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型初步實驗室研究顯示:俄“衛星V”疫苗産生的奧密克戎抗體水準高于輝瑞

作者:上觀新聞

據路透社20日報道,近日釋出的一項小型初步實驗室研究顯示,在接種兩針俄羅斯“衛星V”疫苗後,接種者體内的奧密克戎中和抗體水準要高于兩針輝瑞疫苗接種者。

抗體水準超2倍

這項研究由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提供資金支援,由意大利拉紮羅·斯帕蘭紮尼國家傳染病研究所、俄羅斯加馬列亞流行病與微生物學國家研究中心和莫斯科謝切諾夫國立第一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共同完成。研究于19日發表在預印本平台MedRxiv上。

該項研究将“衛星V”和輝瑞兩種疫苗在對抗奧密克戎方面的有效性進行了比較,采用了這兩種疫苗接種者的血清樣本,包括51名兩針“衛星V”接種者和17名兩針輝瑞接種者。

研究人員指出,“衛星V”疫苗可以中和奧密克戎毒株,而且它依靠高水準抗體而産生更強的免疫反應。資料顯示,在74.2%的“衛星V”接種者的血清樣本中檢測出針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抗體,而輝瑞疫苗對應的數字為56.9%。

總體來說,“衛星V”對奧密克戎的中和抗體水準為輝瑞疫苗的2.1倍,在接種疫苗三個月後,抗體水準是輝瑞的2.6倍。

研究還指出,“目前接種第三針加強疫苗的必要性顯著”。

加馬列亞研究中心此前的一項研究顯示,與僅接種兩針“衛星V”相比,再接種一針“衛星Light”加強針,可以顯著增強對奧密克戎的抗體反應。

“衛星V”疫苗于2020年8月正式推出,是全球首款注冊的新冠疫苗。疫苗由俄羅斯加馬列亞研究中心和Binnopharm公司聯合生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衛星V”現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獲批,可覆寫總人口達40億。

目前,俄羅斯官方報告的奧密克戎病例數超過1600例,該國單日新增新冠病例數近來超過3萬例。

腺病毒載體疫苗

這項研究再次引發了各界對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關注。

目前,“衛星V”同美國強生公司旗下的楊森疫苗,以及英國阿斯利康和牛津聯合研發的疫苗都屬于腺病毒載體疫苗。而輝瑞和莫德納則采用了mRNA(信使核糖核酸)技術。這兩類疫苗誘導的免疫反應不同。

此前,美國和阿根廷的科學家分别對幾種新冠疫苗進行對比研究後發現,以人體腺病毒為載體的疫苗保護時效要優于mRNA類疫苗。

去年10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指出,mRNA疫苗對新冠病毒會産生高峰抗體反應,但在6個月内會逐漸失去大部分的功效,而腺病毒載體疫苗在接種後8個月内仍可以提供穩定的保護效果。

“衛星V”的另一特殊之處在于,其采用了聯合免疫模式,即需要前後注射基于不同腺病毒載體的兩針疫苗,第一針基于腺病毒載體Ad-26,21天後接種的第二針基于腺病毒載體Ad-5。相比之下,楊森疫苗隻采用了腺病毒載體Ad-26。

學界認為,“衛星V”提出了一種抗擊新冠病毒的免疫新方法——“腺病毒異源重組法”,其本質是混合疫苗,是以也被稱為“雞尾酒療法”。

《柳葉刀》雜志于去年2月發表的關于“衛星V”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異源免疫接種法提供了強大的細胞免疫反應,對新冠病毒的有效性達91.6%。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蘇唯

來源:作者:楊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