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首先,我們觀察到生命本身意味着被提問,是以我們不能理所當然地詢問生命有何意義,因為生命的意義隻存在于回答的過程中。其次,對具體生命問題的作答不在于言語,而在于行動,在于活着,在于我們的存在!有關個人生命的問題隻能由個人作答,因為對自我生命負責的人是我們自己。
——維克蘭·弗蘭克多
今天下午陪何太去了一躺醫院做檢查,從初步的結果看,應該是懷孕了,具體更詳細的結果,還要等接下來的B超檢查。大前天我們已經通過驗孕棒在家裡測了一下,初步結果也是有懷孕迹象。當然,我也是很感動,很感恩。
二胎其實是我們預期内的事情,從八年多前生了第一個孩子後,為了給家裡一個幸福的家,我們夫妻兩十分勤奮地工作,那時候也确實年輕,二胎還是太遙遠了,覺得把房子搞定了再說吧。但意外來之前并不會跟自己打一聲招呼,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發生了交通事故,讓整個家庭陷入了悲傷當中,這麼多年了,我們全家上下齊心協力地希望給孩子最溫暖和最貼心的照顧,都在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給孩子做康複。一邊上班加班,一邊每晚到醫院去看孩子一眼,哪怕淩晨下班也要去看,孩起需要我們,我們也需要孩子。想想,這幾年能熬過來,真的十分不易,那期間,二胎想都不敢想。
幾年過去了,孩子的情況相對穩定,也不用再住院了,可以回家或通過其它途經繼續康複,親人們也開始催促我們應該開始考慮二胎的事情,尤其是雙方父母,挾帶身邊的親人一直在不斷地說服我們,但我們始終沒有心思。一是因為孩子康複還需要精力照顧,也需要用錢,二是我們還沒有給小家庭成家,連房子都沒一間,何來資本考慮二胎呢。可能就是帶着這份責任吧,我在何太的期待下終于在四年前鼓起了勇氣在扛下了高杠杆房貸,從此踏上了高壓的道路。壓力真的大,孩子的事情傷了元氣未完全恢複,還一鼓作氣買了房子。不知道哪來的膽子,可能是孩子,可能是何太。雖然扛着壓力的時候不敢要二胎,但内心還是慢慢動搖的,希望等這些高杆壓力緩解了,住上新房子後再考慮,也就是現在了。
塵世浮華之中,不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