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作者:舊聞檔案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前言

2013年11月20日上午,合肥市殡儀館的接運工老劉,像往常一樣将屍體送進停屍房。誰知,

當他準備離開停屍房時,竟聽到兩聲微弱的嬰兒啼哭聲。

能端殡儀館“這碗飯”,老劉自然膽大過人。屍體、死亡,他早已習以為常。

可停屍房出現嬰兒哭聲,這可是頭一回撞見。老劉不禁被吓得頭皮發麻,額頭上滿是細細的冷汗。

“估計是幻聽了。”老劉快步走出停屍房這個“鬼地方”,安慰自己不過是幻覺而已。

上午10時左右,老劉又運送了一具屍體到停屍房,心有餘悸的他環顧四周,想着之前不過虛驚一場,沒想到竟然聽到比上次更清晰的嬰兒啼哭聲。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早上護工送了3個死嬰,不會是……”

盡管差點被吓破膽,但老劉還是,屏住呼吸,走到放死嬰的地方,哆嗦着雙手逐一打開了三個包裹。

第一個死嬰沒反應,第二個死嬰“睡”得很安詳,第三個包裹即将打開時,老劉吓得閉上了眼睛,當睜開眼睛時,他吓得後退了幾步,失聲叫出:“我的媽呀。”

隻見一個渾身青紫的男嬰無力地揮動着小手,嘴巴微張,雙腳時不時撲騰幾下。

失魂落魄的老劉瞬間吓得尖叫,定下神來,趕緊跑到在館上司那裡彙報這件怪事。很快,急救人員、民警便先後趕到現場。

警方檢視了安徽省立醫院新生兒内科給男嬰開具的死亡證明,發現男嬰在11月18日也就是兩天前,就已經被宣布“搶救無效,死亡”。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被送至殡儀館準備火化的死嬰,為何會“複活”?是醫院誤診還是另有隐情?對于他的“複活”,父母又會作何反應?

随着調查的深入,男嬰的悲劇命運被一點點揭開。

為何說他的命運是一場悲劇,這還得從他的先天性疾病說起。

新生嬰兒 因病被棄

“嬰兒患有新生兒肺炎、先天性雙側後鼻孔閉鎖、早産兒腦損傷。”

2013年10月28日,皖北某縣的一對李姓夫妻将他們的早産兒轉到安徽省立兒童醫院,醫院的複查結果令他們深感絕望。

由于患兒病情危重,救治期間曾好幾次出現呼吸、心跳驟停的情況。到了11月18日,這個剛出生40多天的小可憐突然渾身青紫,心跳、呼吸再次停止。

醫生們立即對其進行搶救,但小可憐卻失去了生命體征,是以,管床醫生開具了死亡證明。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但誰也想不到,孩子隻是“假死”,他在當天夜裡就恢複了呼吸,“複活”了。

原本按規定,醫院裡因搶救無效而死亡的遺體應該立即送往殡儀館火化,為何這個可憐兒會在20日上午才被送入停屍房呢?

原來,18日當天負責将此類遺體送往殡儀館的從業人員因為“有急事,走不開”,便将孩子的遺體暫放在一間閑置病房。

11月的天氣已經寒意逼人,幸好病房的溫度較為溫暖,當夜活過來的小嬰兒才不至于活活凍死。

到了20日上午,從業人員将這個可憐兒連同另外兩具嬰兒屍體一并送到了殡儀館。後來就出現了本文開頭那一幕。

這個出世僅40多天的可憐兒,自呱呱墜地以來便飽受病痛折磨;

因為病重而“假死”,被醫生誤判死亡後,又在無人喂食、無人照料的情況下,苦撐了幾十個小時。

出于求生本能,意志頑強的他在即将被火化的危急時刻,拼盡全力發出幾聲啼哭,救了自己一命。

然而,即便男嬰的求生意志如此頑強,卻始終擺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因為他的親生父母早在一星期前就已經放棄了他。

嬰兒被轉入安徽省兒童醫院救治後,醫生一直采取抗感染對症支援治療,短短兩周時間,單這一項治療,就花光了他父母的所有積蓄。

11月12日,他的父親咨詢了一位上海專家,得知孩子的病是個“無底洞”,便做出了無奈又殘忍的決定:放棄治療。

當天,李姓夫妻簽署了“委托全權處理”的協定後,結清了所有費用,含淚離開了醫院。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類似情況,大部分家長會繼續治療,或把孩子抱回家。像這種父母執意放棄的,我們的做法是接着治,能治好的送兒童福利院,治不好的也直到生命終結。”

病重患兒被父母遺棄的情況,醫院也司空見慣,本着人道主義和醫者仁心,11月12日之後,醫院仍然繼續喂食和救治患兒。

病情惡化 不幸離世

僅40天大的親生骨肉,假死後被誤判死亡,在忍饑挨凍的情況下,獨自在病房、停屍房苦撐幾十個小時,最終奇迹生還。

聽到這樣的“喜訊”,作為親生父母,他們的反應如何呢?是悲是喜還是憂?

