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4月4日《撫順日報》第三版中間位置有一篇标題為《艱苦樸素的人民子弟兵》的報道,署名雷峰
筆者在整理收藏的四十年前的一冊《撫順日報:》合訂本時,偶然發現1960年4月4日第三版中間位置有一篇标題為《艱苦樸素的人民子弟兵》的報道。全篇分三個自然段,計二百五十多字。介紹解放軍駐撫某部十五小隊五排全體同志開展節約利廢的情況,落款署名在括号中為“塗行知、雷峰”。
通篇讀後,筆者當即感覺,此稿似乎就是雷鋒同志當年寫的。
求證:此稿是雷鋒同志當年寫的
理由有四:
一是雷鋒1960年1月入伍後,即到撫順工作,此時間段正是雷鋒在撫工作期間。
二是從字裡行間,不難看出“解放軍駐撫某部……有的收集和利用碎布,以節省擦車布”,似乎與雷鋒當年作為工程兵駕駛和保養汽車有關。
三是“從車廂中清理出一千斤水泥”,又似乎與雷鋒當年在運送水泥過程中節約水泥的事迹有關。
四是作者署名中的“雷峰”,雖然“峰”與“鋒”有所不同,但不排除筆誤等原因。
上述諸條提示我去探個究竟。
為求證此文可能是雷鋒所寫,我根據報道中的幾條線索開始有意識地尋找相關佐證材料。
一是文中提到的“駐撫某部十五小隊……”是否是當年雷鋒所在的部隊呢?二是文中提到的“司機富長吉、那紅才”是否是雷鋒當年部隊戰友?三是“署名人塗行知、雷峰”是否就是雷鋒?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據有的雷鋒戰友回憶其部隊番号,當時為沈陽軍區工程兵某部,也稱7343部隊,關于是否有十五小隊的稱呼記不太清了。但這一問題很快就被雷鋒同志一封遺稿證明。
2003年,筆者根據《撫順日報》1962年4月13日登載的當年與雷鋒同志互相通信的國小生的一封信,查找到了這位一直默默學雷鋒的省優秀教師、撫順市勞動模範張玄同志。
1962年4月13日登載的雷鋒與國小生張玄的通信
并通過撫順雷鋒紀念館館長張淑芬,在軍博存放的雷鋒遺物中查到了當年雷鋒這封信件的原稿,署名就是“本市(撫順市)望花區7343部隊十五小隊”
緊接着又在華文出版社出版的《雷鋒全集》310頁中,查到“7343部隊15小隊戰士雷鋒”署名的一封于1961年2月15日寫給撫順市望花區“工農人民公社黨委和全體社員們”的《一封祝賀信》。也證明了雷鋒當時所在部隊是7343部隊15小隊。
報道中提到的“司機富長吉、那紅才”也很快有了線索。現在沈陽居住的當年雷鋒同志在部隊學習開車的師傅劉景鳳和司務長楊豐普證明,當時富長吉、那紅才都是第十五小隊五排的司機,轉業後回到了河南原籍。
此外,又在《雷鋒全集》一書172頁中,查到雷鋒同志在1960年9月24日随部隊參加撫順鋼廠“七五一”工程建設時采寫并發表在廠報《紅星報》上的報道《積少成多,滴水成河——記傅長奇同志愛護國家财産的事迹》,文中同樣提到“一點一滴打掃水泥”的類似情況。(富長吉與傅長奇名字同音)
值得一提的是,從這篇報道可以看出,雷鋒是一位非常熱愛寫作的人。我們所熟知的1958年3月16日發表在《望城報》上的《我學會開拖拉機了》和1959年12月9日刊載在鞍鋼弓長嶺礦《礦報》上的《我決心應召》,都是雷鋒當年以通訊報道形式寫就的稿件。
那麼,為什麼這篇報道署名用的是山峰的“峰”呢?吉林省出版社1992年1月出版的《雷鋒年譜》上有這樣的記載:1958年8月,鞍山鋼鐵公司到湖南招收青年勞工……雷鋒要到鞍鋼去,從農業戰線走上工業戰線,這 是他生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認真地”填寫了招工登記表,從這兒開始,他把原來的名字雷正興改成了“雷峰”,意思是在這個人生轉折的起點要站得高,攀高峰。後來感到還是不妥當,到鞍鋼打沖鋒吧!就這樣,又把 “峰”字改成了“鋒”字。實際上,雷鋒在生活工作中經常把“峰”和“鋒’,字互用。1961年9月9日,雷鋒在儲蓄存單上就用的是山峰的“峰”,雷鋒當年的人大代表證上也寫着“雷峰”。
結論,當年這篇報道的作者“雷峰’就是我們熟知的雷鋒
綜上,可以得出結論,當年這篇報道的作者“雷峰’’就是我們熟知的雷鋒。遺憾的是報道中另一位署名“塗知行”是何人,至今未能查到他的情況。
後來,我查閱到1993年3月6日的《解放軍報》,在一篇署名曹瑞林、陳大鵬的文章《雷鋒當過軍報通訊員》裡公開了一份中國人民解放軍報社聘請雷鋒為通訊員的信函,原信是這樣寫的——
雷鋒同志:
獲悉你所在的機關确定你為本報通訊員,我們表示熱烈歡迎,特緻函正式聘請。
通訊員同志是通訊報道工作的尖兵,是報紙編輯部的得力助手,也是貫徹“全黨辦報,,的重要力量。做一個黨報通訊員是光榮的。我們希望你擔任通訊員以後,在黨委和政治機關的上司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政策、思想和寫作水準,完成通訊員的任務。(一、積極為本報撰寫稿件;二、及時、如實地反映部隊情況;三、發動群衆寫稿,并經常反映自己和讀者對報紙的意見和要求。)
希望今後加強聯系。
解放軍報社
1961年11月17曰
此聘書原件據稱現存中國革命博物館有關雷鋒的檔案裡。綜上,可見雷鋒當時不僅僅是一名優秀戰士、優秀的校外輔導員、撫順市人大代表,還曾經是一位出色的通訊員。
雷鋒當年寫的報道的發現和解放軍報披露的《雷鋒當過軍報通訊員》的情況,對我們全面了解雷鋒同志的生平是有一定意義的。也許,有關雷鋒的生平事迹還有一些遺漏,我們有責任去努力挖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