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本着強烈求生欲”反思,銀華基金焦巍:要左手面對現實,右手相信常識,重倉醫藥生物影響最大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财聯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随着2021年基金四季報的持續出爐,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的持倉和運作情況也得以亮相。2021年四季報中,銀華基金經理焦巍如同以往一般,“本着強烈的求生欲及對2022年更高的淨值期許”,繼續對過往的持倉進行了反思。

焦巍稱,過去的2021年,是基金管理人投資理念和邏輯都受到了重大挑戰的一年。他必須面對現實,重新審視不同商業模式的持續性及穩定性的分化問題。經過理性分析,焦巍認為,自己賴以為生的基本準則并沒有被颠覆,隻不過是在景氣度投資下短期的高估值與階段性增速的不比對而已。

焦巍還表示,如今的他,需要面臨的短期現實,是疫情反複對消費者收入和行為帶來的預期變化。“我還需要對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進一步完善,理性面對中期現實,既市場風格。”焦巍表示。他認為自己需要重新審視,進行反思,要适當注意高估值的風險,尤其是市場比較瘋狂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控制一定的回撤。另外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要更多的關注商業模式的本質及龍頭的長期的價值,敢于逆勢加倉。

面對2022年,他表示需要左手面對現實,右手相信常識。“在2022年,回到常識也許更加重要。”焦巍說,在過去的日子中,每當他對市場風格群組合的偏離産生疑問,也是通過這一方式度過艱難時段的基礎手段。

醫藥生物對淨值回撤影響大,反思:不該忽略政策和高估值

1月21日,知名基金經理焦巍管理的四隻基金——銀華富裕主題、銀華富利精選、銀華富饒精選三年持有、銀華富久食品飲料精選四季報悉數出爐。

以銀華富裕主題為例,該基金2021年底為227.51億元,較前一季度末的244.23億元下降了16.72億元。與之對應的是,該基金在過去的四季度份額淨值增長率達到了-17.23%。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别為山西汾酒、貴州茅台、重慶啤酒、片仔癀、酒鬼酒、藥明康德、泰格醫藥、愛美客、貝泰妮和、康希諾。

銀華富裕主題2021年四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

過去的2021年四季度,銀華基金焦巍坦言,對銀華富裕主題組合回撤影響最大的,并非消費的布局,而是在上半年加倉的生物醫藥行業。抛開政策因素,疫情後估值高企帶來的回調是不可否認的因素。

焦巍對此的反思是,在一定的估值高度,大部分公司需要以組合管理和動态平衡的方式,控制回撤。同時,需要增加組合在第三方向的延伸性。在疊加了能力圈和進入壁壘的因子後,他階段性選擇了軍工和半導體方向做小倉位的布局。

焦巍坦陳,作為成立于2021年5月28日的産品,銀華富饒精選在2021年下半年變盤而産品在逐漸建倉的過程中,對淨值影響最大的是生物醫藥行業。“我們的反思在于,不該忽略政策沖擊了商業模式。除了這些行業和公司碰到的政策因素外,疫情後估值高企帶來的回調是不可否認的因素。”

銀華富久食品飲料精選的成立時間為2021年9月3日,主要是投資食品飲料上下遊。建倉期,焦巍對這隻産品采取了均勻平穩建倉的方式,是以在四季度食品飲料急漲急跌的行情下,該基金淨值基本上保持了平穩。

投資理念和邏輯受重大挑戰

2021年四季報中,焦巍如同以往一般,“本着強烈的求生欲及對2022年更高的淨值期許”,繼續對過往的持倉進行了反思。

焦巍稱,過去的2021年,是基金管理人投資理念和邏輯都受到了重大挑戰的一年。他表示自己必須面對現實,重新審視不同商業模式的持續性及穩定性的分化問題。

2021年,市場風格極緻及黑天鵝事件有可能是闆塊商業模式及投資組合的試金石。在率先走出疫情後的經濟下降期後,焦巍看到,政策的着眼點更多地指向了解決中等收入發展陷阱、雙碳、共同富裕等長期經濟結構問題。而在這一調整過程中,海外上市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國内的醫療服務公司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宏觀背景的制約。同時,在有限的資源支援下,凱恩斯式的扶持政策也産生了擠出效應,一批傳統的消費和醫藥公司面臨着支出不足和市場偏好的雙重影響。

