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作者:學科網

今日分享:大寒

1月20日,大寒,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在歲終,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大寒吟》

【宋】邵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号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大寒”這個節氣,既是賞梅觀雪的節氣,同時又是寒潮不斷南下,讓人裹緊被子的時刻。大寒的到來,讓“寒”意撲面而來,“寒”字的誕生也有一番解讀。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圖檔來源:《千字文》

《說文解字》中寫到:“寒,凍也。從人在宀下,以茻薦覆之,下有仌。”簡單解釋即為:寒,冷氣凍人;字形采用“宀、人、茻、仌”會義,表示用草褥墊蓋,字形下部有“仌”表示天氣冷水結冰。

從古文字上看,“寒”字的寶蓋頭代表着房屋,和“家”字一樣,是以現在帶寶蓋頭的字大都和“家”有關;而房屋裡面有四個屮(草),是以在篆書和隸書中大多草字頭是寫作“屮屮”;中間是一個人;而人下面是仌(通冰,讀音也和冰一樣)。将上述意思連起來就是一個人睡在草窩裡,雙腳冰冷,是以是“寒”。

寒冷是一種感覺,人們雖能感覺到,但是卻看不見。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個形體來創造這個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氣很冷。本義:冷,寒冷;這是古代窮人的真實寫照。後來引申為貧窮的意思,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寒字後面在楷書中四個“草”變成了三橫兩豎,冰做兩點,是以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寒”字啦。這樣子看,古人的造字能力真的是一絕!

“寒”本義寒冷,“大寒”節氣,顧名思義,當然也是一個少不了各種禦寒措施的節氣!“大寒大寒,抱成一團”,在這樣一個“冬藏轉春生”的重要時機,小編給大家支一個招——吃好“三冬”,喝好“四茶”,防好“五寒”,快樂健康的過一個新年!

大寒“吃三冬”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民間有大寒吃“三冬”的傳統,需要注意的是,“三冬”性涼,一次不要吃太多,不要生吃,可在做菜或煲湯時加入。

①冬瓜:冬瓜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幫助降低血糖、降血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不錯的食療效果。

②冬棗:中醫認為冬棗味甘、性平,可益心、潤肺、合脾、健胃、養血安神。冬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可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③冬甘蔗:冬甘蔗能補血潤燥,不但提神,還能清熱、下氣、補肺益胃。而且甘蔗清甜,入菜可增味提鮮。

大寒“喝四茶”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北方的冬季向來幹燥,大寒時雖已進入冬的尾聲,但天氣仍未發生大的逆轉,是以多喝一些養生滋補茶,不僅味道美妙,還能補充水分,滋養身體。

①姜棗茶:姜棗茶自古就是民間溫胃祛寒的良方,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燥濕消炎的功效,飲後能促使血管擴張,暖身驅寒,全身有溫熱感。

②桂花茶:桂花茶具有溫補陽氣、美白肌膚、排解體内毒素、止咳化痰、養生潤肺的功效。

③麥冬茶:麥冬茶可養陰,潤肺,除煩,益胃生津,清渴,常喝還能預防咽幹口燥,味微微甘甜,滋味較好,适合小孩子、老人等脾胃較弱的人群常食用。

④普洱茶:普洱茶具有養胃,清熱,解毒,暖胃的功效,最适合大寒時節飲用,長期飲用還能養肝利膽,清肝明目,強健四肢,疏通經脈,提神醒腦。

大寒“防五寒”

「大寒」“寒”字居然是這樣來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字能力

雖說大寒過後天漸暖,但是大寒期間防寒一樣重要,同樣牢記防“五寒”。

①防頸寒:戴圍巾穿立領裝

②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③防肺寒:喝熱粥散寒

④防腰寒:雙手搓腰暖暢達氣血

⑤防腳寒:常做足浴

這些小妙招你get了嗎?除此之外,《學科小知識》還為大家準備了寒假提升錦囊,小初高各學段、學科。

2022年國中寒假分層作業-學科網

2022年高中寒假分層作業-學科網

【寒假自學課】2022年國中寒假精品課-學科網

【寒假自學課】2022年高中寒假精品課-學科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