當警方聯系到嬰兒的父母時,得到了這樣的回複:“治不好,我們也沒錢治,不去探望了,交給醫院處理吧。”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老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但這句話并沒有在這個可憐孩子身上應驗。

11月22日,“複活”的第三天,或許是缺少父母親人的護佑,亦或是生命真正走到了盡頭,自出生便飽受折磨的嬰兒并沒有将奇迹延續下去。

“肺出血和多髒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宣布死亡。”

這次,醫生簽署的死亡證明再沒有人質疑,小可憐的遺體再度被送往當初那個殡儀館,被推入火化爐,離開了這個他還沒好好瞧過的世界。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這是我們醫院管理上的失誤,如果檢查得再仔細一點,孩子可以少受點罪。”

孩子離世後,負責運送遺體的護工、管床醫生等人都受到了相應的處罰,該開除的被開除,該吊銷執照的被吊銷了執照,都為他們的疏忽大意付出了代價。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遺棄病兒 是否有罪?

醫院相關負責人員被處罰後,輿論将矛頭指向了孩子的父母,紛紛譴責他們的殘忍和不負責任,呼籲法律制裁他們。

那麼,這對年輕的父母在整件事中是否構成遺棄罪?是否需要負法律責任?

因為他們當初與醫院簽署了放棄治療的協定,将孩子的處理權全權交給院方,而不是在醫院不知情的情況下非法遺棄,是以,他們并未構成遺棄罪。

隻不過,法律的處罰可免,倫理道德上的“違法”引發的輿論譴責,他們無法避免。

“如果當初救都沒救,我們就遺棄他,活該被人罵一輩子。”

“我們治了,十萬塊積蓄全花光了,實在是沒辦法了,救不活了,才放棄的。”

面對媒體、輿論的質疑和指責,小可憐的父母聲淚俱下地請求公衆諒解他們,“逼不得已才放棄的,人心都是肉做的,我們比任何人都心痛。”

據了解,孩子父親是最早知曉孩子複活一事的,也是全家人中唯一一個知情者。

他表示:“瞞住家裡吧,特别是他媽媽,這件事毫無疑問是傷口上撒鹽。”

的确,小可憐的父母不同于一些孩子剛查出毛病就被遺棄的父母,他們曾為了救治孩子傾盡所有,最終在絕望、無奈中做出了妥協。

如果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如果孩子的痊愈、生還機率較大,我想他們應該不會簽署那份放棄協定。

未經他人苦,不勸他人善。對于他們的選擇,我們旁觀者無權大肆評判和譴責。

外人的指責聲總有一天會消失,他們是以而生的自我譴責,或許永遠會萦繞心頭。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但話說回來,無論從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放棄治療、剝奪孩子的生存權利,都是違法的,都是情理上所不容許的。

為人父母者,當有舐犢之情。

雖說小可憐的父母為了救治孩子蕩盡家财,但無論有多麼身不由己的苦衷,都不應該在孩子奇迹生還後拒絕探望,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

即使嬰兒救治無望,但臨終時刻的陪伴、守候,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愛,是嬰兒在人世間理應享有的溫暖。

高額費用、救治無望,他們選擇放棄是無奈之舉;但拒絕探望,冷漠應對,顯然是無德、冷血之舉。

悲劇重演 如何避免?

“我們不可能故意害死小孩,光今年一年,我們醫院就收治39名這種重病棄兒,墊付了近百萬的醫療費、生活費等費用……”

面對公衆的質疑和譴責,安徽省立兒童醫院的院長感到很委屈,她表示醫院每年都會收治不少被父母遺棄的重病患兒,不會故意做出大家所猜想的惡行。

“有的家長付不起醫藥費,有的擔心長大了有後遺症,負擔不起撫養費……丢在醫院門口、病房裡,要麼直接簽放棄治療的協定。”

“醫院也是沒辦法的,他們就在我們這兒‘甩包袱’,我們隻能盡力而為。”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另有一名兒科醫生也表示,醫院對這種病重患兒從未放任不理,他說:“比如有一個骨髓造血障礙的孩子,父母放棄了,我們醫院義務治了5個多月,後續骨髓移植需要30多萬元,醫院承擔一部分,剩下的靠醫保以及社會募捐。”

雖然有時也會爆出一些醫院的醜聞,但重病患兒被棄、醫院自費救治的情況并不鮮見,畢竟絕大多數醫者都有一顆仁心,都飽含濟世情懷。

為何病重患兒被棄的悲劇屢屢發生?無法負擔的高額醫療費用或成主要原因。

當父母無力救治這些身患重疾特别是先天性疾病的嬰兒時,社會應該伸出援助之手,為他們兜底。

2013年,合肥一男嬰死後在殡儀館奇迹“複活”,父親為何拒絕探望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醫保制度不斷完善,病重患兒的救治壓力正逐漸得到緩解。例如,安徽省自2010年起已開展兒童大病救助試點,14歲以下、患有白血病和先天性心髒病的農村兒童,醫療費用最高可報帳90%。

同時,遺棄成本過低,也是縱容重病患兒被棄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以,父母遺棄未成年子女的成本應該提高,遺棄罪必須在司法實踐中嚴格落到實處。

當父母确實因無力負擔治療費等情況不得已遺棄未成年子女時,社會也合力幫助這些家庭,為患兒的救治、成長構築起一張可靠的“安全網”。

無論健康與否,無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或是計劃外生育,所有孩子都有生命的尊嚴,任何人包括給予他們生命的父母,都無權剝奪他們生的權利。

每一個微小的生命,都應該享有體會人間溫暖和做人的尊嚴。

願患兒被棄的悲劇,不再重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