而與此同時,他認為白酒行業的商業模式的優勢、經營的韌性及長期的信仰再次得到驗證。2021年景氣度邊際定價投資風格演繹得非常極緻,消費闆塊波動劇烈,尤其是7月份,食品飲料(中信)指數跌幅更是高達近19%。

“市場的極端分化和市場噪音更是讓基金管理人對自己以 ROE 選股的好公司好商業模式的選股邏輯産生懷疑。”是以,焦巍稱自己需要不斷思考自己聚焦的消費公司一些決定股價長期表現的更加底層的行業邏輯及規律性的東西。

賴以為生的基本準則沒有被颠覆

經過理性分析,焦巍認為,這些底層邏輯和規律并沒有改變,而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首先,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次,我們有中國最大的人口基數、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更新和集中度提升的邏輯仍在持續演繹;第三,消費行業優質的生意特質、更寬更深的護城河,長期提供可持續的高ROE的特征沒有變。

在此背景下,焦巍稱,食品飲料仍是消費裡最好的行業,長坡厚雪,白酒仍是最好的消費品,能夠長期創造穩定的超額收益。

他表示,自己賴以為生的基本準則并沒有被颠覆,也并沒有被政策直接打壓改變商業模式,隻不過是在景氣度投資下短期的高估值與階段性增速的不比對而已。

“想清了這些,基金管理人就不再焦慮,而是一邊去不斷去擴充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覆寫寬度,一邊去檢驗組合标的的反脆弱能力,并且時刻把握優質公司逆勢買入的時機。”焦巍說。

他表示,長期和穩定的超額收益來源于領先認知,而領先認知是基于對行業、企業的深度研究,及持續緊密的動态跟蹤。能夠更準确、及時的掌握資訊,這就要求他做到更勤勉、更專業、更理性,通過持續跟蹤及橫向比較,不斷優化組合。

焦巍坦言,自己選股标準不會改變,依然以行業發展趨勢和公司質地并重,重點選擇優質的公司,拒絕平庸。“不過,投資對象不是永恒不變的,守正的同時,會加強對新世代消費群體和新消費傾向的研究,對新生事物保持興趣和觀察力,對新興行業的優秀公司保持接納和研究能力。”

“盡管前面可能困難重重,但是我會盡力用我的專業、專注、勤勉、盡責,管理好投資者的每一分錢,行穩方能緻遠。”

要理性面對中期現實 注意高估值風險

焦巍還表示,如今的他,需要面臨的短期現實,是疫情反複對消費者收入和行為帶來的預期變化。

在第一次疫情過後的2020年,焦巍看到了消費的報複性反彈和市場對經濟的樂觀預期。但過去的一年中,由于疫情反複帶來的收入實際和預期變化,以及生産資料供給端高企對下遊利潤的壓制,消費确實階段性受制于上述兩個因素的變化。

另一方面,由于基尼系數在疫情後的擴大,很多非必須消費品公司在2021年受到了各種主觀質疑。但長期看來,決定消費傾向的是居民收入和人口結構的變化。

“我還需要對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進一步完善,理性面對中期現實,既市場風格。”焦巍表示。

他分析,在經曆了消費和醫藥行業的兩年上漲和五年占優後,不可否認估值階段性的偏離了中樞。2021年的消費行業跌宕起伏,但其實投資對象和投資環境的變化,可能遠遠小于投資者情緒和我們自身認知的變化。

是以,他認為自己需要重新審視,進行反思,要适當注意高估值的風險。尤其是市場比較瘋狂的時候,要保持一定的理性,控制一定的回撤。另外,在市場極度悲觀的時候,要更多的關注商業模式的本質及龍頭的長期的價值,敢于逆勢加倉。

回歸常識 市場終将回到均衡

如同以往,焦巍認為應對比預測更加重要。面對2022年,他表示需要左手面對現實,右手相信常識。在面對現實的部分,疫情後醫藥紅利的階段結束,居民收入不确定對消費更新的困擾,和宏觀背景下對某些商業模式的制約,仍然是新年裡需要應對的問題。對于存在長期疑問的行業和商業模式公司,他将觀察和調整組合比重。

