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恢複并維持窦性心律是
管理的重要政策。節律控制有助于改善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2021年12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準許
)用于有陣發性或持續性房顫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減少因房顫住院的風險。
在選擇房顫複律後維持窦律的藥物時,安全性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決奈達隆是一種脫碘的苯并呋喃衍生物,屬于Ⅲ類抗
類似,具有多通道阻滞作用,對鈉、鉀、鈣離子通道和β受體等均有抑制作用,但不良反應明顯減少,緻心律失常風險較低。近日,大陸制定了專家建議,以指導臨床醫生更好地應用決奈達隆。
臨床應用建議
1.适應證和禁忌證
建議決奈達隆主要用于陣發性或持續性房顫/房撲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減少房顫/房撲的複發,并可降低再住院風險。
(1)推薦決奈達隆用于預防陣發性房顫的複發和持續性房顫/房撲患者恢複窦性心律後的維持,患者無嚴重基礎心髒疾病且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或伴有下列情況:
● 射血分數保留的
● 輕度的非病理性左心室肥厚(超聲室壁厚度<13 mm);
● 穩定性
● 瓣膜性
(2)不建議決奈達隆用于合并LVEF降低心力衰竭的房顫/房撲患者維持窦性心律,也不建議決奈達隆用于長程持續性房顫患者以及永久性房顫患者的心室率控制。
(3)下列情況的患者禁忌:
● 聯合應用導緻QT間期延長的藥物;
● 聯合應用CYP3A4強抑制劑(
● 合并嚴重肝髒損傷;
● 合并嚴重心動過緩,心率<50次/min,Ⅱ~Ⅲ度房室阻滞,病态窦房結綜合征(植入起搏器除外);
● 既往有服用胺碘酮出現肝髒或肺毒性。
2. 推薦劑量
決奈達隆的标準劑量為400 mg,2次/d。對于特殊患者是否能采用個體化劑量調整沒有研究依據,如高齡等。
3.不良反應的監測及處理
決奈達隆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症狀(
表1 決奈達隆用藥監測流程
(1)
(2)電解質:維持正常血鉀和血鎂水準,根據患者的臨床情況可每月監測1次。
(3)肝功能:至少在用藥前及用藥後第1、6個月監測。若疑為
(4)腎功能:決奈達隆用藥後可出現肌酐水準輕微升高,主要原因是腎小管分泌肌酐受到抑制的結果,7d後達到平台,停藥後可恢複。
(5)胃腸道不良反應:決奈達隆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腹瀉(9%)、惡心(5%)、腹痛(4%)、嘔吐(2%)、心動過緩(3%)等。導緻決奈達隆停藥的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胃腸道功能紊亂(3.2%),通常無需處理;或對症治療;如患者不耐受時,建議停藥。
(6)肺毒性:上市後報道服用決奈達隆可見
4.與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轉換
用藥前必須停用Ⅰ類和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包括胺碘酮、氟卡胺、普羅帕酮、奎尼丁、
特殊人群用藥
1.腎功能不全患者
決奈達隆經腎排洩較少,針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決奈達隆使用劑量無需改變。決奈達隆可使肌酐輕度升高,用藥過程中應監測。
2.肝功能異常患者
中度肝損傷患者無需調整劑量,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3.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
決奈達隆不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可以用于胺碘酮引起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患者。
4.肺髒疾病患者
服用決奈達隆片的患者可見間質性肺疾病,包括肺炎和肺纖維化。如出現呼吸困難或幹咳可能與肺毒性有關,須對患者進行臨床評估。若确認肺毒性,須停止給藥。對于因服用胺碘酮出現肺毒性的患者,不建議使用決奈達隆。
藥物互相作用
決奈達隆是細胞色素P450酶(CYP)3A4和CYP2D6的中度抑制劑,可抑制P-糖蛋白的轉運。決奈達隆應避免與延長QT間期的藥物和CYP3A的強效抑制劑類聯合使用。經CYP3A4代謝的藥物與決奈達隆聯用時,需謹慎。
1.非維生素K拮抗劑口服抗凝藥物(NOAC)
目前建議與決奈達隆聯用時,與
2.非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維拉帕米和地爾硫䓬為中效CYP 3A抑制劑,可以使決奈達隆的暴露量增加1.4~1.7倍。是以,聯合應用開始時應給予較低劑量,監測心率,如耐受良好可考慮增加劑量。
3.地高辛
聯合應用時應采用低劑量,且注意嚴密監測地高辛濃度,避免地高辛過量甚至
4.β受體阻滞劑
與決奈達隆聯合應用時,β受體阻滞劑應根據心率适當減量。無論患者是否接受β受體阻斷劑,決奈達隆在減少首次心血管事件住院或任何原因死亡方面的獲益都是相似的。是以,聯合用藥前應減半,此後可根據心率情況逐漸增加。
表2 與決奈達隆互相作用的藥物及建議
文獻索引:孫藝紅, 馬長生, 吳書林, 等. 決奈達隆臨床應用的中國專家建議 [J] . 中華内科雜志, 2021, 60(12) : 1139-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