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作者:上觀新聞

編者按: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将揭幕,中國奧運健兒目前正在加緊備戰,靜待點燃聖火的激越時刻。

在缺冰少雪的上海,廣大市民對冬奧會競技項目的了解,肯定沒有夏季奧運會那麼“得心應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運動+”特别推出“北京冬奧入門”科普欄目,帶大家走近本屆冬奧會的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知曉冰雪運動的門道。

北京2022年冬奧會日益臨近,北京賽區、張家口賽區、延慶賽區的12個競賽場館及28個非競賽場館、3個訓練場館正張開雙臂迎接運動員、記者們的到來。

2021年10月到12月,北京冬奧測試賽,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共舉辦10項國際賽事、3個國際訓練周和2項國内測試活動。舉辦測試賽,不僅是積極響應《奧林匹克憲章》中“冬奧會必須組織相關的測試活動”的規定,更是對場館和設施的檢驗。

“老”場館:舊貌換新顔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場館,建設預算高達9.22億美元,讓主辦城市背上沉重債務;2004年雅典奧運會、2016年裡約奧運會部分場館賽後都沒能得到有效利用,有這些前車之鑒,不少奧運會舉辦城市不僅充分考慮建立場館的賽後利用,還通過各種方法“激活”老場館,節省資金。202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洛杉矶,甚至提出場館“零興建”口号。當然,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舉辦奧運會,有不同的考量。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20世紀60年代建成的首都體育館,舉辦過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綜合性體育賽事。2007年,首都體育館入選北京市第一批《北京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2008年北京奧運會,首都體育館經過改建,承擔夏奧會的排球比賽。時隔14年,首都體育館再度轉換身份,承擔冬奧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兩項重要比賽任務,将有14塊金牌誕生在這座曆史悠久的“老”場館裡。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張家口賽區,由現有場館密苑雲頂樂園改造而成的雲頂場館群,将在本屆冬奧會承擔自由式滑雪和單闆滑雪項目。賽後,這樣的雪場将繼續打造集運動、休閑、會議、度假為一體的山地型旅遊度假區,延續成熟的商業營運模式。

“中”場館:場館再利用

相隔14年後,北京将成為世界上第一座“雙奧之城”。北京 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布之後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産的奧運會。北京在場館與基礎設施方面的奧運遺産十分豐富,暫且稱之為有一定年份的“中”場館。北京冬奧會充分利用2008年夏季奧運會的奧運遺産,主要集中在北京賽區。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這些場館的“奧運遺産”,有的作為競賽場館,有的作為非競賽場館,在冬奧會上繼續發揮作用。

“水立方”國家遊泳中心,曾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期間承辦遊泳比賽。如今“水立方”搖身一變成為“冰立方”,實作世界上首個“冰水轉換”的場館。該場館将承擔冬奧會的冰壺項目,共産生3塊金牌。

國家體育館在2008年夏季奧運會時舉辦了體操、蹦床、手球以及輪椅籃球的比賽,冬奧會期間将承擔冰球項目比賽。賽後,國家體育館将冰場作為奧運遺産永久保留,助力國家體育館冰上項目發展,同時場地還兼備各種非冰上賽事活動的轉換功能。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五棵松體育中心是全國首家冰籃雙主場的體育場館,采用冷熱聯供一體化設計,對制冷餘熱進行回收利用,實作6小時冰球場與籃球場之間的轉場。2008年,姚明帶領中國男籃在這裡從死亡小組突圍,今年該場地将作為冬奧會冰球場館。

在非競賽場館上,國家體育場“鳥巢”将再次承辦本屆冬奧會的開、閉幕式。據悉,鳥巢對場館無障礙設施系統、景觀照明系統、觀衆服務設施系統及其他設施裝置系統等4方面共計37個分項進行提升,凸顯綠色、智慧和人性化特色,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國家會議中心則繼續作為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使用。

“青”場館:奧運新景觀

因為冬奧會一些項目需要特定的場館,北京和張家口興建了一批新場館。

首鋼滑雪大跳台,是北京冬奧會唯一一個位于中心城區的雪上項目舉辦地,是冬奧曆史上第一座與工業遺産結合再利用的競賽場館,也是世界首個永久保留和使用的大跳台場地。冬奧會期間,首鋼滑雪大跳台将承擔自由式和單闆滑雪大跳台的比賽,産生4塊金牌。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是北京賽區的标志性場館,也是唯一建立的冰上競賽場館。“冰絲帶”是冬奧曆史上第一個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的速滑場館,碳排放值趨近于零,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環保的制冰技術。本屆冬奧會,“冰絲帶”将承擔滑冰項目的比賽,産生14塊金牌。

延慶賽區的兩個競賽場館均為建立,這是因為國内之前沒有類似高規格的場館。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共設7條賽道,是國内唯一符合冬奧會标準的賽道,将産生高山滑雪11塊金牌。該賽道是國内最高等級的高山滑雪賽道,未來在滿足專業性質比賽和訓練前提下,該區域在冬季将向群衆開放。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的賽道,由于其落差大、彎道多,成了冬奧會設計和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工藝最複雜的建立比賽場館。它是目前國内唯一、亞洲第3,世界第17條可舉辦雪車雪橇的賽道。這裡将産生10塊金牌。

在張家口賽區,建立的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跳台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是古楊樹場館群,将承擔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和北歐兩項的比賽。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将實作“冬季滑雪、夏季滑草”的雙利用。

北京冬奧入門:“老中青”三代場館齊上陣,不隻是奧運遺産,更留下奧運景觀

21世紀初,國際奧委會将可持續發展列為奧林匹克精神的三大内涵之一,可持續發展管理開始成為冬季奧運會籌備工作的中心環節和重要标志。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場館方面積極利用2008年奧運會豐富的“遺産”資源,有效控制辦奧成本,優化資源配置,加上對建立場館賽後利用與開發的規劃,為推動冰雪運動在大陸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支撐作用。

(作者徐睿娴系上海體育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所學生,上海體育學院副教授陳國強對此文亦有貢獻)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文内插圖:新華社      

來源:作者:徐睿娴

繼續閱讀