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企業開辦“一網通辦”、0.5天辦結;市場主體提質增量,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創曆史新高,市場主體總數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創新發展環境向好、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7件、同比增長26%;市場秩序穩步提升,開展“春雷行動2021”、“網劍”行動等用“鐵拳”守護民生安全……1月20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工作會議上,總結了2021年工作成效。2022年,成都市市場監管部門将強化市場監管“穩”的職能,把握市場監管“進”的方向,推動市場監管“好”的發展。

研究把握市場監管規律
着力建構市場監管新體系
工作會上強調,強化政治引領,全面加強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上司。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在研究把握市場監管規律,着力建構市場監管新體系方面,編制了《成都市“十四五”市場監管現代化規劃》和《成都市知識産權保護和運用“十四五”規劃》。優化內建政策制度,全面細緻清理工作制度271項,新制定59項,建構全領域、全流程的制度保障體系。健全内外關聯機制,健全内部協調機制,發揮各業務條線的綜合疊加效應。健全外部協同監管機制,依法依規協調解決工作難題,化解重大隐患風險。
聚焦市場主體需求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青白江區行政審批局創新推出企業開辦閱讀式“無感申報”模式,采用将填寫項轉變為預設項、勾選項或自動生成項三種方式,變傳統的企業填寫式審批模式為企業閱讀式審批模式,受到辦事群衆廣泛好評。
就成都而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實作了企業開辦“一網通辦”、0.5天辦結。實作24項許可事項、營業執照“關聯辦”,實作成德眉資首批17項許可事項異地同标辦理。
事中事後監管有效加強。信用監管和智慧監管走向深入,“市場監管”名額連續兩年進入營商環境國家評價“标杆城市”行列。
服務市場主體舉措有力。打好保市場主體“組合拳”,應時所需出台加強市場主體服務和助企纾困九條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
全系統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成都市場主體提質增量。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創曆史新高,達62.69萬戶;市場主體總數達332.06萬戶,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
加強競争監管執法
推動市場秩序穩步向好
2021年,成都競争監管切實加強。提升公平競争審查品質,排查政策措施7.7萬件。綜合執法形成震懾。全年查處案件1.4萬件,罰沒款1.5億元,有力維護了群衆利益。
市場環境持續淨化,在全省率先建成廣告智能監測體系,建設全市網絡經營主體資料庫。消費者權益保護紮實推進,全年受理投訴舉報咨詢26萬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279萬元。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當天,在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市消費者協會組織的主題宣傳現場通報,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全力開展“春雷行動2021”、“網劍”行動等專項執法整治行動,整治群衆反映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嚴厲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并将推進12315體系建設,逐漸擴大消費投訴公示的覆寫面,推動消費糾紛的源頭治理,提升消費維權服務效能。
市場監管安全底線更加牢固
有力保障民生安全
2021年7月以來,數百萬網友通過各媒體平台高度贊許成都市市場監管局“你點我查”欄目内容和傳播形式。通過這樣的形式,開啟了全城互動、全民參與監管和餐飲服務規範科普知識傳播的宣傳路線,激發市民主人翁意識,提升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熱情,督促商家提升管理能力強化市場主體責任。
這一年,食品安全監管持續向好。曆經6年建立,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建立工作順利迎檢、授牌在望。在全國率先以市委編委名義出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職責任務清單》。
藥品安全監管不斷強化。完成含特殊藥品複方制劑“網際網路+智慧監管”6000家試點藥店民生目标,布點自動售藥機129台。
特種裝置安全監管縱深推進。電梯保險新模式走在全國前列,依托“96933”平台處置電梯困人1.1萬起。
重要工業産品品質安全監管持續發力。全年完成市級監督抽查4160批次,開展風險監測150批次,未發現系統性、區域性、行業性品質安全問題。
品質強市紮實推進
有效服務高品質發展
2021年,品質提升行動成效明顯。成都在2020年度全國公共服務品質滿意度監測城市中位列第一,成功争取第五屆中國品質大會2023年在蓉召開,2家組織、1名個人榮獲第四屆中國品質獎提名獎。
計量技術能力穩步提升。獲批籌建四川省冷鍊物流産業計量測試中心。新增社會公用計量标準66項,總量達417項、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釋出《成都市加油站誠信計量》團體标準。
标準引領作用不斷發揮。制修訂國家标準173項,釋出地方标準51項,培育團體标準14項。獲批建設國際标準化教育訓練(成都)基地。新增國家級标準化試點示範項目4項。
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能力明顯提升。加快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成市檢驗檢測認證公共資訊服務平台,機構入駐率達到70%。國家電線電纜産品質檢中心高分通過驗收。
知識産權強市紮實推進
營造良好創新發展環境
目前,知識産權維權工作站分布于成都各市場監管所、工業企業集中的園區、商業市場主體集中的社群、知識産權保護需求較為集中的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逐漸實作了零成本投訴、零障礙服務、零距離維權。
在知識産權強市方面,知識産權制度建設持續完善。推動釋出《成都市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工作實施方案》,釋出全國首個《知識産權價值評估規範》團體标準。“知識産權創造保護和運用”改革經驗在全國作交流發言。
知識産權創造活力穩步增強。全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7件、同比增長26%,有效注冊商标達73.7萬件,新獲中國專利獎18個、取得曆史最好成績。
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獲批建設中國(成都)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加快建構知識産權快保護體系。新設知識産權維權援助站點54個、累計達337個,有效降低知識産權維權成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