛溪範
[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來看我]
#戰争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