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作者:包衣護軍說曆史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經受誘惑,有人被浮華名利迷了雙眼,有人堅定信念甘于奉獻,有這樣一位中共黨員,他曾有下海經商做大老闆的契機,但最終成為了為國為民的大将軍。

這人就是谷善慶,他恰好出生于日軍發動侵華戰争那一年,并在戰火中長大,16歲參軍,18歲入黨,一路做過新兵、戰士、通信聯絡員、宣傳幹事、政委,在長官成都軍區原司令張太恒被免職後,他扛起了重任,并在不久後升至上将。

01

對于所有的國人尤其是東北同胞來說,1931年是黑暗又無比屈辱的一年,日軍在這一年發動對華侵略,而以蔣為首的國民政府采用不抵抗政策,使得近三千萬東北同胞直面日軍的長槍刺刀,東三省很快就淪陷。

谷善慶正是在這一年出生于遼甯一個貧苦人家,東北淪陷區環境非常惡劣,長期目睹同胞們處在飽受掠奪和欺辱中的生活,他對于敵軍非常仇視,發誓要投軍報國打跑日本鬼子。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谷善慶16歲那年,東北聯軍到瓦房店征兵,從小立志從軍的他非常積極地報名入伍,很快就成了東北抗日聯軍中的一名新兵蛋子。由于從小生存環境不好,經常挨餓受凍的谷善慶個子并不高,人也很瘦削,但他還是咬牙堅持完成了訓練任務,并在從軍後第二年就立下不少戰功。

不到20歲的他個子瘦小,但身手靈活,為人也機靈聰穎,部隊上司很看好他,就派他去當了一名通訊聯絡兵。

谷善慶從此就跟随部隊一路經曆抗戰和解放戰争,參與了遼沈、平津等重要戰役,還随部隊解放了廣西,并于建國前夕正式成為黨員。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開國大典後,谷善慶作為41軍的一名政治處幹事,因其在大小無數戰役中的出色表現,他被選為英雄模範代表,并前往北京受毛主席的親自檢閱,還榮獲了“朱德獎章”。

02

1955年黨中央在北京舉行首次解放軍授銜儀式,24歲的谷善慶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上尉軍官,在同批次入黨的戰士中,他是軍銜最高的那個。此後他一直在41軍服役,組織對他的軍事素養和過往軍工非常認可,将他列為重點培養對象。

考慮到谷善慶從小經曆坎坷,沒正式接受過好的教育,就将他送去深造。谷善慶一直以來對于學習知識就十分向往,是以在深造期間埋頭苦讀認真鑽研,很快就以全優的成績結束深造。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1960年,拿到中專學曆的谷善慶留校任教,成為長沙第1政治學校政教室的教員,對工作非常負責的他還曾多次被評為年度先進教師。

1969年,谷善慶被調到廣州軍區某政治部做宣傳處長,此後他又用了14年的時間一步步爬到了湖南省軍區政委的位置,期間曾先後在軍事高輪訓班以及中央黨校進修學習。

1988年,解放軍再次恢複施行軍銜制,谷善慶也在這一年的授銜儀式上被授予少将軍銜,此時的他無論是軍工、個人能力、還是資曆都能擔得起這一職位。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同年2月,谷善慶調升至廣州軍區副政委和黨委常委,他在這一位置上兢兢業業幹了2年,工作從不出錯,克己奉公清正廉潔,就連弟弟想借助他的關系走捷徑都被他嚴厲駁回了。

03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推進期,許多人都下海經商,谷善慶的弟弟谷有慶就是其中一員,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他想到自己位高權重的哥哥,就到廣州征求哥哥同意,想打着哥哥的幌子橫行商場,不料谷善慶将他呵斥了一頓。此後但凡有人想走他的路子謀求私利,都會被谷善慶毫不留情地打回去。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1990年,谷善慶調任成都軍區政委,與他共事的軍區司令員是打過無數場仗、曾做過三大軍區首長的張太恒上将。1991年,張太恒将軍與成都軍區副司令率隊去邊防考察,回程時直升機失事撞上并起火墜落,緻使副司令員和機上所有成員全部犧牲,張将軍也是以被免去職務。

該事故沒有讓谷善慶受牽連,司令被免職後,成都軍區的重擔就落在了他的肩上。谷善慶用一年完成善後和交接工作,然後在1992年調任北京軍區政委,并于4年後升任軍區黨委書記。

他16歲入伍,開國被授上尉,63歲官至上将,退休後用積蓄做慈善

1994年,63歲的谷善慶被授予上将軍銜,并先後出任了第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九屆人大常委等重要職位,直到1996年才退休。

退居二線的他一門心思鑽研書法,還被聘任為北京書畫院的名譽院長。他哪怕不再擔任要職,但還是時刻牽挂着國家和人民,曾數次為家鄉捐款修路,身體力行搞慈善,并在成都建立了多所希望國小。這樣戰功無數、全心全意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老将軍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