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蘋果吸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不僅能賺錢,還能賺一分錢。衆所周知,蘋果的手機、電腦、外圍裝置确實給蘋果帶來了巨額收入,但就"産量"而言,蘋果十多年來一直像一塊鐵!例如,App Store就是一個問題,拒絕支付版稅和高通的專利戰。近來,蘋果侵犯中國企業技術專利在中國引起了激烈的争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上海智軒向上海高等法院送出了"保全申請",要求蘋果立即停止Siri侵犯其專利的行為,停止生産、銷售和使用侵犯上海智軒ZL200410053749.9專利的iPhone産品。對此,蘋果表示不了解上海智軒的行為,同時對大陸市場表示失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媒體當初也站出來支援蘋果,并"警告"上海智軒要停止蘋果的"不廢話"訴訟,如果中國企業繼續對蘋果發起制裁,美國當局将同樣對大陸半導體企業實施"等同制裁"。不得不說,美國對技術專利的态度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雙重标準"。
"觸摸瓷器"還是真相?
有人認為華為倒閉,蘋果銷量暴漲,不為人知的上海智軒這是給蘋果"摸瓷",想從中獲利,其實不是!
早在2004年,上海智軒就申請了一項用于小型i機器人的聊天機器人系統的技術專利,即通過與機器人的互動,讓機器人幫助查找資訊等功能。在蘋果于2011年推出人工智能助手Siri後,上海智軒調查并擷取了蘋果Siri的證據,并對被稱為"科技燈塔"的蘋果提起訴訟,蘋果首先做出回應,不同意Siri侵犯上海智軒的專利。由于當時的人機互動并不"友好",法院沒有給出最準确的結論。
随着知識産權法等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直到2020年7月,最高法院作出終審,宣布上海智軒小i機器人專利有效,上海智軒也首次對蘋果提起訴訟,一方面,停止專利侵權,另一方面向蘋果尋求賠償100億元的侵權費用。不過,蘋果在專利上一直都貫徹"無毛"的風格,但上海智軒不會屈服!這就是為什麼上海智軒在上海高等法院對蘋果提起"禁令"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海智軒的小型i機器人的人機互動專利已經得到認可,上海智軒在這場專利糾紛中占據了有利地位,如果蘋果一直秉持一種毛茸茸的态度,很可能在這場糾紛中敗訴。不過,不管蘋果是勝還是輸,相信中國群眾都有點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蘋果輸了,不用iPhone可能是一件小事,畢竟蘋果在國内有很多競争對手,但國内半導體正處于爆裂階段,雖然中國在晶片制造方面已經掌握了28nm工藝,但在設計過程中,尤其是EDA軟體,絕大多數企業都依賴美國三大EDA巨頭, 如果蘋果不支付版稅,上海智軒繼續起訴,國内半導體企業也應該準備應對美國的半導體制裁。
據上海的律師稱,如果蘋果獲勝,這種對中國專利的侵犯将繼續無端,專利将帶來永久性的好處,蘋果Siri已經出售了7萬億元人民币的侵權專利,并且未來隻會增長更多。更重要的是,我國在電力、石墨烯、新能源等方面的專利也處于世界領先水準,維護知識産權就是維護經濟,維護安全。
您如何看待上海智軒多年來對蘋果專利侵權的頑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