同時,焦巍稱自己認可中國高端制造業存在着比較優勢和進步的空間,在政策的導向和世界形勢帶來的機會下,部分有壁壘的公司存在長期投資機會。

“另一方面,在2022年,回到常識也許更加重要。”焦巍說,在過去的日子中,每當他對市場風格群組合的偏離産生疑問,也是通過這一方式度過艱難時段的基礎手段。

例如,當重倉的标的公司被諸如消費稅和居民收入等非公司基本面問題困擾時,我們就回到常識,即經濟和收入是不是總會好轉?人類的天性是不是追求感官層面的美好生活?消費是不是構成國民經濟的三大要素之一?白酒是不是貢獻了政府的主要稅源品種?這些簡單的常識問題幫助他渡過消費投資的艱難日子。回到醫藥投資,也需要現實和常識并重。階段的現實确實是疫情紅利結束,醫保和集采對創新藥的價格壓制嚴重,政策對中藥的扶持造成其他醫藥細分領域的失水,仿佛回到了醫保改革之前。“但拉長回到常識,中國需不需要在生物醫藥的進步和領先地位?醫藥投資的長期前景似乎并不絕望。”

回到常識的第三方面,焦巍表示市場終将回到均衡。他分析,在前期被拉高的消費和醫藥估值總會在某種因素的作用下均值回歸,被外力因素放大的供需缺口總會平衡,估值差過大的行業裂痕總會被修複,是以被管理人忽視的某些行業也總會以市場表現的方式回到視野。

“我們認為2022年市場會最終回到均衡,但對管理人的考驗則更甚。繼續堅持不被破壞的行業格局投資,同時擴充自己的能力圈,是我們2022年的主要準備。”

看好高端白酒及有長期成長性的次高端

就食品飲料行業方面的投資,焦巍也作了具體分析。

他認為,白酒股價2021年整體表現一般,主要是高估值消化及對消費稅等政策的擔憂。但回歸到基本面,2021年白酒的基本面還是不錯的。龍頭企業多數在10月份完成了全年任務,四季度為2022年留有餘力,是以2022年初開門紅的機率還是非常大的。

從股價角度看,盡管主流白酒的估值仍處于中樞略上的位置,但焦巍并不悲觀。他表示,在2022年穩增長的宏觀基調下,白酒作為順周期抗通脹品種,經營韌性強,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龍頭企業的增長仍是比較确定的。

另外,消費更新持續繼續中,人事變動和激勵推進也會帶來更高的增長訴求。由此,焦巍稱其在白酒股投資上會重點圍繞高端白酒以及具有長期成長性的次高端為主。

大衆品:或迎來反轉

大衆品方面,焦巍認為2022年的核心邏輯要看CPI-PPI的剪刀差擴大。

2021年Q2以來,大衆品受到需求低迷、成本上漲、基數高等多重壓力。企業經營層面全面承壓,2021年Q3業績陸續低于預期,承受業績估值雙殺。2021年9月底以來大衆品進入全面提價。“可以說經營最差的階段已經過去,大衆消費品走出低谷,即将迎來反轉。”焦巍稱。

他認為,随着下遊價格開始提升,上遊原材料漲幅放緩,未來有望看到CPI-PPI的剪刀差開始逐漸擴大。2021年二三季度基數很低,如果需求能夠有所恢複或者不會更差,預計2022年二季度開始連續4個季度報表端的同比改善趨勢明顯。

在焦巍看來,短期大衆品的估值也修複到了相對合理偏高位置,他也會擇機去把握調整後的布局機會。考慮到提價傳導效果的分化, 他要選擇需求景氣度好、競争格局好、龍頭競争優勢逆勢擴張的龍頭企業。

生豬養殖:磨底狀态 趨勢已定

過去的一段時間,焦巍也加大了對生豬養殖闆塊的關注。

他分析稱,2021年9月份,生豬養殖行業已經進入全行業虧損,生豬價格10-11元/公斤,接近曆史周期底部,而全行業成本都在提升,散戶成本在15-16元/公斤,最好的規模養殖企業的成本也在15元/公斤,9月份行業去産能趨勢明顯。

2021年10月份以來豬價出現反彈,豬價最高反彈到18元/公斤,有一些公司已經盈利或者微虧,行業多數處于觀望狀态,去産能放緩。12月份豬價旺季不旺,豬價下調到16元左右。“後續随着春節集中出欄,預計豬價會進入一波下行趨勢,産能去化繼續。”

焦巍認為,這一行業周期處于磨底狀态,趨勢已經确定,但是什麼時候見底反轉及彈性還要跟蹤。

在産能去化的階段,他會選擇資金安全、成本競争優勢明顯的龍頭進行一定倉位的配置,等到反轉信号明确再進行加倉。

本文源自财聯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